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8201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0980154616.1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PC: B32B7/00 , G02B5/02 , G02B5/30 , G02B5/08 , G02F1/133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841 , G02B5/305 , G02B5/3066 , G02B5/3083 , G02B6/0051 , G02B6/0053 , G02B6/0056 , G02F1/133606 , G02F1/133611 , G02F1/133615 , G02F1/133617 , G02F1/13362 , G02F2001/133545 , G02F2001/133607 , G02F2202/40 , G02F22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布置在光学重复单元内的微层,以在扩展波段内反射光,所述光学重复单元中更薄的和更厚的单元分别设置成大致朝向所述膜的薄侧和厚侧。所述微层受到调控,以便对于入射到第一平面内的p偏振光,为所述膜提供减少至少一半的反射率,所述反射率从垂直入射角度时的初始值减少至入射角θoblique时的R1值。对于入射到第二平面内的p偏振光,所述膜在角度θoblique时的反射率为R2,其中R2>R1。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器,所述偏振器与所述反射膜组合,所述组合限定了倾斜的透射瓣,并且所述反射膜的所述厚侧和所述薄侧相对于所述偏振器取向,以减小所述透射瓣的方位角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9899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325300.8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天津奇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培良
IPC: G02F1/11 , G02F1/1333 , G02F1/1335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1 , G02F1/216 , G02F2001/213 , G02F22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入射光的偏振态无关的可调谐光滤波器,其技术特点是:包括一个可调谐法布里-珀罗滤波器、一个可调谐声光滤波器、一个偏振光合成装置以及系统控制电路;入射光首先通过可调谐法布里-珀罗滤波器,其输出光束通过可调谐声光滤波器,其输出的两束偏振态相互垂直并具有一定分离夹角的线偏振光束,两束线偏振光束由偏振光合成装置合成为单一光束后输出;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分别与可调谐法布里-珀罗滤波器、可调谐声光滤波器相连接实现对激光器的可调谐输出控制功能。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性能稳定可靠、尺寸小、易于安装及生产等特点,可广泛用在激光器、光学测试、光纤通讯、生物、医疗器械和光纤传感器网络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82509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80154580.7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1 , G02F1/136277 , G02F1/1393 , G02F1/292 , G02F2001/13355 , G02F2203/06 , G02F2203/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束控制。描述了一种光束控制装置,包括:分光器,布置为将光束至少分离成具有第一极化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极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极化与第二极化实质上相互正交;第一液晶设备区域,布置为接收所述第一部分并且具有实质上与所述第一极化对准的指向矢取向;及第二液晶设备区域,布置为接收所述第二部分并且具有实质上与所述第二极化对准的指向矢取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868758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880106570.1
申请日:2008-09-11
Applicant: 朗讯科技公司
Inventor: 克里斯托弗·理查德·多尔
IPC: G02F1/313 , H04B10/18 , H04L27/22 , H04B10/1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136 , G02F2203/06 , H04B10/677 , H04L27/2331
Abstract: 一种展示出低极化灵敏度的单片磷化铟(InP)差分相移键控(DPSK)或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接收机。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375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80043198.X
申请日:2007-11-06
Applicant: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F1/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67 , G02F1/133504 , G02F1/134363 , G02F2201/305 , G02F2203/06 , G02F2203/22
Abstract: 可切换光学部件(10)包括形成腔体(14)的衬底(18)。该衬底(18)配置有与该腔体相邻的结构化表面(24,26),并且该衬底具有第一折射率。流体(16)与该结构化表面接触。粒子(12)可选择性地分散在所述流体中,从而该流体中的粒子的第一浓度使得所述结构化表面能够提供光学效应,并且该流体中的粒子的第二浓度禁止该光学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1191974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710193776.X
