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22122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75998.7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46 , C12R1/19 , C12N9/88 , C12N9/90 , C12Y402/01002 , C12Y502/0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高产富马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通过敲除大肠杆菌的延胡索酸酶编码基因fumA和fumC,并转化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的马来酸顺反异构酶基因得到。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大肠杆菌工程菌催化马来酸合成富马酸的方法:发酵培养大肠杆菌工程菌,当OD600达到40-80时对大肠杆菌工程菌进行高密度诱导表达,将得到的发酵液生化催化马来酸,得到富马酸。本发明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大肠杆菌中的fumA和fumC基因,切断其富马酸到L-苹果酸的代谢通路,然后表达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的马来酸顺反异构酶,获得的基因工程菌株可高效转化马来酸底物合成高纯度富马酸,几乎不合成L-苹果酸副产物,为全细胞法催化马来酸生产富马酸的工业化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18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04758.5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3/06 , C12N9/88 , C12N9/90 , C12Y401/01011 , C12Y403/01001 , C12Y502/010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马来酸为原料多酶偶联制备β‑丙氨酸的方法。该方法将一定浓度的马来酸水溶液用氨水调pH 6~9,再分别加入含有马来酸异构酶、天冬氨酸酶和天冬氨酸‑α‑脱羧酶活性的菌体细胞或该三种酶的粗酶液,30~50℃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利用等电点结晶或等电点结晶与离子交换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转化产物,得到高纯度的β‑丙氨酸。该方法利用马来酸为底物多酶偶联制备β‑丙氨酸,具有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90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33116.6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90 , C12P7/46 , C12Y502/0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酶化学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利用岩藻糖提高马来酸顺反异构酶酶活力的方法,具体为在马来酸顺反异构酶参与的酶解反应体系中添加岩藻糖。本发明通过实验优化了岩藻糖的添加浓度,使最大程度的提高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的酶活力。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易行,在马来酸顺反异构酶反应过程中具有可以节约酶用量,提高反应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360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08889.0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90 , C12P7/46 , C12P13/20 , C12Y502/01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的热稳定性改造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粘质沙雷氏菌的马来酸顺反异构酶基因maiA通过半理性设计的方法进行了热稳定改造,得到的突变体与野生型的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相比,突变体G27A‑G171A在55℃的半衰期是野生型的2.9倍,酶活是野生型的1.96倍;突变体G27A‑K104R在55℃的半衰期是野生型的4.18倍,酶活是野生型的1.59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90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33095.8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90 , C12P7/46 , C12Y502/0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蛋白质突变体,具体地涉及一种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或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功能的由SEQ ID NO.4衍生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突变体与野生型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相比,具体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是:K51I(第51位赖氨酸变为异亮氨酸),R177S(第177位精氨酸变为丝氨酸),A212G(第212为丙氨酸变为甘氨酸)。经试验验证,该突变体的酶活力相对于野生型马来酸顺反异构酶提高了2.71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