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5103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65413.2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乏燃料池非能动持续冷却系统,包括位于地下洞室内的乏燃料池,乏燃料池中盛放冷却水,冷却水将乏燃料组件淹没,还包括两端封闭、内腔充入工作溶剂的冷却热管,冷却热管的下端为吸热端、上端为冷凝端,其吸热端浸入冷却水中、冷凝端伸入岩体内。本发明采用非能动设计理念,通过液体受热蒸发吸热、冷凝放热、重力回流等自然物理过程实现乏燃料池的冷却过程,不需要额外提供外界电源,因此没有因失去冷却电源引起的乏燃料池冷却水蒸干和乏燃料烧损的潜在危害。冷却热管和事故应急热管的分级设置保证了乏燃料池安全运行及事故状态下都不存在放射性泄漏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064238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264164.5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流出物非能动水洗过滤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洞室内的金属罐,金属罐内盛装有一定量的滤碘溶液,金属罐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安全壳连通的气体入口管,气体入口管在金属罐内与若干个支管连通,支管上密集布置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顶部低于滤碘溶液的液面,金属罐顶部设置有与烟囱连通的气体出口管,气体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金属纤维过滤器,文丘里管与金属罐内壁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地面冷却水池连通,金属罐侧壁上还布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本发明结合地下核电站的特点和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非能动、自我调节泄压、能长期有效运行且反复使用的水洗过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051032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265413.2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乏燃料池非能动持续冷却系统,包括位于地下洞室内的乏燃料池,乏燃料池中盛放冷却水,冷却水将乏燃料组件淹没,还包括两端封闭、内腔充入工作溶剂的冷却热管,冷却热管的下端为吸热端、上端为冷凝端,其吸热端浸入冷却水中、冷凝端伸入岩体内。本发明采用非能动设计理念,通过液体受热蒸发吸热、冷凝放热、重力回流等自然物理过程实现乏燃料池的冷却过程,不需要额外提供外界电源,因此没有因失去冷却电源引起的乏燃料池冷却水蒸干和乏燃料烧损的潜在危害。冷却热管和事故应急热管的分级设置保证了乏燃料池安全运行及事故状态下都不存在放射性泄漏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06423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64164.5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流出物非能动水洗过滤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洞室内的金属罐,金属罐内盛装有一定量的滤碘溶液,金属罐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安全壳连通的气体入口管,气体入口管在金属罐内与若干个支管连通,支管上密集布置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顶部低于滤碘溶液的液面,金属罐顶部设置有与烟囱连通的气体出口管,气体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金属纤维过滤器,文丘里管与金属罐内壁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地面冷却水池连通,金属罐侧壁上还布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本发明结合地下核电站的特点和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非能动、自我调节泄压、能长期有效运行且反复使用的水洗过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3966584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316524.7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流出物非能动水洗过滤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洞室内的金属罐,金属罐内盛装有一定量的滤碘溶液,金属罐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安全壳连通的气体入口管,气体入口管在金属罐内与若干个支管连通,支管上密集布置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顶部低于滤碘溶液的液面,金属罐顶部设置有与烟囱连通的气体出口管,气体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金属纤维过滤器,文丘里管与金属罐内壁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地面冷却水池连通,金属罐侧壁上还布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本实用新型结合地下核电站的特点和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非能动、自我调节泄压、能长期有效运行且反复使用的水洗过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3966577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316622.0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乏燃料池非能动持续冷却系统,包括位于地下洞室内的乏燃料池,乏燃料池中盛放冷却水,冷却水将乏燃料组件淹没,还包括两端封闭、内腔充入工作溶剂的冷却热管,冷却热管的下端为吸热端、上端为冷凝端,其吸热端浸入冷却水中、冷凝端伸入岩体内。本实用新型采用非能动设计理念,通过液体受热蒸发吸热、冷凝放热、重力回流等自然物理过程实现乏燃料池的冷却过程,不需要额外提供外界电源,因此没有因失去冷却电源引起的乏燃料池冷却水蒸干和乏燃料烧损的潜在危害。冷却热管和事故应急热管的分级设置保证了乏燃料池安全运行及事故状态下都不存在放射性泄漏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5051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813745.X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21C17/10 , G21C17/12 , G21C17/017 ,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防扩散系统,包括深埋于地下的反应堆厂房洞室、核燃料厂房洞室、核辅助厂房洞室和卸压洞室。各地下洞室连有进风、排风管路及其相应的设备。各洞室内设置压力监测传感器,通过压力信号控制各洞室进风排风量,维持各洞室相对外界的负压环境和各洞室之间的梯度负压环境,防止潜在气载放射性向环境的泄漏,并防止地下洞室之间放射性由高污染区向低污染区的扩散。同时,通过在线辐射监测仪的监测信号控制排风流向,根据排风的放射性水平自动选择不同的处理路径,实现地下核电站运行及事故状况下气载放射性的可控,防止气载放射性向外界环境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4517658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812445.X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21C17/10 , G21C17/12 , G21C17/017 , G21F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0 , G21C17/017 , G21C17/12 ,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防扩散方法。该方法在每个地下洞室设置独立的放射性监控系统和送排风系统,并设置卸压洞室,洞室内设置放射性处理系统。地下洞室内的核系统发生泄漏后,放射性监测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洞室隔离,将该洞室与周边洞室隔离开;同时,通过比较洞室压力监测信号与相邻洞室的压力监测信号,控制泄漏区域洞室的排风,维持泄漏区域洞室相对周边洞室的负压环境;根据放射性泄漏情况的需要,将放射性气载物排至卸压洞室卸压暂存,然后经放射性处理达标后正常排出。本发明通过地下洞室的实体隔离和负压环境的建立,实现了地下核电站核事故中放射性气载物的有效隔离和处理,避免了核事故中放射性气载物向大气环境的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50513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13745.X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21C17/10 , G21C17/12 , G21C17/017 , G21F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0 , G21C17/017 , G21C17/12 ,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防扩散系统,包括深埋于地下的反应堆厂房洞室、核燃料厂房洞室、核辅助厂房洞室和卸压洞室。各地下洞室连有进风、排风管路及其相应的设备。各洞室内设置压力监测传感器,通过压力信号控制各洞室进风排风量,维持各洞室相对外界的负压环境和各洞室之间的梯度负压环境,防止潜在气载放射性向环境的泄漏,并防止地下洞室之间放射性由高污染区向低污染区的扩散。同时,通过在线辐射监测仪的监测信号控制排风流向,根据排风的放射性水平自动选择不同的处理路径,实现地下核电站运行及事故状况下气载放射性的可控,防止气载放射性向外界环境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220367251U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21262247.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坝混凝土面板水下裂缝快速排查设备,属于裂缝排查技术领域,包括:摆放在船上的移动式计算机以及放置在大坝水下的排查壳体,所述排查壳体的正面壁装配有辅助排查机构,所述排查壳体的内部错开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分别装配有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与移动式计算机间连接有通讯电缆;本实用新型将三个声波测试仪搭载在排查壳体上,通过三个声波测试仪向垂直于坝面方向连续发射超声波脉冲,经坝面反射后原路返回并被接收,根据接收到的波形判断检测路线上是否有裂缝存在,该种声波检测方式较现有遥控无人潜水器视频检查方法而言,由于受水流和水质的影响较小,因此裂缝排查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