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92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48808.7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修建东
Inventor: 修建东
IPC: C07C69/757 , C07C6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9/757 , C07C5/2531 , C07C5/31 , C07C51/353 , C07C51/367 , C07C67/08 , C07C67/14 , C07D301/12 , C07D303/38 , C07C69/708 , C07C62/06 , C07C61/29 , C07C1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副产松油烯制备含氟烯基脱模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是:选择利用工业副产松油烯制备含氟烯基脱模中间体,原料来源充足,成本较低;合成物是一种含氟双烯基二元羧酸酯化合物,属于含氟烯基脱模中间体,该含氟烯基脱模中间体可进一步与丙烯酸类化合物反应合成高效含氟脱模剂,提高高分子聚合物加工效率、满足市场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应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102988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580046887.7
申请日:2005-11-21
Applicant: 马泰克生物科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72 , C07C59/42 , C07D303/38 , C12P7/6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从C22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的新的氧脂素,在本文称为类二十二烷酸,以及产生和使用这种氧脂素的方法。本发明也公开了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n-6)(DPAn-6)、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n-3)(DPAn-3)和二十二碳四烯酸(C22:4n-6)(DTAn-6)作为底物用于产生新的氧脂素的用途,并涉及由其产生的氧脂素。本发明也公开了DPAn-6、DPAn-3、DTAn-6和/或由它们衍生的氧脂素、和/或从C22脂肪酸结构衍生的新的类二十二烷酸,在治疗和营养或化妆品应用中,具体作为抗炎或抗神经变性的化合物的用途。本发明也涉及产生富含长链多不饱和酸(LCPUFA)的油和组合物的新方法,所述油和组合物含有增加和有效量的LCPUFA-衍生的氧脂素,具体为类二十二烷酸。
-
公开(公告)号:CN10184888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880103583.3
申请日:2008-08-14
Applicant: 纳幕尔杜邦公司
Inventor: 杰伦纳·西拉科维克
IPC: C07C253/16 , C07C25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53/16 , C07D303/38 , C07C25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过使烯丙基氰环氧化物与氰化物源的碱性水溶液反应来制备3-羟基戊二腈的高收率和高产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1125A
公开(公告)日:1998-01-21
申请号:CN95197054.2
申请日:1995-12-19
Applicant: 陶氏化学公司
IPC: C08G59/02 , C08G59/34 , C07C41/16 , C07C319/14 , C07C2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B43/04 , C07B45/06 , C07C41/16 , C07C67/10 , C07C209/18 , C07C209/68 , C07C319/14 , C07D303/22 , C07D303/24 , C07D303/38 , C08G8/08 , C08G8/28 , C08G59/02 , C08G59/027 , C07C211/45 , C07C69/54 , C07C43/215 , C07C43/166
Abstract: 烯丙醚、烯丙硫醚或烯丙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含有至少一个羟基、硫羟基、酯或胺基的含活泼氢化合物与含一个羧酸烯丙酯基的化合物在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位剂和碱存在下进行反应的步骤,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当量碱的用量至少为0.8当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124A
公开(公告)日:1998-01-21
申请号:CN95197046.1
申请日:1995-12-19
Applicant: 陶氏化学公司
IPC: C08G59/02 , C08G59/34 , C07C41/16 , C07C319/14 , C07C2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B43/04 , C07B45/06 , C07C41/16 , C07C67/10 , C07C209/18 , C07C209/68 , C07C319/14 , C07D303/22 , C07D303/24 , C07D303/38 , C08G8/08 , C08G8/28 , C08G59/02 , C08G59/027 , C07C211/45 , C07C69/54 , C07C43/215 , C07C43/166
Abstract: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含环氧基的化合物:(1)提供一种烯丙基试剂;(2)用步骤(1)中的烯丙基试剂使一种或多种每分子含有至少一个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进行烯丙基化,从而得到烯丙基醚、烯丙基硫醚或烯丙基芳基胺化合物;(3)使步骤(2)得到的化合物上的烯丙基转化成环氧基,从而得到缩水甘油基醚、缩水甘油基硫醚或缩水甘油基芳基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烯丙基试剂是羧酸烯丙酯或碳酸烯丙酯。该环氧基化合物适用于涂料、铸件和层压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9975C
公开(公告)日:1993-03-03
申请号:CN89107874.6
申请日:1989-08-29
Applicant: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保尔·霍瓦德·布利那
IPC: C07D303/48 , A01N4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3/38 , A01N43/20 , C07D303/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式为(其中n表示0-5的整数,每个R表示卤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烷基、卤烷基、烷氧基、卤烷氧基、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烷氧基羰基、羧基、烷酰基、烷基硫代,烷基亚磺酰、烷基磺酰基、氨基甲酰基、烷基酰胺基、环烷基或苯基,R1和R2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和R5表示氢原子或烷基或环烷基)的新环戊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含上述化合物的组合物和用它们作杀菌剂、式I的化合物也可用作制备某些具有杀菌活性的环戊烷衍生物的中间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50378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55816.4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C07D303/38 , C07D307/79 , C07D493/04 , C07C59/90 , C07C59/56 , A01N43/90 , A01N37/42 , A01N37/38 , A01N43/20 , A01P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3/38 , A01N37/38 , A01N37/42 , A01N43/20 , A01N43/90 , C07C59/56 , C07C59/90 , C07D307/79 , C07D49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具有抗细菌活性的Pestalotic acid化合物,是将重寄生拟盘多毛孢菌株发酵培养后,再经提取与分离后得到的化合物,本发明的pestalotic acid化合物获取简单,具有抗细菌活性,抗细菌活性高,能够作为抗细菌剂用于防治植物青枯病,为研制抗细菌剂,防治植物病害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45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80054690.8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加州大学校务委员会
IPC: H01M4/5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B31/043 , C01B32/23 , C01B32/70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2/85 , C01P2002/88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6/40 , C07D303/38 , H01M2/1653 , H01M4/382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 H01M2300/0045
Abstract: 由于多硫化物溶解,硫阴极材料的损失将引起可再充电的锂/硫电池中容量明显衰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氧化石墨烯上的活性官能团采用化学方法来固定硫和多硫化锂。该方法通过化学反应-沉积策略和随后的低温热处理方法在氧化石墨烯片材上得到均匀的且薄的(~数十纳米)硫涂层。氧化石墨烯和硫或多硫化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显示出锂/硫电池的高可逆容量950-1400mAh g-1,和在0.1C下稳定的循环多于50个深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3214414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69698.8
申请日:2006-09-15
Applicant: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IPC: C07D213/75 , C07D5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03/28 , C07B53/00 , C07C247/14 , C07C271/24 , C07C2601/14 , C07D303/38 , C07C309/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活化凝血因子Ⅹa的抑制作用,作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药有用的化合物的中间体的制造方法。下述反应式所示的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263110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680033991.7
申请日:2006-09-15
Applicant: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IPC: C07C269/04 , C07C247/14 , C07C271/24 , C07C303/28 , C07C309/66 , C07D303/38 , C07B5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03/28 , C07B53/00 , C07C247/14 , C07C271/24 , C07C2601/14 , C07D303/38 , C07C309/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活化凝血因子Xa的抑制作用,作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药有用的化合物的中间体的制造方法。下述反应式所示的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