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类的精制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06268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780031183.1

    申请日:2007-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机吸附剂的用量少、可缩短聚醚类和无机吸附剂的过滤分离时间且可减少所得的精制聚醚类中的来自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金属量的精制方法。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烯化氧开环聚合于具有至少1个羟基的引发剂而合成聚醚类后,通过在所述聚醚类中添加无机吸附剂的粉体,使来自所述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金属吸附于所述粉体后,再将所述粉体从所述聚醚类分离,藉此对聚醚类进行精制;在所述无机吸附剂的粉体中,粒径为26μm以下的微粒的含量在50体积%以上,粒径为44μm以下的微粒的含量在90体积%以上。

    用于烯化氧聚合的高活性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1668788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880013245.0

    申请日:2008-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12 C08G65/2654

    Abstract: A)、B)和C)的反应产物可用作聚合催化剂,特别是用于均聚或共聚烯化氧的催化剂:A)式I的配体,其中R1,R2,R3和R4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为相同或不同的1至20个碳原子的烃取代基,氢,卤素,或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X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为CR6,其中R6为氢或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R5是4至40个碳原子的二价有机基团,条件是两个节点X不结合到R5基团中的相同原子或相邻原子上;B)式AlR7R8R9的铝化合物,其中R7,R8和R9各自独立地为C1至C12烃基,氢,卤素,或1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C)选自胺类,膦类,酰胺类,腈类,异腈类和醇类的路易斯碱。

    聚醚类的精制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06268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183.1

    申请日:2007-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机吸附剂的用量少、可缩短聚醚类和无机吸附剂的过滤分离时间且可减少所得的精制聚醚类中的来自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金属量的精制方法。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烯化氧开环聚合于具有至少1个羟基的引发剂而合成聚醚类后,通过在所述聚醚类中添加无机吸附剂的粉体,使来自所述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的金属吸附于所述粉体后,再将所述粉体从所述聚醚类分离,藉此对聚醚类进行精制;在所述无机吸附剂的粉体中,粒径为26μm以下的微粒的含量在50体积%以上,粒径为44μm以下的微粒的含量在90体积%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