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07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39752.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2/08 , B01J20/26 , B01J20/30 , B01D15/08 , C08F226/06 , C08F220/14
Abstract: 一种电解液中除亚硒酸根的离子液体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使用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与亲水性、疏水性单体共聚制备树脂材料,用于镍电解体系中亚硒酸根阴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制备了1‑乙烯基‑3羟乙基咪唑硫酸氢盐,将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进行共聚,再将得到的改性树脂进行研磨以提高其表面积。本发明利用离子液体上的咪唑阳离子与亚硒酸根阴离子的相互作用,使材料具有好的除亚硒酸根选择性,能够用于硫酸镍和氯化镍的混合镍电解液中杂质硒元素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332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176158.4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电解阳极泥的活化方法,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镍电解阳极泥加入碱水中,在50‑70℃下反应,待浆化液pH值呈中性后,冷却至室温,固液分离,得到活性镍电解阳极泥。该方法不仅改善了阳极泥的亲水性能,使其亲水性占比由15%提升至100%,还在阳极泥的表面生成了由S2‑和SO32‑组成的阴离子层,使得阳极泥本身具有一定的除铜能力。活化后的阳极泥与镍精矿配合使用时,能够显著增强除铜效果,除铜率由15%提升至99.95%。此外,该活化方法绿色环保,活化后分离的滤液可以继续用于碱水的配制,活化过程无废水产生,满足绿色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5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431393.7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通 , 冯建华 , 郭勇 , 郑军福 , 卢晓锋 , 苏兰伍 , 张峰瑞 , 李亦婧 , 张四增 , 宛顺磊 , 刘军 , 卢建波 , 李化平 , 张晓明 , 欧晓健 , 杨德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解镍电解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元素铅、锌、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镍电解溶液中的固体杂质用稀盐酸溶液、去离子水洗涤后干燥;向干燥后的镍电解溶液中的固体杂质中加入含有还原剂的有机弱酸溶液,得到混合物料;还原剂为水合肼、盐酸羟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有机弱酸为甲酸、醋酸、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物料在50℃‑8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0.2h‑1h。本发明方法与强酸消解方法不同,无需借助超声助溶、无赶酸操作,反应时间短,能够作为该类固体杂质消解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270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39839.6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nventor: 程少逸 , 郭勇 , 马玉天 , 唐清海 , 宗红星 , 卢晓锋 , 李全 , 李亦婧 , 张娟 , 张媛庆 , 席海龙 , 孙渊君 , 赵秀丽 , 李雅楠 , 郭金权 , 张建玲 , 陈彩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在盐水中反应脱硫的方法,将硫化氢与二氧化硫通入盐水溶液中,利用搅拌桨及水蒸气加速其进行液相克劳斯反应,实现快速制备硫磺并分离。采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置,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在盐水溶液中经叶式搅拌桨的剧烈搅拌,不仅提高了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和反应效率,同时由于盐析效应解决了硫磺悬浮液难以分离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硫磺中的盐水经分离后可循环利用,降低了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97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603051.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电解液中光亮剂糖精钠、苯亚磺酸钠的检测方法,先将含有糖精钠和苯亚磺酸钠的镍电解液样品进行除盐处理前处理,然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最后根据糖精钠和苯亚磺酸钠的标准曲线得到镍电解液样品中糖精钠和苯亚磺酸钠的含量。本发明采用有机溶剂除盐加硫化物沉淀除盐的前处理方法,建立了HPLC测定镍电解液中光亮剂糖精钠和苯亚磺酸钠的检测分析方法,实现了镍电解液中光亮剂糖精钠和苯亚磺酸钠的检测,有效解决了镍电解液中镍离子干扰检测的问题。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且灵敏度高,为检测镍电解液中的糖精钠和苯亚磺酸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15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431408.X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电解过程中抑制杂质铅、锌在阴极析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镍电解液与氧化剂混合后搅拌5min~20min,得到混合液;镍电解液与氧化剂的体积比为1:(0.0001~0.001);(2)以钛板为阴极、高冰镍板为阳极进行电解,同极间距为15~25cm,阳极液为镍电解液,阴极液为混合液,钛板位于装有混合液的隔膜袋中,阴极液与阳极液的液位差为2cm~4cm;隔膜袋中的混合液进行循环;隔膜袋中的温度为50℃~80℃;电解的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200A/m2~250A/m2、通电时间为8h~48h。本发明效果好且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5932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41884.9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法富集回收铼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块状的废镍基高温合金放置于电解槽阳极的金属钛蓝中,以金属铜板作为阴极,以硫酸或含镍硫酸溶液作为电解液电解法溶解合金;在电流密度为150~220A/m2,电解液温度为30℃~60℃下电解,电解周期为24h;(2)每周期结束后,将阳极上形成的阳极泥和阴极上形成的固体沉积物进行机械剥离,其中从阴极上剥离下来的固体沉积物经回收、洗涤、干燥处理后保存。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回收铼。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1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23527.2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62 , C02F101/20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氢去除高盐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包括反应设备和反应工艺。反应设备包括反应釜釜体,反应釜釜体内安装有贯穿釜体的搅拌桨,搅拌桨由平叶桨和多孔平叶式涡轮桨组成;反应釜内设置有多孔筛板将反应釜内划分为反应区和熟化区;反应釜釜体设有进液口和进气口;反应釜体内对应熟化区设有出液口;反应釜釜体顶部设有排气口。高盐溶液和硫化氢气体在反应器的底部反应区经搅拌桨的涡轮的剧烈搅拌,两相密切接触、充分反应;反应完成后进入熟化区进行深度反应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未反应气体经过排气口进入尾气吸收系统,液体经出液口溢流出釜。反应后的高盐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降低至0.0005g/L以下,满足高盐水溶液净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15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31408.X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电解过程中抑制杂质铅、锌在阴极析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镍电解液与氧化剂混合后搅拌5min~20min,得到混合液;镍电解液与氧化剂的体积比为1:(0.0001~0.001);(2)以钛板为阴极、高冰镍板为阳极进行电解,同极间距为15~25cm,阳极液为镍电解液,阴极液为混合液,钛板位于装有混合液的隔膜袋中,阴极液与阳极液的液位差为2cm~4cm;隔膜袋中的混合液进行循环;隔膜袋中的温度为50℃~80℃;电解的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200A/m2~250A/m2、通电时间为8h~48h。本发明效果好且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8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604218.8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电解液中2,6‑吡啶二甲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氢氧化钠调节样品pH值使镍离子沉淀,然后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对2,6‑吡啶二甲酸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所用色谱柱为C18色谱柱;所用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乙酸溶液,最后根据2,6‑吡啶二甲酸的标准曲线得到镍电解液样品中2,6‑吡啶二甲酸的含量。本发明解决了2,6‑吡啶二甲酸的双齿配体结构极易与电解液中镍离子生成配合物影响检测的问题,方法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准确性高且稳定性高,为检测镍电解液中的2,6‑吡啶二甲酸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