重型载重车辆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7423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080017167.2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载重车辆,包括:转向单元,转向单元能围绕旋转轴线转动地支承在重型载重车辆的车架上,并且转向单元具有连接区段,连接区段被设置用于与重型载重车辆的转向装置和/或转向给出器连接;以及转向给出器,转向给出器与转向单元连接,转向给出器被设置用于引起转向单元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转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长度可变的调节单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改变至少一个连接区段相对于转向单元的旋转轴线的距离,重型载重车辆包括另外的转向装置,并且转向单元不仅与所述转向装置连接而且与所述另外的转向装置连接,转向单元的长度可变的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使至少一个配设给所述转向装置的连接区段相对于转向单元的旋转轴线移位。

    重型载重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742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80017167.2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载重车辆,包括:转向单元(20),所述转向单元能围绕旋转轴线(C)转动地支承在重型载重车辆的车架上,并且所述转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区段(22),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区段被设置用于与重型载重车辆的转向装置和/或转向给出器(16)连接;以及转向给出器(16),所述转向给出器与转向单元(20)连接,并且所述转向给出器被设置用于引起转向单元(20)围绕所述转向单元的旋转轴线(C)旋转;其中,所述转向单元(20)包括至少一个长度可变的调节单元(32),所述至少一个长度可变的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改变至少一个连接区段(22)相对于转向单元(20)的旋转轴线(C)的距离。

    转向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49966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380030416.1

    申请日:201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别是用于商用车辆及其拖车的转向装置、复位部件(41)和转向系统,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拉杆单元(2)、致动单元(4)和杆元件(6),杆元件以可枢转的方式被固定在第一转动点(81)处,第一转动点不可移动地布置于参照系中,其中,致动单元(4)具有复位部件(41)、主动部件(42)和阻尼部件(43)并且不会相对于参照系沿着横轴位移,复位部件、主动部件和阻尼部件(41、42和43)中的至少一者对拉杆单元(2)施加力以使拉杆单元沿着所述横轴位移或使拉杆单元不会位移,其中,拉杆单元(2)枢转地被固定在杆元件(6)上的第二转动点(82)处且因此拉杆单元沿着所述横轴的位移引起杆元件(6)绕着第一转动点(81)的枢转运动。

    物流小车和物流小车串联组

    公开(公告)号:CN10682860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48353.4

    申请日:2016-11-21

    Inventor: 单文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3/04 B60T1/04 B62D6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小车和物流小车串联组。物流小车包括底盘,底盘包括至少两个车轴和设于至少两个车轴的上方的承载结构,至少两个车轴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车轴和第二车轴,底盘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车轴与第二车轴之间的同步转向结构,在物流小车转弯时,同步转向结构能够使第二车轴跟随第一车轴转向并具有与第一车轴的转向运动轨迹相同的转向运动轨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物流小车在第一车轴与第二车轴之间设置同步转向结构,使第二车轴的转向运动轨迹与第一车轴的转向运动轨迹相同,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物流小车在转弯时的甩尾问题。

    一种物品转运重型平板车

    公开(公告)号:CN10399140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55656.8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雍自威

    Inventor: 雍自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转运重型平板车,其特征是,包括车身,焊接在车身前后的牵引块,安装在车身前方的挂架一和挂架二和若干个车轮系统;所述车轮系统还设有液压储存罐;所述液压储存罐与液压动力轴连接之间连通有油路供给管,液压储存罐还与油路系统连通。本发明具有控制精确,节省人力和装载量大的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用于轮式车辆列的转向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1712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7717.1

    申请日:2008-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3/04 B62D12/00

    Abstract: 一种能够操纵布置成一列且相邻车辆可转动地彼此相连以便绕竖直轴线转动的多辆车转向的转向系统和方法。每一辆车均具有一对可转向轮,并且,在车辆列一端的一对轮子为选择的引导轮对,其具有由操作者确定的转向角度。电控制系统自动操纵位于引导轮之后的所有轮子转向。车辆角度传感器测量相邻车辆之间的车间角度并将该信息提供给控制系统。指示器对控制器提供车辆列行驶的当前距离。车轮角度传感器提供表示每一轮对的当前转向角度的信号。控制器通过基于测量输入值的计算修正值,将每一跟随轮对的实际转向角度调节至理想角度。

    可转向的负载承载组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75952A

    公开(公告)日:2000-12-06

    申请号:CN98810191.2

    申请日:1998-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B3/001 B62B2301/06 B62D13/04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的负载承载组件,它包括一具有多个被安排成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的轮子(6)的底盘(1),每个轮子(6)都可相对于底盘(1)转动和旋转;第一轮组的轮子(6)通过第一连杆(21)连接,第二轮组的轮子(6)通过第二连杆(22)连接;其中第二轮组的轮子(6)中的一个通过一连杆(11)与第一轮组的轮子(6)中相对的一个连接,因此,当第一轮组的一个轮子(6)相对于底盘(1)而沿一个方向旋转时,第一轮组的所有轮子(6)都一致地沿该方向旋转,并且第二轮组中所有轮子(6)都一致地沿相反方向旋转。包括用于为轮组提供三种不同操作模式的装置,这些模式与笔直线行进、完全可转向行进和制动模式相对应。该组件还包括一个用于使可转向轮回到直线位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与可操作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可转向轮的连杆相连的第一构件(203)、与一固定底盘构件(201)可转动地相连的至少一个另一构件(205,206),以及与该另一构件相连的弹性装置(209)。

    挂车的自转向系统及挂车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5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73956.5

    申请日:2024-02-07

    Inventor: 吴志强 卢大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挂车的自转向系统及挂车,自转向系统应用于具有车架的挂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中,自转向系统包括前转向组件、后转向组件和推杆,通过设置前转向组件的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座,第一偏心座固设于第一转动件,后转向组件的第二转动件连接于第二安装座且和挂车的后转向轮驱动连接,第二偏心座固设于第二转动件,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偏心座的第一转轴和第二偏心座的第二转轴。因此牵引车在转向时会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使得第一偏心座通过推杆推动第二偏心座和第二转动件同步转动,且牵引车的前转向轮的偏转方向和挂车的后转向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能够减小转弯半径,有效减少吃胎的情况出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