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89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65066.7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7 , G06F18/21 , G06F18/213 , G06F16/29 , G06F18/241 , G06Q50/06 , G06N3/09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1W1/14 , G06F123/02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喀斯特流域径流预测方法,利用每小时的二维降雨累积图、二维气温平均图以及流域的固定地表和地下特征,通过二维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卷积降维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小时尺度时间序列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2D‑CNN‑LSTM深度学习网络,基于改进奖励函数的DQN算法对2D‑CNN‑LSTM网络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超参数配置到2D‑CNN‑LSTM网络,通过训练数据集对2D‑CNN‑LSTM网络进行训练,使用验证数据集对完成训练后的2D‑CNN‑LSTM网络预测性能进行验证,使用通过验证后的2D‑CNN‑LSTM网络进行径流预测。本发明可提高模型对喀斯特流域径流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09197.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16/334 , G06F16/36 , G06F40/194 , G06N5/04 , G06N3/0455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Apriori算法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推荐方法,包括:搜集已批复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资料,进行文本预处理得到报告文本;生成每份报告文本的第一嵌入向量;针对当前需要推荐水土保持措施的生产建设项目生成第二嵌入向量;使用向量化检索工具对所有报告文本的第一嵌入向量进行索引,通过与第二嵌入向量进行匹配,找到与当前生产建设项目最相似的若干报告文本;基于水土保持措施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关联规则从相似报告文本中筛选出最匹配当前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水土保持措施。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地为不同区域的生产建设项目推荐最匹配的水土保持措施,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12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01403.2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变坡侵蚀槽和壤中流测定仪器及其测定方法,设置由下部土壤侵蚀槽、上部土壤侵蚀槽和钢架焊接而成的模型固定支架,上下部底端均连接有升降装置。上部土壤侵蚀槽与下部土壤侵蚀槽通过塑胶过渡带连接,土壤侵蚀槽通过土壤侵蚀槽分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下部土壤侵蚀槽分别与壤中流收集器和地表径流收集器相连。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双变坡侵蚀槽及壤中流测定仪器对土壤水蚀过程的测定方法,使用该仪器可以构造不同凹凸形态的坡面微地形,通过测定整个降雨过程中壤中流、地表径流、泥沙、坡面侵蚀形态、细沟的数量和尺寸等重要参数,能够将整个降雨过程中土壤水蚀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24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1513102.5
申请日:2020-12-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原位识别的弃渣场勘测与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无人机快速识别弃渣体地表形态,基于探地雷达可判别弃渣内部物质组成及空间异质性,采用高密度电法快速勾画弃渣内部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根据识别的弃渣体地表形态、内外部物质组成、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精准指导弃渣场暗管、盲沟布设,高效排除渣体内部水分,保证弃渣场稳定;按照“坡脚加固→内部增强→表面减蚀→植被优选”的综合生态修复思路构建完善的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该方法解决了工程弃渣物质组成复杂识别困难,无法探测弃渣体内部含水率和可视化表达渗流场分布的技术难题,也解决了弃渣场覆土难、植被生长不良、边坡失稳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07761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711210442.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洪积扇水槽试验系统及洪水冲淤参数测定方法,属于冲洪积扇模拟领域。该装置包括水箱(1)、沙石料堆放池(2)、倾斜水槽(3)和冲洪积扇塑造平台(4),所述水箱(1)与所述沙石料堆放池(2)通过连接通道相连接,所述连接通道(7)的顶部设有插槽,用于插入提拉式闸门(8),所述沙石料堆放池(2)与倾斜水槽水槽(3)的另一端贯通连接至所述冲洪积扇塑造平台(4),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可实现对模拟河道及滩地任意位置洪水冲淤参数的准确测定,设施方便拆卸和更换,适应室内或室外、不同模拟沟道坡度、不同规模人造洪水或水石流要求等应用环境。(3)的一端通过软连接管(9)贯通连接,所述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4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318077.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落带面源污染防控人工湿地系统,自下而上包括防渗夯实层、吸附填料层、底泥种植层、水流分布调节组件;防渗夯实层位于湿地最底部;吸附填料层位于防渗夯实层上方,由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无机填料组成,吸附填料层中添加有厌氧微生物,防渗夯实层上部、吸附填料层底部设置若干出水管;底泥种植层包括底泥层,底泥层下部铺设分离筛网,底泥层上模块化种植适合于消落带地区的耐水淹植物;水流分布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水体流速,使水流均匀分布且增加在湿地的停留时间。本发明利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得到适用于消落带地区的可高效拦截、消耗面源污染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消落带面源污染阻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3102.5
申请日:2020-12-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原位识别的弃渣场勘测与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无人机快速识别弃渣体地表形态,基于探地雷达可判别弃渣内部物质组成及空间异质性,采用高密度电法快速勾画弃渣内部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根据识别的弃渣体地表形态、内外部物质组成、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精准指导弃渣场暗管、盲沟布设,高效排除渣体内部水分,保证弃渣场稳定;按照“植被优选→表面减蚀→内部增强→坡脚加固”的综合生态修复思路构建完善的弃渣场生态修复体系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该方法解决了工程弃渣物质组成复杂识别困难,无法探测弃渣体内部含水率和可视化表达渗流场分布的技术难题,也解决了弃渣场覆土难、植被生长不良、边坡失稳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36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07994.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无人机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程堆弃体量测量方法,本发明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测定项目区内(含堆弃体)的视电阻率,结合前期对项目区内堆弃体情况以及边缘土质情况进行查勘,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结果进行解释,进而可以准确分析出堆弃体下垫面高程信息,通过无人机航拍及控制点位布设可准确获取堆弃体表面高程,然后利用GIS计算堆弃体上下高程差即可计算出堆弃体量,本发明可以避免因为堆弃体堆弃时限较长无法区分下垫面的难题,也解决了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及单独使用无人机航拍无法精确计算堆弃体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3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00289.3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级变速的节水型野外降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喷淋装置、传动装置与回水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旋转接头、固定横杆、喷头、区域控制器,所述进水管通过旋转接头与固定横杆连接,所述喷头通过螺旋接头固定于固定横杆中间,区域控制器位于喷头正下方,所述区域控制器形成降雨区及位于降雨区外围的回流区;所述传动装置用于驱动喷头在降雨区与回流区以一定频率和方式来回摆动;所述回水装置包括回水管路、与回水管路连通的回水箱,回水管路用于将喷头喷洒在回流区的水回流至回水箱。本发明通过挡流板控制受雨范围,提高降雨有效覆盖率,同时利用回水装置进行回收,实现回水全利用,提高野外试验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3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07994.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无人机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程堆弃体量测量方法,本发明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测定项目区内(含堆弃体)的视电阻率,结合前期对项目区内堆弃体情况以及边缘土质情况进行查勘,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结果进行解释,进而可以准确分析出堆弃体下垫面高程信息,通过无人机航拍及控制点位布设可准确获取堆弃体表面高程,然后利用GIS计算堆弃体上下高程差即可计算出堆弃体量,本发明可以避免因为堆弃体堆弃时限较长无法区分下垫面的难题,也解决了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及单独使用无人机航拍无法精确计算堆弃体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