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编织缠绕拉挤成型管道、加工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1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41670.1

    申请日:2017-01-20

    Inventor: 王之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编织缠绕拉挤成型管道、加工装置及其生产方法,包括由至少一层纤维增强材料构成的一纤维管道基材骨架,浸润树脂形成,其中,所述树脂由双组份聚氨酯原料合成,包括: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按比例1.2:1至1.4:1合成。本发明所述管道由一双组份聚氨酯浸润一增强材料复合而成,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用于混合所述双组份聚氨酯树脂的一静态混合器和多个密封的注胶盒,采用低温及分段分层加压注胶的方法,很好的根据所述管道生产线运行速度的要求,保留适宜的浸胶时间以保证浸透所述增强材料,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双组份树脂的低粘度、高强度和快速固化能力,对所述管道的物理性能和生产效率同时予以提高,并可以保护环境。

    一种管体增强层制造设备及其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5217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55855.X

    申请日:2016-11-26

    Applicant: 朱德伟

    Inventor: 朱德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24

    Abstract: 一种管体增强层制造设备及其相关装置,本发明属于增强层软管管体的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缠绕机、编织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锭子结构复杂、张力控制不平稳、控制精度差,缠绕盘运转不平稳、跳动大,以及牵引机太复杂、调节麻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平衡滑柱彻底解决了张力控制问题,张力控制精确、灵敏,且大大简化了锭子结构;缠绕盘通过外圆支承,运行平稳,跳动小;通过设置变速活块,提高了机器的实用性和使用范围,转速匹配更加方便、准确、可靠;通过管体稳定器和夹持机构有效减小了跳动;采用新型牵引机构,简单可靠。本发明在简化了设备结构、提高了设备质量稳定性的同时,使设备操作简单可靠,可精确、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

    聚乙烯玻纤缠绕结构壁管材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543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25434.4

    申请日:2014-03-31

    Inventor: 韩路平 刘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玻纤缠绕结构壁管材,由内壁层及外壁层构成,其内壁层为由上、下片状聚乙烯条带中间加玻纤料带形成的复合料带螺旋缠绕在滚筒模具上,且各相邻复合条带边缘依次相互搭接融合形成的连续实壁管;外壁层由外、内管状聚乙烯条带中间覆盖玻纤料带螺旋缠绕于内壁层外表面所形成的外凸加强筋构成,且该外凸加强筋螺旋跨压于内壁层的各相邻复合条带边缘的搭接融合缝处。本发明采用玻纤条带保证加强肋管形心距高度,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产品的重量降低,且使原材料消耗少,产品的成本低,而且使管材内应力大大降低,既降低了消耗又提高了环刚度,环柔度和抗裂性。

    一种增强结构壁管材及其制造设备、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5428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1721.2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张娟

    Inventor: 张娟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强结构壁管材,其管壁是由异形条状塑料型材以中心线为轴线作螺旋缠绕而成的螺旋圆周,各相邻异形条状塑料型材边缘相互搭接融合形成连续实壁管状结构;做同样螺旋缠绕形式的增强粘接型材跨压于管壁上各相邻异形条状塑料型材边缘的搭接融合缝所在部位之上;做同样螺旋缠绕形式的聚丙烯和聚乙烯复合增强管跨压于所述增强粘接型材之上,并经压轮机构与管壁相粘接。本发明的结构形式具有的外波纹,提高了管材外表面积,其使用时形成的管土共同作用优越于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A型管;而且,由于其结构壁高度大,使得管土共同作用也较普通双壁波纹管好。

    用于空气处理系统的导管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1595335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780043912.5

    申请日:2007-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缠绕成螺旋形式的带状条(1)制成的导管元件,其优选地形成用于空气处理系统的空气通道,其中一侧端的边缘表面和另一侧端的相反的边缘表面在重叠区(Y)彼此重叠。本发明的本质在于形成该导管元件的带状条(1)的材料为闭孔结构的交联聚烯烃泡沫,且加强丝(2)插入到该重叠区(Y)内。

    可挠性软管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2442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30186.1

    申请日:2004-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24

    Abstract: 一种生产性以及使用性良好、隔气性优良的可挠性软管。该可挠性软管,其构成软管壁(10)的一层树脂层(11)是将具有隔气性的树脂制带状体(16)缠绕成螺旋状并将沿轴向邻接的侧缘部互相热熔连接或者粘接而构成的隔气层。另外,树脂层(11)、(12)、(13)相互热熔连接或者粘接而成一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