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057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46820.5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28G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G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自激式自稳定管式换热器清垢及强化换热装置,包括球形连接腔顶盖、球形连接腔底盖、换热管、圆柱连接杆、轴承套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径与换热管的内径比为0.6~0.8,螺旋叶片的螺距与换热管的管长之比为0.05~0.15,螺旋叶片上至少设置3个平衡孔;平衡孔的孔径与换热管的内径之比为1:10~1:5,距螺旋叶片末端的第一个平衡孔的中心与螺旋叶片的末端距离和螺旋叶片的外径之比为0.5~1。上述技术参数的匹配,平衡孔的合理布置,在增加最小的流动阻力下实现螺旋叶片自稳定运行,能防止螺旋叶片触碰管道内壁;同时,在换热管内流体紊流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管道内表面在线自动除垢、增加热交换效率,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173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57828.2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下催化脱除燃煤烟气中零价汞的系统,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连接的换热区、汞催化反应区、除尘区和湿法脱硫区,燃煤锅炉含汞烟气经过换热区后其温度降至120~250℃,汞催化反应区内设有氯化氢喷射机构和汞催化固定床,氯化氢喷射机构将氯化氢喷射入降温后进入汞催化反应区的烟气中,并使氯化氢与烟气均匀混合后在汞催化固定床上设置的汞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将烟气中的零价汞氧化为二价汞,除尘区对氧化后的部分二价汞通过飞灰吸附后送入飞灰处理站,湿法脱硫区对除尘区后烟气中的二价汞通过浆液捕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脱除零价汞的方法。本申请能有效解决燃煤烟气中零价汞的排放及反应剂氯化氢的高低温腐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0574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146820.5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28G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自激式自稳定管式换热器清垢及强化换热装置,包括球形连接腔顶盖、球形连接腔底盖、换热管、圆柱连接杆、轴承套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径与换热管的内径比为0.6~0.8,螺旋叶片的螺距与换热管的管长之比为0.05~0.15,螺旋叶片上至少设置3个平衡孔;平衡孔的孔径与换热管的内径之比为1:10~1:5,距螺旋叶片末端的第一个平衡孔的中心与螺旋叶片的末端距离和螺旋叶片的外径之比为0.5~1。上述技术参数的匹配,平衡孔的合理布置,在增加最小的流动阻力下实现螺旋叶片自稳定运行,能防止螺旋叶片触碰管道内壁;同时,在换热管内流体紊流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管道内表面在线自动除垢、增加热交换效率,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6609337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20239269.4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28G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线自激式自稳定管式换热器清垢及强化换热机构,包括球形连接腔顶盖、球形连接腔底盖、换热管、圆柱连接杆、轴承套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径与换热管的内径比为0.6~0.8,螺旋叶片的螺距与换热管的管长之比为0.05~0.15,螺旋叶片上至少设置3个平衡孔;平衡孔的孔径与换热管的内径之比为1:10~1:5,距螺旋叶片末端的第一个平衡孔的中心与螺旋叶片的末端距离和螺旋叶片的外径之比为0.5~1。上述技术参数的匹配,平衡孔的合理布置,在增加最小的流动阻力下实现螺旋叶片自稳定运行,可防止螺旋叶片触碰管道内壁;同时,在换热管内流体紊流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可实现管道内表面在线自动除垢、增加热交换效率,实现长期稳定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