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55200.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氢储能的动态调控方法及电氢储能动态调控系统,涉及能源管理优化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的方法,包括:利用电氢储能系统对应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预测设定时刻或设定多时刻对应的电力需求负荷;根据所述设定时刻或设定多时刻对应的电力需求负荷、所述电氢储能系统中氢储能对应的氢能的转化效率及最大氢储能输出功率,确定所述电氢储能系统中氢储能在设定时刻或设定多时刻对应的最小输出功率;基于所述设定时刻或设定多时刻对应的最小输出功率、设定时刻或设定多时刻之前时刻对应的充入氢气量对应的输出功率、所述氢能的转化效率及氢气储备量,确定所述设定时刻或设定多时刻对应的氢气储备量。可实现电氢储能的动态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3942.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nventor: 肖艳秋 , 程传晓 , 严辰翔 , 杜淼 , 赵向东 , 张林森 , 费致根 , 姚冉冉 , 李子阳 , 侯一飞 , 孙嘉祥 , 张浩杰 , 王格格 , 殷圣轩 , 魏硕 , 李博 , 贾晓阳
IPC: H01M8/0499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耦合燃料电池动态最优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涉及燃料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的方法,包括:获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应的第一特性曲线、当前检测或更新后的第一温度及第一压力;和/或,获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应的第二特性曲线、当前检测或更新后的第二温度及第二压力;确定所述第一特性曲线中的第一效率特性曲线及第一寿命特性曲线;和/或,确定所述第二特性曲线中的第二效率特性曲线及第二寿命特性曲线;基于所述第一效率特性曲线及所述第一寿命特性曲线和/或所述第二效率特性曲线及所述第二寿命特性曲线,确定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应的第一最优功率和/或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应的第二最优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2536.2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体水合物制备的促进剂及其应用,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0.1%~25%的四氟乙烷及75%~99.9%的水。发明人发现,采用四氟乙烷作为气体水合物的促进剂能够同时有效改善气体水合物诱导时间长、生成速度慢、相平衡压力高的问题。相比于现有的表面活性剂,如四氢呋喃等,本发明的四氟乙烷在气体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稳定水合物的笼型结构,进而降低了气体水合物的诱导时间,提升了生成速度,并且可有效降低相平衡压力,比现有的表面活性剂所能达到的相平衡压力都要更低,可消耗更多的反应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93003.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氢气复合储存方法及装置、程序产品和复合固态储氢装备,涉及氢气存储技术领域。其中,所述的氢气复合储存方法,包括:利用进气管向疏水的介质膜内翅片设置的多个散热片之间及所述介质膜与多个散热片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多孔介质输送氢气,并对所述氢气进行制冷;所述氢气穿过所述介质膜,进入设置在介质膜及承压层之间间隙的水合物生成区/层生成氢气水合物;实时检测所述多孔介质内氢气的压力值及所述水合物生成区/层或所述多孔介质的温度值;若所述压力值达到设定压力值/设定压力区间且所述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值时,停止对所述氢气制冷并将所述温度值维持在第一设定温度区间。本公开实施例可实现氢气的复合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8543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7012.4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nventor: 胡文凤 , 王凡 , 肖艳秋 , 程传晓 , 杜淼 , 吴学红 , 魏硕 , 严辰翔 , 黄胜 , 李紫涵 , 张皓杰 , 朱世权 , 齐天 , 张军 , 张志萍 , 孙喜悦 , 田晓强 , 王熹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式水合物固态储氢装置及储氢方法,该往复式水合物固态储氢装置包括反应腔体和往复式组件;反应腔体包括用于通入氢气的进气口和用于通入热力学促进剂水溶液的进液口,且底部设置有制冷件;往复式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内置于所述反应腔体的多孔固态介质,所述多孔固态介质用于吸附氢气,驱动件用于驱动吸附有氢气的多孔固态介质浸入和浸出热力学促进剂水溶液,使得热力学促进剂水溶液在多孔固态介质表面生成水合物。利用本往复式装置进行储氢,能有效改善目前水合物固态储氢量少、储氢不稳定且储氢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47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17951.8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反应‑储存一体化水合物固态储氢装置及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多层复合结构,所述多层复合结构外层为铝合金材料、中层为聚丙稀材料及内层为聚烯烃材料,所述箱体外壁设置有输液管和输气管;罐体,一个或多个所述罐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罐体内部填充基于碳基材料穿插的MOFs复合储氢材料;预冷盘管,所述预冷盘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壁;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预冷盘管相连通。本发明结合吸附储氢和水合物储氢两种技术,其显著提高了氢气的储存率,降低了储氢成本,提高了储氢的安全性,能够满足大规模、长距离的氢气储运需求,有利于氢能在工业应用中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21959353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20500687.4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翅片、换热装置及复合固态储氢装备,涉及换热及储氢技术领域。其中,所述的翅片,包括:螺纹管主体(9‑5);所述螺纹管主体(9‑5)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散热片(9‑1);其中,所述螺纹管主体(9‑5)外侧设置有交错分布的多个螺纹管突起(9‑3)和/或多个螺纹管凹槽(9‑4)。以解决目前水合物储氢技术中换热效率差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