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液压刹车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5050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1811127546.8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齐世勇

    Inventor: 齐世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液压刹车装置,包括数控系统、液压泵、单向出油阀、第一转换阀、数控刹车总泵分油阀以及高压储油桶;数控刹车总泵分油阀包括总泵和与车辆刹车分泵数量一一对应的分泵;分泵包括分油筒和活塞;总泵包括阀筒、阀芯以及用于连接刹车拉线的阀芯拉板;阀芯拉板带动阀芯转动至刹车制动状态,阀芯进油口与阀筒进油口对接连通;阀芯拉板带动阀芯转动至刹车松开状态,阀芯进油口与阀筒回油口对接连通。本发明所提供了数控液压刹车装置,对刹车装置进行了改进,尤其是从新设计了数控刹车总泵分油阀结构,使得该数控液压刹车装置可以完全取代现有的车辆刹车装置,并提高驾驶安全和运输安全的安全系数。

    一种制动助力系统、制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6915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710122192.7

    申请日:2017-03-02

    Inventor: 于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助力系统、制动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及汽车。制动助力系统包括:制动踏板、电控单元,以及与制动踏板相连的制动助力机构;所述制动助力系统包括阀杆、阀杆衬套、驱动单元,主缸等。其中,阀杆衬套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孔,所述阀杆插接在中空孔内。由于阀杆的头部与中空孔的底部存在间隙,阀杆未与中空孔的底部接触时,在整车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整车驱动电机提供制动力矩并进行能量回收,此能量回收过程中根据具体要达到的制动力使用或者不使用制动助力系统提供制动力,具有较高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用于对电子气动调制器的中继阀的套环进行引导的引导套筒

    公开(公告)号:CN11267293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80058088.3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导套筒(110),用于对车辆的制动设备的电子气动调制器(100)的中继阀的套环(115)进行引导,所述引导套筒包括引导区段(155)和保持区段(160)。所述引导区段(155)形成为能耦合到所述中继阀的套环(115)的配合引导区段(235)上,以便能够沿着所述引导区段(155)引导所述套环(115)。所述保持区段(160)形成为用于形状锁合地将所述引导套筒(110)固定在所述中继阀的壳体(120)中。

    自动排水阀及机车空气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5877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04867.3

    申请日:2017-12-22

    Inventor: 史月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排水阀及机车空气制动系统,所述自动排水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进气通道、积水腔室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与积水腔室之间设置有止回阀,积水腔室与排气通道之间设置有排水阀。该自动排水阀通过压差实现自动排水,积水腔室内不会有积水;该机车空气制动系统的总风缸上设置有与所述自动排水阀连接的排气口,排气口与进气通道连接,该空气制动系统的自动排水阀通过总风缸内的压差实现自动排水,自动排水阀内不会有积水。

    车辆用制动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436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80054840.8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在人工操作制动回路(11)的第一蓄能器(15F、15R)与自动制动回路(24)的第二蓄能器(25)之间设置工作油补给装置(40)。该工作油补给装置(40)在作业人员进行人工操作制动的工作时,将蓄积于所述第二蓄能器(25)的工作油向所述第一蓄能器(15F、15R)进行补给。由此,能够抑制人工操作制动工作时的制动压力的提升速度慢的情形。因此,在车辆用制动系统中,能够提高人工操作制动的制动能力,能够提高可靠性。

    一种冷凝气水分离阀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03455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66089.5

    申请日:2016-04-25

    Inventor: 陈仲明 高玉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02 B01D5/00 B01D53/265 B60T15/00 F16L5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气水分离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阀体出气口,所述阀体下安装有金属冷凝罐,所述金属冷凝罐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冷凝罐出气口,所述冷凝罐出气口与阀体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阀体出气口设有单向阀,所述阀体上安装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与阀体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金属冷凝罐底部安装有放气阀,所述调压阀通过连杆与放气阀相连。可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并从放气阀排出。从而防止压缩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时,在管道中凝结形成液态水。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车辆刹车的安全性。

    商用车气压制动模式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748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86822.2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5/20 B60T15/027

    Abstract: 商用车气压制动模式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商用车的制动。提供商用车气压制动模式自动控制系统、商用车气压轻载制动模式自动控制方法、商用车气压重载制动模式自动控制方法、商用车气压轻载制动模式自动控制方法失效时的手动控制方法和商用车气压重载制动模式自动控制方法失效时的手动控制方法。所述商用车气压制动模式自动控制系统设有CAN总线、车重传感器、手动换向阀、制动气路上端、第一制动气路、第二制动气路、制动气路下端、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电磁阀驱动电路和制动模式控制单元。只需在原有气压制动系统上安装一个车重传感器、一块电路板和两个换向阀,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较低,系统可靠性高。

    一种汽车及工程机械制动系统的溢流阀

    公开(公告)号:CN102062243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98283.6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工程机械制动系统的溢流阀,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口、排气口通道、溢流压力调定部分,排气口通道包括设在下壳体内的单向阀,其导通方向是由进气口至排气口;溢流压力调定部分设在上壳体内,溢流压力调定部分设隔膜,隔膜设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结合面上,隔膜在未溢流的状态下将进气口与排气通道隔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产品的结构进行改型设计和更新换代,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简化了产品结构,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产能和性能,避免了多出泄漏的现象,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为各型车辆大批量装配打下了基础。

    液压助力阀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85327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910098505.5

    申请日:2009-05-12

    Inventor: 张柏青

    Abstract: 一种液压助力阀,其包括有阀体,阀体上设置有总进油口、总回油口、制动油口和外接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上的总进油口通过顺序阀与阀体上的外接油口连通;总进油口还通过流道连接换向阀的进口,换向阀的出口连接助力阀的助力腔,助力阀的弹簧腔一路通过补油单向阀连接油箱,另一路连接制动油口,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到油箱,助力阀的活塞体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换向阀的换向阀芯连接在一起,而换向阀芯与顶杆连接在一起,在换向阀处于左位机能状态下,换向阀的进口与出口连通,而在换向阀处于右位机能状态下,换向阀的出口与回油口连通,其只需要作用于踏板顶杆上较小的推力,便会产生液压助力,从而实现稳健制动的目的,工作平稳、动作灵敏、节能。

    用于调节控制压力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13236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80018384.9

    申请日:200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6/2053 B60T10/02 B60T15/36

    Abstract: 一种控制压力调节方法,用于调节压力控制调节对象(1”)的控制压力,其中,通过控制单元(10)及阀装置(1’)调节控制压力(p)及因此的对象动作。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利用压力传感器(4)测量当前控制压力(p),即实际控制压力;控制单元(1)比较当前控制压力和与对象理想动作相对应的理想控制压力(p’);在比较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至少一个开/关型增压阀(5)和至少一个开/关型减压阀(6)将实际控制压力朝向理想控制压力调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控制压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压力控制对象的控制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