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共挤流延膜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37937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01695.7

    申请日:2017-09-07

    Inventor: 徐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共挤流延膜生产工艺,包括分流部分、成型部分及剥离部分,根据溶液的流动特性,将粘度不同的涂料溶液通过多个缝口设置的流道形成多个液体帘幕,经分流部分形成的液体帘幕通过成型组件的不同温区且以热传递方式进行液体快速冷却形成流延膜,经成型部分形成的流延膜,通过剥离辊以牵引传输方式进行流延膜的剥离转移;通过供料机构使溶液形成相互独立的溶液帘幕以先后顺序流延与成型组件表面,经不同温区进行定型,另外将粘结于成型组件上的聚合物熔融将其二次利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溶液之间相互渗透以及流延辊存在粘结聚合物的技术问题。

    一种高密度流延膜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7936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00774.6

    申请日:2017-09-07

    Inventor: 黄招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流延膜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流延辊,供料组件和定型组件,所述供料组件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粘度不同的溶液穿过该供料组件,与其下方依次形成相互独立的液体帘幕组,述定型组件位于所述供料组件的下方,其包括移动件及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上进行液体帘幕组导向的定型辊,所述定型辊与所述液体帘幕组间断接触,两者接触过程中,定型辊对液体帘幕组进行导向成型处理;通过定型辊进行溶液帘幕的表面冷却,使其表面形成膜结构,以表面为膜结构的初定型流延膜经流延辊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流延膜剥离过程中,流延辊表面粘结、薄膜表面不平整、生产的薄膜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湿式胶膜的连续成膜制造设备及其成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2590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40742.4

    申请日:2014-04-09

    Inventor: 林宇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1/32 B29C41/36 B29C41/3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胶膜的连续成膜制造设备及其成膜方法,其利用至少一循环式输送带以构成至少一承载面供沿一设定的输送方向循环移动,且该承载面的表面支撑一下布层并作同步输送移动,又该承载面的前方或上方依序设有:一第一固定液涂布装置供在该下布层上先涂布一第一固定液层;一胶体涂布装置供在该第一固定液层上再涂布一胶体层以进行由下向上的交联与固化定型作用;及一第二固定液涂布装置供可在该胶体层上再涂布一第二固定液层以进行由上向下的交联与固化定型作用,从而使该下布层在随该承载面同步输送移动的过程中能于其上表面上逐渐成形一具适当厚度的胶膜,进而构成湿式胶膜的连续成膜工艺。

    制造弹性表层的方法及由该方法获得的表层

    公开(公告)号:CN102470571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0103.2

    申请日:2010-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弹性表层(1)的方法,其中,在模具表面上施加至少一种第一表层成型组合物(2)的物滴以在其上形成该第一表层组份的层,并且在所述第一表层成型组合物(2)的层的背面上至少部分地施加一种或多种第二表层成型组合物(4)以制造该表层(1)。当使用不同颜色第一和第二表层成型材料时,为了获得特殊的外观质量,或为了降低第一表层成型组合物(2)对表层(1)的整个物理性能的影响,在该模具表面上施加该第一表层成型组合物(2)的物滴,且允许其聚集形成第一表层成型组合物的包括若干个间隙(3)的非连续层。不仅在该第一表层成型组合物(2)的背面上而且在这些间隙(3)内施加该第二表层成型组合物(4)。该第一表层成型组合物优选在该模具表面上形成通过该第二表层成型组合物相互连接的岛。

    薄膜制造装置、偏振板保护膜及偏振板

    公开(公告)号:CN1593884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76837.0

    申请日:2004-09-08

    Inventor: 中村敏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1/28 B29C41/32 Y10S425/812

    Abstract: 一种用于给合铸模具供应粘稠液的管由鹅颈管部分和直管部分构成,鹅颈管部分连接到所述合铸模具的进料台,直管部分连接到所述鹅颈管部分。所述鹅颈管部分的曲率半径为50mm-400mm,所述直管部分相对水平面形成0-20度的角。在粘稠液供应的开始打开排气阀,而当粘稠液流出时将排气阀关闭到某一程度。完全排出空气之后,完全关闭排气阀。因此,从所述管完全放出空气聚集,从合铸模具模唇排出的塑料织物将不含任何气泡,将防止织物飞溅在模唇上,引起成品薄膜上的条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