申请日:2007-11-27
Applicant: JDS尤尼弗思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53 , G02F22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保偏(PM)光纤链路的谐波变频模块,模块通过在PM光纤链路中加入一个或更多偏振器来稳定输出功率起伏。去除偏振畸变就去除了在谐波变频元件输出中有明显负面效应的噪声。通过研究发现,变频光噪声的附加成分是在变换过程中由模式相互作用引起。根据本发明,我们能够去除噪声中的尖峰,使之更加稳定,并更少受外部条件影响。如果PM光纤链路包括多个产生偏振畸变的元件,偏振器应该插在产生最大畸变的元件和光纤系统的输出之间。如果多个元件导致偏振畸变,可以在系统里插入几个偏振器。
-
公开(公告)号:CN1554035A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02817756.8
申请日:2002-07-31
Applicant: HOYA株式会社
Inventor: 约翰·E·冈瑟尔 , 约翰·詹姆斯·斯托里 , 爱德华·基特·利姆·尚 , 米兰·莫姆奇洛·波波维奇
IPC: G02F1/035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26 , G02F1/0118 , G02F1/035 , G02F2203/06 , G02F2203/48
Abstract: 光学有源材料的层(14)重叠单模光波导管(10)的模区、而且具有区(16,17),可利用各自的电极(18,19)把电场(E1,E2)施加到该区,从而改变这些区中的层(14)的折射率。区(16,17)在波导管(10)的纵向上分隔开,而且电场(E1,E2)设置成它们以与波导管(10)和层(14)之间的界面(13)成不同的角度延伸,并沿波导管(10)顺序作用在辐射传播的不同偏振分量上。在一种结构中,电场(E1,E2)彼此正交。在可供选择的结构中,可将第三电场(E3)施加到层(14)的进一步纵向分隔开的区域,而且三个电场(E1,E2和E3)设置成彼此成120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838C
公开(公告)日:2003-07-16
申请号:CN96121052.4
申请日:1996-10-11
Applicant: 光学技术意大利股份公司
Inventor: 斯蒂芬·施米德
IPC: G02B6/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25 , G02F1/335 , G02F2001/0142 , G02F2203/055 , G02F2203/06
Abstract: 一种波长可选的声光波导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光路径(150,160),在光波导内的这两个光路径长度不相同,差值与值d=±λ(k+m)相对应,其中d代表两个波导的光路径之间的差,λ是光信号的波长,k是大于0和小于1的一个数,m是0或一整数,于是在光信号的至少两个寄生分量之间产生相移,从而在这些寄生分量之间产生相消干涉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369729A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02104563.1
申请日:2002-02-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浜田英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93 , B82Y20/00 , G02B6/12007 , G02B6/1225 , G02B6/126 , G02B2006/12157 , G02F2202/32 , G02F2203/06
Abstract: 一种能进行输入光的分波的小型光装置。备有将波长为λ的入射光分离成TE波和TM波的分波部4(第一光学构件)、以及使入射光入射到分波部4的光导纤维1(光入射装置)。分波部4有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波长为λ的分波部4的第一逆点阵矢量α1和第二逆点阵矢量α2构成的角度在90°以下,在第一逆点阵矢量α1的方向上,TE波的波数比TM波的波数大,在第二逆点阵矢量α2的方向上,TE波的波数比TM波的波数小。光导纤维1使入射光沿平行于包含第一逆点阵矢量α1和第二逆点阵矢量α2的面的方向入射。
-
公开(公告)号:CN10784945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0675.6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依视路国际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9/0275 , C09K19/12 , C09K19/18 , C09K19/2007 , C09K19/542 , C09K19/586 , C09K19/588 , C09K2019/0448 , C09K2019/122 , C09K2019/123 , C09K2019/183 , C09K2019/2035 , C09K2019/2042 , C09K2019/2078 , C09K2019/548 , G02F1/133526 , G02F1/137 , G02F1/29 , G02F2001/133565 , G02F2001/13775 , G02F2001/13793 , G02F2001/294 , G02F2203/06 , G02F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获得包含介晶化合物(101)的材料(10)的方法,所述介晶化合物形成具有稳定蓝相(100)的液晶混合物,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包含介晶体系和化学光引发剂体系的化学组合物,所述介晶体系包含:-形成所述液晶混合物的所述介晶化合物,-适配成用于诱发所述蓝相的手性掺杂剂,以及-适配成用于聚合的包含单体的单体混合物,并且所述化学光引发剂体系被适配成用于当被可见波长的光束照射时引发所述单体的聚合;b)使所述液晶混合物形成所述蓝相;c)在使所述液晶混合物成为所述蓝相之后,用可见波长的光束照射在步骤a)中获得的所述化学组合物以引发所述单体的聚合;d)获得包含由所述聚合的单体稳定的处于所述蓝相的所述液晶混合物的所述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