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0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8760.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秀丽 , 宗红星 , 郭金权 , 张媛庆 , 苏晓晖 , 罗春华 , 陈彩霞 , 苏俊敏 , 贺来荣 , 徐文芳 , 马天飞 , 欧晓健 , 席海龙 , 李全 , 李雅楠 , 孙渊君 , 赵淑琴 , 王燕
Abstract: 一种微波处理羰化尾料实现铜选择性浸出和贵金属富集的方法,本方法采用磨矿‑微波预处理‑硫酸浸出‑加压还原浸出工艺,实现铜的选择性浸出并富集贵金属,得到硫酸铜溶液,硫酸镍溶液和贵金属富集渣,该方法可将羰化尾料中主要金属分离,实现有价金属的分离和富集。铜以硫酸铜溶液的形式衔接硫酸铜产品工艺,镍主要以硫酸镍溶液形式回收得到镍产品,贵金属进入浸出渣富集衔接贵金属回收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86173.5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来荣 , 郭金权 , 苏俊敏 , 赵秀丽 , 宗红星 , 张媛庆 , 陈彩霞 , 张彦儒 , 姜海燕 , 苏玉娟 , 欧晓健 , 马军虎 , 陈小林 , 席海龙 , 李全 , 徐文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铜合金的高效浸出方法,将氧压浸出反应过程分成氧压转型和酸溶两个反应过程,一方面避免了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氢气,大大提高了反应过程的安全性,更加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控制氧压转型反应中镍铜合金原料与水的液固比为(8‑10):1、混合浆料的pH值为5‑7、氧分压为1.0‑1.5Mpa、温度为90‑130℃,并且在氧压转型反应结束后,立即向混合浆料中加入硫酸溶液,控制硫酸与镍铜合金原料的质量比为(1.4‑1.7):1等,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铁的浸出率,进而大大降低了得到的浸出渣中的杂质含量,降低了浸出渣的渣率,提高了浸出渣中贵金属的富集倍数,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可控制浸出渣的渣率≤3%,贵金属富集在30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54315.9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金权 , 席海龙 , 陈彩霞 , 宗红星 , 张鹏 , 欧晓健 , 贺来荣 , 李全 , 郑鹏 , 卢苏君 , 孙渊君 , 张娟 , 马天飞 , 赵秀丽 , 苏俊敏 , 陈国举 , 徐文芳 , 张建玲 , 苏玉娟 , 陈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铜循环浸出中冰镍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中冰镍其主要成分为Ni:25‑35%、Cu:16‑22%、Fe:16‑20%、Co:0.34‑0.70%、S:18‑24%。本方法采用硫酸‑硫酸铜浸出工艺,通过设置常压浸出、加压置换、加压浸出、加压除铁、蒸发结晶等工艺过程,并控制体系中不同工艺段铜的浸出及溶液中铜、酸的浓度,实现镍、铁的浸出,该方法可将中冰镍中主要金属分离,实现有价金属的分离和富集及杂质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最终,镍钴以粗硫酸镍钴结晶的形式分离,可衔接硫酸镍钴产品生产工艺;铜以含贵金属铜渣的形式分离,可衔接铜冶炼和贵金属回收工艺;铁以三氧化二铁的形式分离,可衔接铁精矿生产工艺,实现铁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88728.3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硫酸镍中硝酸根离子的测定方法,本发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不仅解决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镍中硝酸根过程镍基体及硫酸根的干扰,同时也对杂质元素Co、Pb、Zn、Ca、Mg的干扰进行扣除,开发出满足工艺要求,实现硫酸镍中硝酸根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该方法不仅具有测定速度快,且成本低、精确度高,便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8366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98127.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来荣 , 宗红星 , 张鹏 , 卢苏君 , 徐文芳 , 高晓婷 , 欧晓健 , 张彦儒 , 陈小林 , 杨雨凡 , 兰雅茹 , 李雅楠 , 任学根 , 张亮亮 , 买尔外提·吉莫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磁钢废料中提取镍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加压浸出:在盐酸中加入磁钢废料进行加压浸出,分别得到铁渣和浸出液;⑵中和除铜:在浸出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经中和反应、沉淀分离后,分别得到pH=5.0~5.5的反应液A和氢氧化铜渣;⑶氧化除钴:反应液A中加入氢氧化钠,经氧化反应、沉淀分离后,分别得到pH=4.5~5.0且钴离子浓度为0.01~0.02g/l的反应液B和钴沉淀渣;⑷中和沉镍:反应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经中和反应、沉淀分离后,分别得到pH=7.5~8.0的氯化钠尾液和氢氧化镍沉淀物;⑸氢氧化镍沉淀物煅烧,产出含镍大于76%的氧化镍产品;⑹电解:氯化钠尾液经电解,分别产出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本发明效率高,不产生废渣和废水,符合现代环保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3662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598127.