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65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73642.7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25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分类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对获取到的原始图像进行标注,得到训练图像集;训练图像集包括第一图像、第二图像和第三图像;通过第一图像和第三图像作为训练集,对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一分类模型;并通过第二图像和第三图像作为训练集,对第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二分类模型;从第一分类模型和第二分类模型中选择具有最小泛化误差的分类模型作为最终模型;基于最终模型对目标图像进行分类。本发明能够明显提高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以及避免长时间人工判别容易出现误差导致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下降情况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21411507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3003059.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Inventor: 赵红姝
IPC: A61F9/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用肿物钳,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钳柄的铰接点的前端为第一夹持杆,后端为第一手持杆,所述第二钳柄的铰接点的前端为第二夹持杆,后端为第二手持杆;第一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端部,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的端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一容纳腔相对形成夹持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科用肿物钳,肿物被置于夹持腔后,随后进一步分离肿物与周围的粘连并完成肿物的切除,因为夹持的肿物面积大,避免了通常手术中仅钳夹肿物顶端而发生破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411508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3003252.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Inventor: 赵红姝
IPC: A61F9/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用咬切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托盘组件和咬切组件,托盘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托盘,所述托盘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尾端,所述托盘的上方为咬切空间;咬切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环形刀体,所述环形刀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尾端,所述环形刀体的下端具有环形刀刃,所述咬切组件相对所述托盘组件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方向进行滑动,以使得所述环形刀刃和所述托盘配合进行咬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科用咬切装置,通过环形刀体和托盘配合完成咬切,一次性完成360°切取肿瘤等病变组织,同时也不会发生钳夹操作时对切除病变组织的挤压,和由此而造成的对病理学检查的干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