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1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41670.1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上海高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之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9/14 , B29C70/523 , D06M15/568 , F16L9/16 , F16L11/085 , F16L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编织缠绕拉挤成型管道、加工装置及其生产方法,包括由至少一层纤维增强材料构成的一纤维管道基材骨架,浸润树脂形成,其中,所述树脂由双组份聚氨酯原料合成,包括: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按比例1.2:1至1.4:1合成。本发明所述管道由一双组份聚氨酯浸润一增强材料复合而成,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用于混合所述双组份聚氨酯树脂的一静态混合器和多个密封的注胶盒,采用低温及分段分层加压注胶的方法,很好的根据所述管道生产线运行速度的要求,保留适宜的浸胶时间以保证浸透所述增强材料,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双组份树脂的低粘度、高强度和快速固化能力,对所述管道的物理性能和生产效率同时予以提高,并可以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635217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55855.X
申请日:2016-11-26
Applicant: 朱德伟
Inventor: 朱德伟
IPC: F16L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24
Abstract: 一种管体增强层制造设备及其相关装置,本发明属于增强层软管管体的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缠绕机、编织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锭子结构复杂、张力控制不平稳、控制精度差,缠绕盘运转不平稳、跳动大,以及牵引机太复杂、调节麻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平衡滑柱彻底解决了张力控制问题,张力控制精确、灵敏,且大大简化了锭子结构;缠绕盘通过外圆支承,运行平稳,跳动小;通过设置变速活块,提高了机器的实用性和使用范围,转速匹配更加方便、准确、可靠;通过管体稳定器和夹持机构有效减小了跳动;采用新型牵引机构,简单可靠。本发明在简化了设备结构、提高了设备质量稳定性的同时,使设备操作简单可靠,可精确、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18908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80074423.1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泰科电子瑞侃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16 , B29C48/0021 , B29C48/05 , B29C48/09 , B29C48/131 , B29C48/19 , B29C48/20 , B29C48/30 , B29C48/335 , B29C48/49 , B29C53/78 , B29C61/065 , F16L11/24 , H02G15/1833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产管状构件(400)的方法,该管状构件由以螺旋绕组(470)布置的绞合线(450)组成,所述方法包括用挤型模(480)挤出绞合线以及将所述绞合线直接连结到管状构件的纵向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417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080029729.1
申请日:2010-10-01
Applicant: 客纳福来有限公司
Inventor: 金尾茂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02 , E03F3/06 , E03F2003/065 , F16L11/15 , F16L11/16 , F16L11/24 , F16L55/1652 , F16L55/1656
Abstract: 无需进行水泥浆填充作业而通过插入的再生管自身即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的管路再生管由构成直管部(5b)的内层的下卷软质树脂层(5d),层叠在下卷软质树脂层的外侧而构成直管部的外层的上卷软质树脂层(5e),以及在上卷软质树脂层的外表面上以螺旋状形成的突条部(5c)构成,上述突条部(5c)由卷绕成螺旋状的硬质树脂制芯材(5g),和以包住该硬质树脂制芯材的状态与上卷软质树脂层一体化的芯材包覆部(5f)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92543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25434.4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天津业和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082 , B29C47/004 , B29C53/582 , B29C53/585 , B29C69/008 , F16L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玻纤缠绕结构壁管材,由内壁层及外壁层构成,其内壁层为由上、下片状聚乙烯条带中间加玻纤料带形成的复合料带螺旋缠绕在滚筒模具上,且各相邻复合条带边缘依次相互搭接融合形成的连续实壁管;外壁层由外、内管状聚乙烯条带中间覆盖玻纤料带螺旋缠绕于内壁层外表面所形成的外凸加强筋构成,且该外凸加强筋螺旋跨压于内壁层的各相邻复合条带边缘的搭接融合缝处。本发明采用玻纤条带保证加强肋管形心距高度,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产品的重量降低,且使原材料消耗少,产品的成本低,而且使管材内应力大大降低,既降低了消耗又提高了环刚度,环柔度和抗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25428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1721.2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张娟
