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除滑坡体区梯田壤中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9888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15394.5

    申请日:201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除滑坡体区梯田壤中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梯田上挖排水沟;b、在排水沟中铺设一层的粘土;c、将周壁180°均匀设有渗水孔的排水管放置到排水沟中,且渗水孔面朝上,无渗水孔部分埋入粘土中,夯实粘土;d、在排水管上半部铺设一层厚度为8~13cm碎石,然后铺设土工布,将碎石包裹住;e、再铺设一层的稻草和粉煤灰;f、最后再回填土料分层夯实至平;每阶梯田中,沿上级梯田田坎处设置有横沟。本发明能够有效排除滑坡体区梯田入渗的地表水及其形成的壤中流,解决了滑坡区复垦成梯田的技术障碍,具有成本低廉、简便高效、易于操作等特点,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一种深水生态堰塘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5139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746606.5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堰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水生态堰塘,包括塘体,塘体包括基础层、设置在基础层上的防渗层和设置在防渗层上的保护层,塘体包括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底部到浅水区上端的垂直高度大于2.5m,深水区的防渗层包括钠基膨润土防渗毯,浅水区的防渗层包括防渗黏土层;深水区底部设有调节渗透装置,调节渗透装置包括混凝土围堰、金属筒和浮体,混凝土围堰内侧的防渗层为防渗黏土层,金属筒固定在混凝土围堰上,金属筒的顶部设有开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水生态堰塘,能够适应高水位的防渗需求,与此同时也能够满足低水位状态下,保证适当渗漏率,适应低水位的防渗需求,所以不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双向调节,使塘体具有自净能力。

    一种深水生态堰塘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513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6606.5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堰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水生态堰塘,包括塘体,塘体包括基础层、设置在基础层上的防渗层和设置在防渗层上的保护层,塘体包括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底部到浅水区上端的垂直高度大于2.5m,深水区的防渗层包括钠基膨润土防渗毯,浅水区的防渗层包括防渗黏土层;深水区底部设有调节渗透装置,调节渗透装置包括混凝土围堰、金属筒和浮体,混凝土围堰内侧的防渗层为防渗黏土层,金属筒固定在混凝土围堰上,金属筒的顶部设有开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水生态堰塘,能够适应高水位的防渗需求,与此同时也能够满足低水位状态下,保证适当渗漏率,适应低水位的防渗需求,所以不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双向调节,使塘体具有自净能力。

    一种排除滑坡体区梯田壤中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9888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115394.5

    申请日:201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除滑坡体区梯田壤中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梯田上挖排水沟;b、在排水沟中铺设一层的粘土;c、将周壁180°均匀设有渗水孔的排水管放置到排水沟中,且渗水孔面朝上,无渗水孔部分埋入粘土中,夯实粘土;d、在排水管上半部铺设一层厚度为8~13cm碎石,然后铺设土工布,将碎石包裹住;e、再铺设一层的稻草和粉煤灰;f、最后再回填土料分层夯实至平;每阶梯田中,沿上级梯田田坎处设置有横沟。本发明能够有效排除滑坡体区梯田入渗的地表水及其形成的壤中流,解决了滑坡区复垦成梯田的技术障碍,具有成本低廉、简便高效、易于操作等特点,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