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碳排放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05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73391.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于低碳城市建设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城市建设范围界定模块,用于定义用以表征低碳城市建设监测对象的建设方向与特征词的特征词数据标签,并传输至碳排放监测体系框架构建模块;碳排放监测体系框架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特征词数据标签对低碳城市建设监测对象进行建设分类处理和监测指标挖掘处理,得到低碳城市建设监测对象在各建设分类对应的监测指标,并传输至碳排放监测处理模块;碳排放监测处理模块,用于对低碳城市建设监测对象在各建设分类的监测指标进行碳排放监测,得到针对低碳城市建设监测对象的碳排放监测结果。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城市碳排放低碳城市建设监测对象不明确、监测数据不准确、管理效率不佳的问题。

    一种大跨度劲性梁免支撑一体化模板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8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51043.3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跨度劲性梁免支撑一体化模板及施工方法,劲性梁包括工字型钢梁和钢筋笼,以及包覆所述工字型钢梁和钢筋笼的现浇混凝土层。免支撑一体化模板包括模板部分和临时支撑。其中,模板部分包括模板、U型紧固件、紧固螺栓、和加固钢檩。在工字型钢梁腹板的两侧面和下翼缘的底面设置模板,模板的外围还设置有U型紧固件,加固钢檩设置模板与U型紧固件之间。工字型钢梁与模板、加固钢檩、U型紧固件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临时支撑包括格构柱、可调顶托和支撑顶板。支撑顶板焊接在工字型钢梁的下翼缘上,支撑顶板与格构柱之间设置有可调顶托,通过可调顶托调节顶托高度。本发明充分利用钢梁本身能承受绝大部分施工荷载的特性,避免了大跨度劲性梁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支撑架搭设,使得施工更便捷安全。

    一种城市建设工业降碳路径寻优与确定系统、介质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864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70503.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建设工业降碳路径寻优与确定系统、介质和设备,该系统通过建立由工业降碳对象评价指标获取模块、工业降碳对象分型模块、工业降碳技术路径生成模块和降碳技术路径寻优模块四大模块组成的模型,对城市建设边界范围类的工业通过遗传算法,城市立足于自身发展特点构建综合评价函数,以获取各工业类型下最优的降碳技术路径,最终形成经济性与降碳性综合最优的低碳城市建设工业领域降碳技术路径,该路径可充分体现出城市低碳发展优势、特色和降碳目标,便于城市实现降碳目标,有效解决了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工业降碳路径不明的问题,在保障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提供契合城市发展方针的城市建设工业降碳路径。

    一种城市建设碳排放核算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175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3385.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建设碳排放核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口径、分过程明确对象,确定实际用能数据;结合部门职责对城市建设碳排放数据差异性需求及统计工作现状,量化提炼核算数据及指标;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用户需求,选择指标数据进行碳排放核算,可制定减碳策略及措施,同时解决了行业口径碳排放核算不匹配以及结果综合对比性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环境和能源耦合智能调控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6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4360.7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环境和能源耦合智能调控系统和方法,调控系统的建筑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建筑物的静、动态信息和人员信息;动态信息包括建筑环境数据、建筑能耗数据和气象数据;数字孪生模块包括建筑环境和能耗性能预测分析模型以及建筑自控寻优决策模型,建筑监测模块获取的信息传输给建筑环境和能耗性能预测分析模型,以识别影响所述建筑环境数据和建筑能耗数据的影响因素;将所有影响因素以及建筑环境数据、建筑能耗数据输入建筑自控寻优决策模型,求解即得到调控策略,用户交互模块执行该调控策略即可。本发明能够提升建筑环境质量,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一种面向碳中和的产业园区建设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91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70528.4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碳中和的产业园区建设优化方法,包括:将产业园区进行五种类型的划分,确定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主要排放源与排放因素,并进行碳排放计算;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低碳建设技术路径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以减碳量与减碳成本为减碳目标,筛选适宜的产业园区碳减排技术路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产业园区进行低碳建设时步骤不清晰和评价效果模糊的问题。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71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16028.5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系统,涉及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用于信息展示的项目信息模块和项目进度模块,用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统计的现场感知模块、低碳设计模块和运维能耗模块,用于碳排放量计算的工程能耗模块,用于工程决策的工程安排模块。本发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现代化物联网技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涉及的人、材、机、法、环等环节实现有序统一管理,满足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节能减排和成本节约,保证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和低碳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