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粘离合器摩擦副带排现象检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4791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1363378.9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粘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粘离合器摩擦副带排现象检测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沟槽摩擦副的结构参数;S2,在沟槽摩擦副上划分多个微元环,形成多个网格;S3,使用沟槽摩擦副的结构参数,分别计算摩擦副的径向沟槽带排扭矩和凸台区域带排扭矩;S4,获得单副摩擦副带排总扭矩;S5,计算摩擦副空间区域内所有摩擦副的带排扭矩求和,获得考虑间隙不均匀的带排输出总扭矩;S6,将带排输出总扭矩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带排现象的程度,并根据带排程度信息输出预警信号。采用本技术方案,准确获取带排输出总扭矩,判断带排现象的严重程度进行及时预警。

    基于物理模型约束的液粘离合器极限带排扭矩预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294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612689.9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约束的液粘离合器极限带排扭矩预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液粘离合器不同槽型结构试验摩擦副的带排扭矩理论计算模型;S2,利用液粘离合器带排扭矩测试装置,进行极限和加载状态带排扭矩的测试试验;S3,采集极限带排扭矩试验数据,并修正带排扭矩理论计算模型,对仿真参数进行优化;S4,进行极限、特定工况下的带排特性预测,得到预测值,并将预测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带排现象的程度,并根据阈值范围大小输出预警信号。本发明为修正理论计算模型提供试验数据输入,保证极限、特定工况带排特性的准确预测,提升带排特性预警精度。

    基于动力学求解的液粘离合器调速域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8832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402705.7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求解的液粘离合器调速域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获取圆柱坐标系下考虑离心力影响的流体Reyno l ds方程;在流体Reyno l ds方程中引入压力流量因子和剪切流量因子,修正在求解粗糙表面润滑时产生的误差;对粗糙表面轮廓进行描述,建立M‑B分形接触模型来模拟微凸峰之间的接触状态,得到摩擦副间隙流场特性参数;将摩擦副间隙流场特性参数离散化处理,构建液粘离合器平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得摩擦副间隙油膜粘性扭矩和功率传递机制,提出摩擦副间隙流场特性参数离散化数值求解方法,得到负载端的输出转速和/或输出转速范围。采用本技术方案,厘清离散分布下的间隙流体与微凸峰接触作用机制,得到负载端与输入端转速传递的动态映射关系。

    液粘离合器摩擦副带排现象检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47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363378.9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粘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粘离合器摩擦副带排现象检测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沟槽摩擦副的结构参数;S2,在沟槽摩擦副上划分多个微元环,形成多个网格;S3,使用沟槽摩擦副的结构参数,分别计算摩擦副的径向沟槽带排扭矩和凸台区域带排扭矩;S4,获得单副摩擦副带排总扭矩;S5,计算摩擦副空间区域内所有摩擦副的带排扭矩求和,获得考虑间隙不均匀的带排输出总扭矩;S6,将带排输出总扭矩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带排现象的程度,并根据带排程度信息输出预警信号。采用本技术方案,准确获取带排输出总扭矩,判断带排现象的严重程度进行及时预警。

    基于动力学求解的液粘离合器调速域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88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02705.7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求解的液粘离合器调速域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获取圆柱坐标系下考虑离心力影响的流体Reyno l ds方程;在流体Reyno l ds方程中引入压力流量因子和剪切流量因子,修正在求解粗糙表面润滑时产生的误差;对粗糙表面轮廓进行描述,建立M‑B分形接触模型来模拟微凸峰之间的接触状态,得到摩擦副间隙流场特性参数;将摩擦副间隙流场特性参数离散化处理,构建液粘离合器平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得摩擦副间隙油膜粘性扭矩和功率传递机制,提出摩擦副间隙流场特性参数离散化数值求解方法,得到负载端的输出转速和/或输出转速范围。采用本技术方案,厘清离散分布下的间隙流体与微凸峰接触作用机制,得到负载端与输入端转速传递的动态映射关系。

    基于物理模型约束的液粘离合器极限带排扭矩预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29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2689.9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约束的液粘离合器极限带排扭矩预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液粘离合器不同槽型结构试验摩擦副的带排扭矩理论计算模型;S2,利用液粘离合器带排扭矩测试装置,进行极限和加载状态带排扭矩的测试试验;S3,采集极限带排扭矩试验数据,并修正带排扭矩理论计算模型,对仿真参数进行优化;S4,进行极限、特定工况下的带排特性预测,得到预测值,并将预测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带排现象的程度,并根据阈值范围大小输出预警信号。本发明为修正理论计算模型提供试验数据输入,保证极限、特定工况带排特性的准确预测,提升带排特性预警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