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1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26278.1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的方法,涉及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领域,采用的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以及AlPO‑34分子筛;金属氧化物为ZnAlOx、ZnGaOx、ZnCrOx、ZnCrAlOx、ZnCrMnOx、ZnCrGaOx尖晶石中的至少一种;AlPO‑34分子筛为纳米片状的金属同晶取代AlPO‑34分子筛,b轴厚度为10~100 nm;同晶取代的金属元素至少为Ba、W、Ca、Ce、Y、Ga、Ge、La、Mg、Sr中的一种。本发明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选择性可达85%以上,且在反应过程中表现出高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2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0305.2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5B11/042 , C25B11/061 , C25B11/081 , C25B11/089 , C25B11/031 , C25B1/23 , C25B3/26 , C25B3/07 , C25B9/23
Abstract: 一种电还原二氧化碳制多碳产物的方法,涉及能源催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在膜电极电解池中进行,使用自组装且表面粗糙的球状铜纳米颗粒作为阴极催化剂。通过向阴极侧通入二氧化碳和水混合气,实现二氧化碳电还原制多碳产物。通过调节水分压,提高催化性能,解决高电流密度下选择性低和稳定性低的问题。反应电位下为氧化亚铜与金属铜,展现出高反应活性及乙烯、乙醇选择性。在水分压为2.7 kPa、1.0 A #imgabs0#电流密度下,多碳产物的法拉第效率达80%,乙烯法拉第效率最高达58%,显示出优异的二氧化碳还原效果。该方法制备简单,易于实施,催化剂性能卓越。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9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28074.2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5B9/19 , C25B9/60 , C25B3/03 , C25B3/07 , C25B3/26 , C25B3/25 , C25B9/70 , C25B15/02 , C25B15/023 , G08B21/16
Abstract: 用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集成装置,涉及能源催化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器模块、气液通路模块、电解液通路模块、控温液通路模块、反应电路模块、控制模块;反应器模块,包括阴极控温板、阴极极板、膜电极、阳极极板及阳极控温板;气液通路模块用于向反应器模块的阴极反应流道提供温度和湿度可调的原料气,并输出反应产物;电解液通路模块使电解液在阳极反应流道中循环;控温液通路模块用于控制反应器模块及电解液储液罐的温度;反应电路模块为反应器模块提供电能;控制模块用于集成控制各模块,监控装置状态并记录运行数据。本发明具有规模较大、可集成控制、使用更加便利、可控制参数更多、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2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80301.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催化塑料废弃物高效加氢制液体燃料或高值品的方法,涉及塑料废弃物转化技术领域,机械搅拌釜内放置塑料废弃物和催化剂,然后充入氢气,在压力和温度下进行塑料废弃物加氢制备液体燃料或者高值品反应;所述塑料废弃物包括聚苯乙烯、聚苯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液体燃料为C5‑30烃类物质,高值品为对苯二甲酸;所述催化剂为分子筛封装金属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如下:将分子筛均匀分散在金属盐的水溶液中,加热搅拌回流,再经过离心水洗、烘干,最后经氢气还原制得。本发明能高效稳定催化转化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塑料废弃物,且目标产物选择性高。此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9186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3378.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89 , B01J8/00 , B01J23/63 , B01J35/54 , B01J35/40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5/64 , B01J37/18 , C01B3/04
Abstract: 一种氨分解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催化领域,催化剂包括载体及活性组分,载体为掺杂型的多孔纳米棒状二氧化铈;活性组分为钌与其他金属形成的合金纳米颗粒,钌负载量占催化剂总质量0.8%~2%。催化剂制备过程为:先分别制得载体及活性组分,通过原位负载的方式,使活性组分高度分散锚定在载体上,再使用分段升温的梯度还原工艺,使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与载体形成强协同催化作用,表现出低温高活性、高稳定性的特点,在常压0.1MPa、450℃、空速24000mL·g‑1·h‑1的反应条件下,氨分解转化率达到99.5%,且能够稳定地运行1000h不出现明显失活。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52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279126.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52 , B01J27/24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基醛酮化合物还原胺化制备有机胺的方法,以生物质基醛酮化合物为原料,在溶解有氨的甲醇溶液中进行反应,以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ZIF)材料碳化后的碳材料为催化剂,反应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温度控制在100~200℃,反应氢压控制在0.5~5MPa,反应时间为0.5~4h。该反应过程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胺类化合物收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3762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139341.1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80 , C07C31/04 , C07C29/154
Abstract: 一种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二氧化碳制甲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铜基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涂覆层,其中二氧化硅涂覆层包括无机硅化合物和有机硅烷疏水剂;以催化剂总质量计,铜基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50%~70%,余量为二氧化硅涂覆层;二氧化硅涂覆层中,无机硅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40%~70%,有机硅烷疏水剂的质量分数为30%~60%。该催化剂适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二氧化碳转化率超过18%,甲醇选择性高于87%,且稳定性良好。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且性能优异,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081759.6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29/145 , C07C31/10 , C07C45/45 , C07C49/08 , C07C51/12 , C07C53/08 , C07C29/151 , C07C29/154 , C07C29/157 , C07C29/153 , C07C31/04
Abstract: 一种合成气一步法制异丙醇的方法,以合成气(CO/H2)为反应原料,在多功能复合催化剂上实现C‑C精准偶联获得C3产物异丙醇。其中,多功能复合催化剂由具有甲醇合成、甲醇羰基化、乙酸酮基化和丙酮加氢功能的催化剂组成。合成气一步法制异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各组分催化剂依次装填于反应器内,进行预处理;步骤2,通入合成气,进行催化反应,制备目标产物异丙醇。通过各功能催化剂组分的高效组合,实施合成气催化转化,异丙醇选择性达80%以上。该方法为一步法路线,与传统多步法相比,过程简单,设备投入少,分离能耗和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59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179294.X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9/85 , B01J23/08 , B01J23/06 , B01J23/34 , B01J35/70 , B01J23/26 , B01J35/30 , B01J35/23 , B01J35/40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5/64 , C01B37/08 , C01B39/54 , B82Y40/00 , C07C1/12 , C07C11/04 , C07C11/06 , C07C11/08
Abstract: 一种氧化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剂包括金属助剂修饰的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和含微孔和介孔的纳米片状SAPO‑34分子筛。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为ABO3,A包括Zn、Ca、La,B包括Ti、Cr、Mn,金属助剂为Zn、Al、Ga、Cr;SAPO‑34分子筛的微孔孔径0.3~0.5nm,介孔孔径2~30nm,粒径50~200nm,厚度10~50nm;以原子比计,Si/(Si+Al+P)=0.002~0.02。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提供氧空位利于活化CO2,金属助剂助于氢活化和加氢反应,SAPO‑34分子筛促进传质减少积碳,提升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88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222136.1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5B3/23 , C25B3/07 , C25B3/05 , C25B11/065 , C25B11/095 , C25B1/04 , C23C18/12
Abstract: 一种电催化氧化醛醇类物质制备多元羧酸的方法,属于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以负载有过渡金属的碳毡为阳极,铂片电极为阴极,由阴离子膜分隔电解池两极,构成电催化反应器,在包含有氮氧自由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醛醇类物质、无机盐的电解液下,通过直流电低电压,电催化氧化醛醇类物质制备多元羧酸。以葡萄糖为例,本发明体系相比于现有强碱电催化体系,在弱碱性温和条件可以有效降低反羟醛等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葡萄糖二酸选择性,同时联产氢气,该体系在醛醇类生物质分子氧化方面具有普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