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1238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691247.6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主体和起落架分离的飞机起落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飞机主体子系统及地面子系统;所述飞机主体子系统,用于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控制飞机主体与起落架分离;所述地面子系统,用于在飞机着陆时,布置起落架且使所述起落架与飞机主体速度同步以进行对接。本发明中,飞机在日常停放、起飞、降落和地面移动时,飞机主体和起落架正常对接;当飞机起飞后,飞机主体与起落架分离;当飞机着陆时,需要飞机主体与起落架进行对接。本发明将飞机主体与起落架分离,可以降低因起落架故障而导致的迫降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35201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307476.9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天津市沽上艺栈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1/30 , B64C25/08 , B64C27/08 , B64C220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可折叠无人机,包括机架、飞行功能模块及螺旋桨,在机架上安装各飞行功能模块,在机架的两侧镜像对称通过机臂折叠机构安装两机臂,在每一机臂的外端与机臂垂直均固装一支撑杆,在每一支撑杆的两端顶面均安装一螺旋桨及其电机。所述机架由盖板、顶板、底板及支柱组成双夹层框架结构,盖板、顶板及底板均是长条板、至上而下平行间隔,盖板与顶板间、顶板与底板间均由对称设置的立柱连接,顶板与底板面积相同,盖板面积小于顶板、位于顶板的上方中部,在顶板与底板间的下夹层内中部镜像对称固装一两机臂折叠机构,两机臂折叠机构分别连接一机臂。本无人机的机臂折叠、起落架拆卸后体积大幅减小,可以放入背包内,方便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0662812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38504.2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属于航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用快拆式吸能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起落架支撑杆、固定结构、快拆结构和吸能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将所述起落架固定在多旋翼无人机的机臂上;通过所述快拆结构实现所述固定结构和起落架支撑杆一端的连接和拆分;所述吸能结构和起落架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吸能结构包括吸能弹簧,可实现动能向弹性势能的转换。是多旋翼无人机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地面停放、起飞和着陆,能够支撑多旋翼无人机重力,并能消耗和吸收多旋翼无人机在着陆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5160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2576.5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5/08 , B64C39/024 , B64C2201/027 , B64C2201/123 , B64C2201/18 , B64C25/18 , B64C27/08 , B64C2201/024 , B64C2201/127 , B64D47/08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包括第一定位装置;起落架,起落架与机体可分离,当起落架与机体分离时,机体通过第一定位装置确定起落架的位置。由于起落架与机体可分离,并且,机体能够通过第一定位装置确定起落架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无人机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摆脱起落架的负重,避免起落架对影像获取装置的遮挡,同时又能实现便捷地起飞和降落。
-
公开(公告)号:CN1088915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37554.8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成都泰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龚自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旋翼民用简易无人机,包括四块结构相同的机翼板,所述机翼板的一端均同时固定在一处,机翼板上均设置有螺旋桨,机翼板的固定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和机翼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块连接板,连接板均同时与安装板和机翼板固定,在机翼板下方均设置有起落架,安装板设置在起落架形成的区域中心处。该无人机的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都很低,满足一些环境稳定和要求不高的使用需求,通过在起落架处的独特结构设计,能够保证降落时的平稳,这样能够防止新手降落时掌握不好造成无人机坠毁。
-
公开(公告)号:CN10775788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45053.2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成都环磊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无人机起落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滑杆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滑杆的表面均套接有第一滑套,且两个第一滑套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一固定板的相对面。该可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无人机起落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承载板、第一固定板、螺纹柱、螺纹筒、双轴电机、电动推杆、伸缩杆和弹簧,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承载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避免无人机停放在地面上对无人机的底端造成磨损,同时可以对承载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承载板可以适应多种无人机的起落,避免影响对无人机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7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17935.3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安翔泰岳(镇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续航无人机,包括壳体和起落架,壳体内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蓄电器,壳体内侧底部控制器和方向控制装置,控制器上设有凸出于壳体的摄像像头,壳体顶部设有旋转飞行装置,蓄电器分别与控制器、方向控制装置和旋转飞行装置电连接,起落架滑动安插在壳体底部,起落架处在壳体内部的部分设有缓冲杆,壳体底部设有缓冲腔体,缓冲杆滑动安插在缓冲腔体内部,缓冲杆的端部设有带有通孔的缓冲片,缓冲腔体内注有阻尼液,缓冲杆与缓冲腔体之间设有密封圈,壳体外侧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器电连接,降低了降落时的冲击,确保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增强了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51869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68283.X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空腔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空腔装置降噪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前壁面、第一销轴、底板、第二销轴、后壁面、第三销轴、后缘和导轨。前壁面与空腔的一个端面固定,底板通过第一销轴与前壁面铰接,后壁面通过第二销轴与底板铰接,后缘通过第三销轴与后壁面铰接,后缘上的滑块安装在导轨中。后缘能够沿导轨水平滑动,通过第三销轴带动后壁面倾斜,进而通过第二销轴带动底板倾斜,使空腔装置变形。经测试,在空腔外气流速度由484m/s改变为15时,空腔后壁面倾斜角度由45°调整为15°,仍然能够达到降低空腔噪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51608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962576.5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5/08 , B64C39/024 , B64C2201/027 , B64C2201/123 , B64C2201/18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包括第一定位装置;起落架,起落架与机体可分离,当起落架与机体分离时,机体通过第一定位装置确定起落架的位置。由于起落架与机体可分离,并且,机体能够通过第一定位装置确定起落架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无人机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摆脱起落架的负重,避免起落架对影像获取装置的遮挡,同时又能实现便捷地起飞和降落。
-
公开(公告)号:CN10869870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05218.8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冠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5/08 , B64C2201/024 , B64C2201/127 , B64D47/08
Abstract: 一种机架组件(10)及无人机(100)。机架组件(10)包括机架(12)、支撑架(14)及连接机构(16),机架(12)包括中心架(122)及与中心架(122)可活动连接的脚架(124)。支撑架(14)与脚架(124)可活动连接,支撑架(14)用于承载无人机(100)的负载。连接机构(16)连接支撑架(14)与中心架(122),支撑架(14)通过连接机构(16)与中心架(122)可活动连接,以使支撑架(14)能够相对于中心架(122)升降。脚架(124)包括用于与着陆面接触的支撑端(1242)。当脚架(124)的支撑端(1242)上升时,脚架(124)带动支撑架(14)相对于中心架(122)下降,当脚架(124)的支撑端(1242)下降时,脚架(124)带动支撑架(14)相对于中心架(122)上升;或当连接机构(16)带动支撑架(14)相对于中心架(122)上升时,支撑架(14)带动支撑端(1242)下降,当连接机构(16)带动支撑架(14)相对于中心架(122)下降时,支撑架(14)带动支撑端(1242)上升。当无人机(100)处于航行状态时,摄像装置(200)随支撑架(14)下降远离中心架(122),脚架(124)的支撑端(1242)上升靠近中心架(122),这样摄像装置(200)在拍摄时,脚架(124)的支撑端(1242)不会遮挡摄像装置(200)的视线,以实现360度拍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