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65902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080014242.6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UDC爱尔兰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Abstract: 在电致发光装置(1)中,在不降低其耐久性的情况下实现了高效率的光发射。电致发光装置(1)包括电极(11,16),沉积在电极(11,16)之间的多个层(12至15),多个层(12至15)之间的发光区(14),发光区(14)通过在电极(11,16)之间施加电场而发射光。多个层包括发光区(14)附近的金属薄膜(20)。金属薄膜(20)由发射光所致而在其表面上诱导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将表面修饰物(30)设置在金属薄膜(20)的表面的至少一个上。表面修饰物(30)包含端基,所述端基具有极性,使得金属薄膜(20)的功函变得接近紧邻金属薄膜(20)的至少一层(15)的功函。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76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080014238.X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UDC爱尔兰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 B82Y20/00 , B82Y30/00 , C03C17/38 , C03C2217/445 , C03C2217/465 , C03C2217/478 , C03C2217/479 , C03C2217/48 , C03C2217/948 , H01L51/5056 , H01L51/5072 , H01L51/5268 , H01L2251/5369
Abstract: 高透光效率在不降低装置的耐久性的情况下实现在电致发光装置(1)中。电致发光装置(1)包括:电极(11,16);多个层(13至15),在电极(11,16)之间一个沉积在另一个上;和多个层(13至15)之间的发光区域(14)。通过发光区域(14)发射的光来引起在其表面上的等离子共振的至少一个微粒(20)布置在发光区域(14)附近或在发光区域(14)中。微粒(20)是包括至少一个金属微粒芯(22)和覆盖至少一个金属微粒芯(22)的绝缘外壳(21)的芯壳型微粒。
-
公开(公告)号:CN102187735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0980141128.7
申请日:2009-10-15
Applicant: UDC爱尔兰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纳谷昌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8 , H01L51/5275 , H01L2933/0091
Abstract: 提供一种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通过透明电极输出发射光,具有高效率的光输出,能够在不损害电极层或者发光层的情况下制备。构造:发光元件(1)配备有形成于基板(10)表面上的阳极(21),透光性阴极(22),和被夹在阳极(21)和阴极(22)之间的发光层(30)。光从朝向透光性电极(22)一侧的表面(1s)输出,所述光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由发光层(30)发射。光散射层(40)被设置在透光性电极(22)的表面(1s)上,用于散射在表面(1s)所产生的瞬逝光(Le)。光散射层(40)具有:第一散射部(41),其具有凹凸结构和比发光层(30)的折射率更低的折射率;和第二散射部(42),其至少填充第一散射部(41)的凹凸结构中的凹部(41a)的底部,且具有与第一散射部(41)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凹部(41a)的底部和透光性电极(22)表面之间的距离(D)小于或者等于瞬逝光(Le)的穿透深度(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