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来荣 , 宗红星 , 张鹏 , 卢苏君 , 徐文芳 , 高晓婷 , 欧晓健 , 张彦儒 , 陈小林 , 杨雨凡 , 兰雅茹 , 李雅楠 , 任学根 , 张亮亮 , 买尔外提·吉莫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磁钢废料中提取镍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加压浸出:在盐酸中加入磁钢废料进行加压浸出,分别得到铁渣和浸出液;⑵中和除铜:在浸出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经中和反应、沉淀分离后,分别得到pH=5.0~5.5的反应液A和氢氧化铜渣;⑶氧化除钴:反应液A中加入氢氧化钠,经氧化反应、沉淀分离后,分别得到pH=4.5~5.0且钴离子浓度为0.01~0.02g/l的反应液B和钴沉淀渣;⑷中和沉镍:反应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经中和反应、沉淀分离后,分别得到pH=7.5~8.0的氯化钠尾液和氢氧化镍沉淀物;⑸氢氧化镍沉淀物煅烧,产出含镍大于76%的氧化镍产品;⑹电解:氯化钠尾液经电解,分别产出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本发明效率高,不产生废渣和废水,符合现代环保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72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46279.2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废旧镍钴锰三元锂电池氧化物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将废旧镍钴锰三元锂电池黑粉与浓硫酸搅拌均匀后,进行一段焙烧分别得到一段焙烧后的黑粉料和烟气A;烟气A通过一段烟气回收治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⑵一段焙烧后的黑粉料进行二段焙烧,分别得到二段焙烧后的黑粉料和烟气B;烟气B通过淋洗回收烟气中的三氧化硫形成酸水,且淋洗后的尾气达标排放;⑶二段焙烧后的黑粉料经水浸,分别得到水浸渣和pH为5.5~6.5的水浸液;⑷水浸渣与酸水混合后,泵入加压反应釜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加压还原浸出镍钴锰,经液固分离分别得到加压渣、镍钴锰硫酸盐加压液和反应尾气。本发明高效短流程、无外排废水和外排尾渣。
-
公开(公告)号:CN220300873U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21502134.4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来荣 , 郭金权 , 苏俊敏 , 赵秀丽 , 宗红星 , 张媛庆 , 陈彩霞 , 张彦儒 , 姜海燕 , 苏玉娟 , 欧晓健 , 马军虎 , 陈小林 , 席海龙 , 李全 , 徐文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容器内进液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进液管防倒流装置,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气腔;所述气腔内部下侧设有密封浮子,所述密封浮子内部设置有中空通道,液体和气体可以流通;内部上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气腔侧壁上连通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进液管内液体倒流的问题,不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易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218345520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1980329.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来荣 , 郭金权 , 苏俊敏 , 赵秀丽 , 宗红星 , 张媛庆 , 陈彩霞 , 张彦儒 , 姜海燕 , 苏玉娟 , 欧晓健 , 马军虎 , 陈小林 , 席海龙 , 李全 , 徐文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浸出反应的通气装置,包括支撑架、通气管和气体分布器,支撑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环和第二支环、以及至少三根支撑杆,第一支环上设置有第一气管固定孔和至少三个第一支撑孔。圆锥形的支撑杆使第一支环和第二支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卡在支撑杆上的不同位置,即实现了连接稳固,又能便于拆卸;通气管采用上大下小的锥形管,可以使通气管的上端卡在第二气管支撑孔以上、中部卡在第一支撑孔以上,下端穿过第一支撑孔浸入浸出液内部,既能实现通气管的固定,在需要的时候,适当地拖拽就能很方便的取出;而且通气管悬空设置,不于容器壁接触,可以避免产生缝隙积存物料。
-
公开(公告)号:CN218012725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950872.0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来荣 , 郭金权 , 苏俊敏 , 赵秀丽 , 宗红星 , 张媛庆 , 陈彩霞 , 张彦儒 , 姜海燕 , 苏玉娟 , 欧晓健 , 马军虎 , 陈小林 , 席海龙 , 李全 , 徐文芳
Abstract: 一种防止物料沉积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气体分布器、气体平衡腔以及进气管,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包括上部直管段、中间连接段和下部直管段;气体平衡腔设置于下部直管段的下方,气体平衡腔的上端开口且与下部直管段的底部连接,气体平衡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气体平衡腔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气体分布器设置于下部直管段与气体平衡腔的连接处。下部直管段下方通入搅拌气,可以将沉积的物料从底部搅拌起来,实现物料与浸出液的均匀混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