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介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09087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510135819.X

    申请日:2005-12-23

    Inventor: 李光烈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43 G11B7/00455 G11B7/24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记录介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记录介质包括基片和位于基片上的信息记录层。信息记录层包括包含从Ag、In、Ge、Sb和Te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第一记录层,包含从Si、Sn、Sb和Ge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第二信息记录层,和包含从Ni、Ag、Au、W、Cr和Mo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第三信息记录层。因此,通过由三个记录层组成并去除反射层和介质层,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可以减少厚度和制造成本。

    采用离子束技术的数字媒体制作方法以及采用离子束技术制作的数字媒体

    公开(公告)号:CN101432812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580029471.4

    申请日:2005-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11/03 G11B7/00455 G11B7/24088

    Abstract: 一种写入数据到光学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来自一离子源的离子束的间歇脉冲以一可控的形式射到一光学媒体上,以在该光学媒体表面产生表面特性,该表面特性代表数据。根据一个实施例,根据一个实施例,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包括一媒体接收部分,用于容置一光学媒体;一离子源,用于发射离子束到位于媒体接收部分上的光学媒体;以及一操控机构,用于指令该离子束以可控的方式射到该光学媒体上。该离子束以间歇式脉冲的形式撞击光学媒体,以在该光学媒体上产生表面特性。

    光记录媒体及其表面表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83524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610008305.2

    申请日:2006-02-17

    Abstract: 先前,将区域分成不同的数据记录区域和描绘区域进行记录,使用此记录方式时,由于区分为用激光对数据区域进行记录的面、和用激光对描绘区域进行记录的面,所以记录数据后需要将媒体反转再进行描绘,因此比较费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记录媒体,其具有可发热的发热层,以及因该发热层所发出的热而使光学特性产生变化的显色层,并且,其可实现利用同一方向的照射激光进行数据记录和描绘记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