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8242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40687.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天津瀚海星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志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00 , G06T2210/41 , G06T2210/44 , G16H5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阻尼的软体受力变形的模拟仿真方法,包括如下内容:获取构建软体表层的点的原始位置数据,通过点的位移或偏移实现软体的表层变形仿真,通过控制每个点的变形速度实现动态变形仿真。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方法能真实模拟带阻尼弹性材质的皮肤或肌肉的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593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80005380.1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阿尔卡特朗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20 , G06K9/00208 , G06K9/00281 , G06K9/00315 , G06K9/621 , G06T7/251 , G06T7/97 , G06T17/00 , G06T2207/10016 , G06T2207/20036 , G06T2207/20121 , G06T2207/30201 , G06T2210/44 , G06T2219/2021
Abstract: 一种用于基于2D图像数据输入对标准3D模型进行变形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检测模型和变形模型对所述标准3D模型执行初始变形(100),从而获得经过变形的标准3D模型;‑确定(200)该2D图像数据输入与该经过变形的标准3D模型之间的光流;‑将所述光流应用(300)于所述经过变形的标准3D模型,从而提供经过微调的3D标准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4272344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80072705.3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摩如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3238 , G01C11/02 , G06K2009/2045 , G06T1/0007 , G06T3/0068 , G06T3/4038 , G06T7/33 , G06T7/38 , G06T2200/32 , G06T2207/10004 , G06T2207/20221 , G06T2210/44 , H04N5/23222 , H04N5/23232 , H04N5/23293 , H04N5/2628 , G06T3/00
Abstract: 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输入部、选择部、匹配部、估计部以及合成部。输入部依次输入图像。选择部从已输入图像中选择基准图像。匹配部计算基准图像的特征点与对象图像的特征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估计部设基准图像与对象图像之间的运动仅为摄像元件的旋转运动,采用由匹配部算出了对应关系的特征点的特征点对的位置信息,估计使基准图像的坐标系与对象图像的坐标系对应的变换式。合成部根据变换式来合成已输入图像与对象图像,生成合成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518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80024853.8
申请日:2012-04-11
Applicant: 维斯塔打印瑞士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1/60 , G06F17/211 , G06Q30/00 , G06Q30/0621 , G06T3/0093 , G06T15/503 , G06T19/20 , G06T2207/20221 , G06T2210/44 , G06T2210/61 , G06T2219/2016 , G09G5/377
Abstract: 所介绍的系统和方法用于产生和使用灵活的场景框架,以在背景场景内呈现动态产生的内容来使消费者的网上体验个性化。存在促销打印的、雕刻的以及刺绣的产品的网站,这些产品能够被消费者定制为包括由消费者选择和/或上传的文本和图像(可注入的场景元素)。公开了用于呈现消费者的用这样的用户输入可注入场景元素个性化的所选产品的预览的装置/方法,所述预览在更大场景的背景中示出所述产品。场景呈现例如使用XML来实现并且指定所述可注入场景元素和场景图像的变形以及合成以产生要显示在用户的网页浏览器上的合成图像。所使用的变形变换例如包括已知的透视变形。当访问产品厂商网站时,这样的预览可被电子邮件发送到消费者以增强促销,例如,增强消费者对其先前订购过的产品的再次订购的促销。
-
公开(公告)号:CN1835022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54927.9
申请日:2006-02-20
Applicant: 微软公司
IPC: G06T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3/00 , G06T2210/44 , G11B27/034
Abstract: 一种系统和方法用于生成第一媒体对象与第二媒体对象之间的2D过渡。定义对应于期望的2D过渡模式的3D模型。图形处理单元(GPU)或指令集根据所定义的3D模型生成第一媒体对象与第二媒体对象之间的过渡。过渡生成器将第一媒体对象的多个顶点映射到第一网格创建第一经映射媒体对象,其中该第一网格与该3D模型相关。该过渡生成器将第二媒体对象的多个顶点映射到过渡模式网格创建第二经映射媒体对象,其中该过渡模式网格与该3D模型相关。GPU或指令集从第一经映射媒体对象和第二经映射媒体对象呈现该过渡。
