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082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80003016.2

    申请日:2011-05-27

    Inventor: 义本贵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3801 B60S1/381 B60S2001/3815 B60S2001/3841

    Abstract: 一种雨刮片(13),包括主杠杆(31)、可移动部件(32)、及橡胶片(22)。所述主杠杆(31)可连接至雨刮臂(12)。所述主杠杆(31)包括沿长度方向中间部、由两个长度方向端中的至少一个界定的第一端、及第一保持部(31n)。所述第一保持部(31n)设为比所述长度方向中间部更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可移动部件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并且包括第二保持部(32n)。橡胶片(22)由所述第一保持部(31n)和所述第二保持部(32n)保持。所述主杠杆(31)和所述可移动部件(32)之间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保持部(31n)的沿所述主杠杆(31)的长度方向的外部。

    刮水器片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46357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0910147611.8

    申请日:2009-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3801 B60S1/3806 B60S2001/3815

    Abstract: 一种刮水器片,包括用于与车辆的挡风玻璃接触的刮水器条、支撑该刮水器条以挤压在挡风玻璃上的杠杆组件以及包容该杠杆组件的盖构件,其中该杠杆组件包括一对第一杠杆和一对第二杠杆,所述一对第一杠杆的每一个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刮水器条接合并且点支撑所述刮水器条,以在所述刮水器条上形成接合部分,所述一对第二杠杆的每一个的一个端部铰链连接至第一杠杆的相应一个,所述一对第二杠杆的每一个的另一个端部与盖构件和刮水器条连接。

    雨刷
    3.
    发明授权
    雨刷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58258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110007240.0

    申请日:2011-01-14

    Inventor: 古原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3801 B60S2001/3815

    Abstract: 一种雨刷,包含至少一第一接合杆、一枢接件、一通过枢接件枢接于第一接合杆外侧端的第二接合杆、一与第二接合杆内侧端枢接的第三接合杆,及一与第三接合杆两相反端相扣接的刷条,第一接合杆包括两个第一接合板,各第一接合板形成有一第一枢接孔,第二接合杆包括两个第二接合板,各第二接合板形成有一与第一枢接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枢接孔,枢接件包括两个枢接板,各枢接板夹于各第一接合板与各第二接合板之间,各枢接板外表面凸设有一卡接于第一枢接孔的第一枢接柱,各枢接板内表面凸设有一卡接于第二枢接孔的第二枢接柱,两个枢接板的第二枢接柱之间彼此相间隔,第三接合杆穿伸于两个第二接合板之间,以及两个枢接板的第二枢接柱之间。

    雨刮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07770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519850.3

    申请日:2012-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40 B60S1/3801 B60S1/3806 B60S2001/3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雨刮器,其包括擦拭擦拭面的雨刮片(10)、支撑所述雨刮片(10)的至少一对轭形支撑杆(20)、分别与所述一对轭形支撑杆(20)可相对旋转地结合并支撑所述雨刮片(10)的一对辅助支撑杆(30)、与所述一对辅助支撑杆(30)可相对旋转地结合并与雨刮臂连接的主支撑杆(40)。其中,所述一对轭形支撑杆(20)、所述一对辅助支撑杆(30)及所述主支撑杆(40)由树脂材料制成。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易组装性提升、刚度强、重量轻的雨刮器。

    雨刮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8576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436669.6

    申请日:2012-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雨刮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包括:直接擦拭擦拭面的雨刮片(600)、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支撑杆组件(500)、以及容纳所述支撑杆组件(500)的盖部(400),其中,所述支撑杆组件(500)包括支撑所述雨刮片(600)的至少一对第一支撑杆(510)、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10)枢转结合且结合于所述盖部(400)的一对第二支撑杆(520)。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防止雨刮升起或震颤的雨刮器组件。

    使用转动型辅助梁的刮水片组装体

    公开(公告)号:CN101879888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910166094.9

    申请日:2009-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3801 B60S2001/3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转动型辅助梁的刮水片组装体,该刮水片组装体在刮水器臂的驱动下擦拭车辆的挡风玻璃表面,并且包括:能够与车辆的挡风玻璃表面弹性接触的挠性拉伸型刮片(120);引导梁(100),其将由刮水器臂所施加的载荷和动作传递给所述刮片(120),该引导梁(100)以具有初始曲率的方式挠曲;沿所述引导梁(100)的长边方向设置的连接部件(40);和辅助梁(50),其与所述连接部件(40)连接设置,并保持所述刮片(120),所述辅助梁(50)转动自如地与所述连接部件(40)接合。

    刮水条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47815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780044971.4

    申请日:2007-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3801 B60S2001/3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刮水条(10),配有承载弓形件系统,该系统可铰接地与刮水器臂相连,并且包含至少一个上级弓形件(12,24)和多个下级弓形件(24,28),这些弓形件通过铰链(20,26)可回转地彼此相连,依此,在至少一个铰链(20,26)的范围内,上级弓形件(12,24)具有一个U-形的横断面轮廓,其侧壁(18,44)从侧面包含下级弓形件(24,28),而在侧壁(44)的内侧上具有铰链销(50),这些铰链销与下级弓形件(28)上的侧向的夹持凹穴(54)一起形成一种夹持连接和一种支承点;而下级弓形件(28)则经过一个辊形支座(34,66)而支撑在上级弓形件(24)的盖壁(58)上。还提出以下建议:如此铰接地彼此相连的弓形件对(12,24,及24,28)是采用一种注塑方法用塑料制成的,铰链销(50)是整体式地注塑成形在上级弓形件(18,24)的侧壁(18,44)的内侧上的。

    下雪及下雨双用之汽车雨刷

    公开(公告)号:CN101269652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710087154.9

    申请日:2007-03-22

    Applicant: 黄世贤

    Inventor: 黄世贤

    Abstract: 一种下雪及下雨双用之汽车雨刷,其包括一挠性弯曲弹片、数个夹持座、一刮条承放座、一包覆罩体、一刮条、两封盖及一支持连接座;其中,该包覆罩体与两封盖分别将该挠性弯曲弹片、数个夹持座及刮条承放座完全包覆,而具有阻挡冰雪颗粒及雨水侵入接触之作用,以确保刮条在下雪或下雨的天候下,均能达成汽车行进中对其挡风玻璃上的冰雪刮除或刮水擦拭的功效,进而免除在冬天雪季时,必须将雨刷更换成雪刷,以及非雪季时再次将雪刷更换成雨刷等因应措施上的困扰与不便,除可淘汰传统支架式雪刷产品外,更不再有雨刷与雪刷互换导致的成本支出,而兼具经济与环保的双重效益。

    雨刷装置的刮水片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12821A

    公开(公告)日:2005-05-04

    申请号:CN03802013.0

    申请日:2003-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3497 B60S2001/3813 B60S2001/3815

    Abstract: 在雨刷臂前端部、通过对臂长方向略成垂直的枢轴可自由摆动地枢支着雨刷刮水片中间部,在雨刷臂上设有支承雨刷刮水片中间部的雨刷轴侧部位的支承构件,在这样的雨刷装置的刮水片支承装置中,构成为降低对着支承构件的雨刷刮水片的向窗面方向的移动所产生的滑动阻力。由上片部(13a)与一对侧片部(13b)构成稳定器(支承构件)(13),形成外配装支承雨刷刮水片(3)的支承凹部,在侧片部(13b)的内侧面形成多个在窗面方向较长的肋(13h),对外配于雨刷刮水片(3)的第一杆末端部(10d)的支承体(15)的两侧片部(15b)外侧面成线状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