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装置以及线圈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433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91154.2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骨架(20),其在外周面(22)具有分隔部(28);第一绕组部(30),其被卷绕在所述分隔部的一侧的所述外周面(22a)上;第二绕组部(40),其被卷绕在所述分隔部的另一侧的所述外周面(22b)上,具有内卷层(40a)和位于比该内卷层更远离所述另一侧的所述外周面的位置的外卷层(40b)。所述第二绕组部具有以在卷轴方向互相邻接的方式缠绕的第一绕线部(42)和第二绕线部(44),在所述内卷层,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更接近所述第一绕组部而配置,在所述外卷层,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中的所述另一方,比所述一方更接近所述第一绕组部而配置。

    线圈装置
    2.
    发明公开
    线圈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59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497007.X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该线圈装置能够确保漏磁并且实现小型化,线圈装置(1)具有:绕线架(10);具有卷绕于绕线架(10)的第1线圈部(74)的第1导线(70);具有卷绕于绕线架(10)的第2线圈部(84)的第2导线(80);和安装于绕线架(10)的芯(60a、60b)。芯(60a、60b)的主中脚部(64a、64b)配置在第1线圈部(74)和第2线圈部(84)的内侧。芯(60a、60b)的第1副中脚部(66a1、66b1)配置在第1线圈部(74)的内侧且第2线圈部(84)的外侧。芯(60a、60b)的第2副中脚部(66a2、66b2)配置在第2线圈部(84)的内侧且第1线圈部(74)的外侧。

    线圈装置以及线圈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3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1075349.0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骨架(20),其在外周面(22)具有分隔部(28);第一绕组部(30),其被卷绕在所述分隔部的一侧的所述外周面(22a)上;第二绕组部(40),其被卷绕在所述分隔部的另一侧的所述外周面(22b)上,具有内卷层(40a)和位于比该内卷层更远离所述另一侧的所述外周面的位置的外卷层(40b)。所述第二绕组部具有以在卷轴方向互相邻接的方式缠绕的第一绕线部(42)和第二绕线部(44),在所述内卷层,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更接近所述第一绕组部而配置,在所述外卷层,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中的所述另一方,比所述一方更接近所述第一绕组部而配置。

    绕线架及线圈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0864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26063.8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形容易,且能够进行导线的高精度的多层卷绕的绕线架及具有该绕线架的线圈装置。在绕线架(20)上,在卷芯部(28)的外周,沿着轴向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凸缘部(24)~(27)。在相互相向的端部隔壁凸缘(24)的背面(24a)及卷绕隔壁凸缘(26)的表面(26b)中的端部隔壁凸缘(24)的背面(24a)形成有从端部隔壁凸缘(24)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凹凸(240)。

    绕线架及线圈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0864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1911226063.8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形容易,且能够进行导线的高精度的多层卷绕的绕线架及具有该绕线架的线圈装置。在绕线架(20)上,在卷芯部(28)的外周,沿着轴向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凸缘部(24)~(27)。在相互相向的端部隔壁凸缘(24)的背面(24a)及卷绕隔壁凸缘(26)的表面(26b)中的端部隔壁凸缘(24)的背面(24a)形成有从端部隔壁凸缘(24)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凹凸(240)。

    线圈装置
    6.
    发明公开
    线圈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13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89455.2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一种能以简单工序组装且对小型低背化有利的线圈装置,包括:芯,其具有一对芯基部和芯脚部,该一对芯基部沿第1方向延伸且在第2方向空出规定的间隔配置,该芯脚部具有沿第1方向从芯基部的第1方向的一个端部向另一端部依次相互空出间隔排列的第1芯脚部、第2芯脚部、第3芯脚部、第4芯脚部和第5芯脚部;第1绕组,其具有以从第1间隙和第3间隙穿过并包围第2芯脚部和第3芯脚部的方式卷绕的第1卷绕部;第2绕组,其具有以从第2间隙和第3间隙穿过并包围第3芯脚部的方式卷绕的第2卷绕部;第3绕组,其具有以从第4间隙和第3间隙穿过并包围第4芯脚部的方式卷绕的第3卷绕部;及绕线架,其被第1卷绕部、第2卷绕部和第3卷绕部卷绕。

    线圈装置
    7.
    发明公开
    线圈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765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561014.7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容易将多种不同功能的元件一体化,并且容易避免磁饱和的线圈装置。线圈装置(1)具有第一芯(10)和第二芯(20)。在第二芯(20)的配置有外脚部(22)的基部(23)的背面(23a),与第一芯(10)的外脚部(12)对应地形成有与第一芯(10)的外脚部(12)连接的凸部(24)。

    线圈装置以及线圈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389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75349.0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骨架(20),其在外周面(22)具有分隔部(28);第一绕组部(30),其被卷绕在所述分隔部的一侧的所述外周面(22a)上;第二绕组部(40),其被卷绕在所述分隔部的另一侧的所述外周面(22b)上,具有内卷层(40a)和位于比该内卷层更远离所述另一侧的所述外周面的位置的外卷层(40b)。所述第二绕组部具有以在卷轴方向互相邻接的方式缠绕的第一绕线部(42)和第二绕线部(44),在所述内卷层,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更接近所述第一绕组部而配置,在所述外卷层,所述第一绕线部和所述第二绕线部中的所述另一方,比所述一方更接近所述第一绕组部而配置。

    变压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25119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410436846.X

    申请日:201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泄漏特性的调整容易且绝缘性优异并且能够谋求大电流化,同时能够应对高频化且能够谋求变压器的小型化,而且散热性也优异的变压器。其是具有骨架(20)的变压器(10)。在骨架(20)的筒部(28),形成有卷绕有第1绕线(37)的第1卷绕部(35)、以及位于沿轴向与第1卷绕部(35)不同的位置并且卷绕有第2绕线(38)的第2卷绕部(36)。在位于第1卷绕部(35)与第2卷绕部(36)之间的筒部(28)的外周,形成有绝缘间隔壁凸缘(30),在第1卷绕部(35),形成有分离成各划区(S1,S2)的卷绕间隔壁凸缘(33),在卷绕间隔壁凸缘(33),形成有将相邻的各划区(S1,S2)彼此连接的至少1个连接槽(33a),第1绕线(37)被α形卷绕于第1卷绕部(35)。

    变压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2511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10436846.X

    申请日:201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泄漏特性的调整容易且绝缘性优异并且能够谋求大电流化,同时能够应对高频化且能够谋求变压器的小型化,而且散热性也优异的变压器。其是具有骨架(20)的变压器(10)。在骨架(20)的筒部(28),形成有卷绕有第1绕线(37)的第1卷绕部(35)、以及位于沿轴向与第1卷绕部(35)不同的位置并且卷绕有第2绕线(38)的第2卷绕部(36)。在位于第1卷绕部(35)与第2卷绕部(36)之间的筒部(28)的外周,形成有绝缘间隔壁凸缘(30),在第1卷绕部(35),形成有分离成各划区(S1,S2)的卷绕间隔壁凸缘(33),在卷绕间隔壁凸缘(33),形成有将相邻的各划区(S1,S2)彼此连接的至少1个连接槽(33a),第1绕线(37)被α形卷绕于第1卷绕部(3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