-
公开(公告)号:CN10963692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08804.2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武汉华锋惠众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20 , G06T17/00 , G06T22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曲面整体变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组合曲面离散成三角形壳单元和四边形壳单元,同时将曲面的边界或者用着添加的控制边界离散成三维梁单元,在离散过程中保持梁单元为壳单元的边;S2、通过控制梁单元的节点位移来改变曲面的边界曲线的形状,并用于驱动三维曲面的变形;S3、根据设置好的材料模型和边界条件,计算变形刚度矩阵,并进行稀疏矩阵求解;根据计算得到的控制点,通过插值得到新曲线上任一点的新位置;根据变形前的曲面创建方式和曲面之间的约束关系重新构造变形后的组合曲面。本发明在得到高质量的组合曲面整体变形效果时,使其尽可能的保持曲面几何拓扑关系和几何特征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0903541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710779389.8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深圳市云之梦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00 , G06T3/0012 , G06T3/4038 , G06T3/608 , G06T15/503 , G06T2210/16 , G06T2210/44
Abstract: 一种图像变形的虚拟试穿方法,包括:将图像预处理;将图像变形;将用户人脸图像与用户着装人体图像拼接;将用户三维体形与三维模特之间的形体差异驱动,驱动服装图像形变,将形变的服装图像叠加到人体图像,得到真实感的服装试穿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14628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44222.9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00 , G06T2210/28 , G06T2210/41 , G06T22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拟手术中支持实时按压形变的软组织模型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虚拟场景进行初始化;当检测到虚拟代理碰撞到虚拟软组织表面上任意一点时,在给定虚拟接触压力F作用下,虚拟代理与虚拟软组织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充满叶片弹簧力触觉计算模型,在交互过程中,软组织局部区域通过叶片弹簧力触觉计算模型进行变形计算和图形刷新,输出反馈为采用叶片弹簧力触觉计算模型计算出来的反应在外力作用下软组织实时变形仿真的力触觉信息信号。本发明采用结构可靠的叶片弹簧,从而保证模型稳定性,方便力反馈和形变计算,不仅保证了建模的仿真性,而且叶片弹簧利用率高,变形计算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597564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190940.0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F17/5086 , G06T17/00 , G06T22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形太阳帆表面褶皱形态的建模方法,首先,针对方形薄膜太阳帆结构,确定其应力场分布云图,得到褶皱区域;其次,提出了一种新的褶皱形态描述方程,通过引入一个指数衰减函数,建立更接近实际情况的褶皱形态模型。该方法利用Airy应力场分布理论,通过应力叠加准则,并消除边界影响,得到薄膜太阳帆结构的应力场分布云图,进一步确定褶皱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更精确的褶皱形态描述方程,基于vonKarman大挠度方程,建立薄膜褶皱参数的一般性方程,采用应力极值法,得到褶皱形态与褶皱方向拉应力的关系模型,求解简单,同时得到的褶皱形态更接近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95715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73080.7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T1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20 , G06T2210/44 , G06T2219/2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三维模型编辑方法及系统,涉及数字媒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输入具有相同网格拓扑的原三维模型库,对所述原三维模型库进行简化,生成具有相同网格拓扑的低分率的新三维模型库,并建立与所述原三维模型库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新三维模型库进行分析并提取与旋转平移无关的特征向量集合,用户获取需要变形的待变形三维模型上的控制点并进行编辑,生成新控制点,通过优化组合简化所述特征向量集合,获取符合用户编辑条件的新特征向量集合;将所述新特征向量传播到待变形三维模型的特征空间对应的最终特征向量,根据所述新控制点的顶点位置与所述最终特征向量,通过重建算法重建编辑后的所述待变形三维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