Inventor: 张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9/16 , B29C53/566 , B29C69/008 , F16L9/18 , F16L11/10 , F16L11/20 , F16L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强结构壁管材,其管壁是由异形条状塑料型材以中心线为轴线作螺旋缠绕而成的螺旋圆周,各相邻异形条状塑料型材边缘相互搭接融合形成连续实壁管状结构;做同样螺旋缠绕形式的增强粘接型材跨压于管壁上各相邻异形条状塑料型材边缘的搭接融合缝所在部位之上;做同样螺旋缠绕形式的聚丙烯和聚乙烯复合增强管跨压于所述增强粘接型材之上,并经压轮机构与管壁相粘接。本发明的结构形式具有的外波纹,提高了管材外表面积,其使用时形成的管土共同作用优越于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A型管;而且,由于其结构壁高度大,使得管土共同作用也较普通双壁波纹管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767653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135715.9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IPC: F16L1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24 , E21B17/015 , F16L11/083 , F16L53/38 , H05B3/48 , H05B2203/021 , H05B2214/03 , H05B2214/04 , Y10T137/03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海上应用的温度可调的管道。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柔性管,其从内到外包含下面的层:内衬,以及至少一个加固层,其中在两个层之间另外存在额外的由缠绕带构成的层,其中所述带包含下面的层:a)由非导电性的塑料成型物料构成的第一外层,b)由导电性塑料成型物料构成的中间层,其体积电阻率根据IEC60093为10-3至1010Ωm的范围,其中在中间层中沿着所述带如此嵌入至少两个金属导体:使得所述至少两个金属导体在整个长度上不相接触,以及c)由非导电性的塑料成型物料构成的第二外层,该柔性管允许有效地加热,使得其能够在寒冷地区用于输油。
-
公开(公告)号:CN101595335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780043912.5
申请日:2007-11-28
Applicant: 泡沫塑料加工有限公司
IPC: F16L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缠绕成螺旋形式的带状条(1)制成的导管元件,其优选地形成用于空气处理系统的空气通道,其中一侧端的边缘表面和另一侧端的相反的边缘表面在重叠区(Y)彼此重叠。本发明的本质在于形成该导管元件的带状条(1)的材料为闭孔结构的交联聚烯烃泡沫,且加强丝(2)插入到该重叠区(Y)内。
-
-
公开(公告)号:CN105392909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480040024.8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C.D.威尔斯有限公司
IPC: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6 , C22C38/14 , C22C38/18 , C21D8/06 , C21D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10 , B21B1/16 , B21B1/22 , B21B2001/221 , B21B2001/225 , B21C1/003 , B22D7/00 , C21D1/22 , C21D1/25 , C21D1/30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8/0205 , C21D8/0226 , C21D8/0236 , C21D8/0263 , C21D8/0273 , C21D8/065 , C21D9/08 , C21D9/14 , C21D9/52 , C21D9/525 , C21D2211/001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8 , F16L11/083 , F16L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扁平线材或窄带材,所述扁平线材或窄带材具有成型横截面并且由具有如下组成(以重量%计)的高强度钢制成0.2‑0.9%的C,12‑25%的Mn,至多0.5%的Si,0.5‑2.0%的Al,1.80‑3.5%的Cr,最多0.005%的S,最多0.06%的P,最多0.1%的N,最多1.5%的Mo,最多0.01%的B,最多2.0%的Ni,最多2.0%的Cu,最多0.015%的Ca,0.02‑0.35%的Nb和/或0.02‑0.35%的V,以及任选的0.01‑0.35%的Ti,并且余量为铁和由制备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由线状原材料冷轧制和/或冷成型并且进行任选的中间退火和/或任选的最终退火处理从而实现如下机械值:Rp0.2500‑1650Mpa,Rm750‑1800Mpa,A80 3‑50%,其用于制备软管中的加筋层,所述软管用于石油开采和天然气开采以及用于具有酸气条件(酸性腐蚀介质)的液化气(FLNG)的输送。本发明还涉及制备相应的扁平线材或窄带材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