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388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05131.9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H04L61/5007 , H04L41/12 , G06N3/0464 , G06N3/08 , H04L101/69 , H04L101/659 , H04L101/69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IP定位的网络实体识别方法,步骤为:提取网络实体的IPv6地址,获取路径信息得到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和匿名处理得到属性特征,将属性特征嵌入至网络拓扑图中;通过社区聚类方法对网络拓扑图进行社区划分得到子图;提取子图中节点的结构信息并计算结构相似度,对子图所有节点进行Transformer计算,计算节点的综合权重注意力;根据节点间的综合权重注意力,选取前K个节点进行聚合更新,输出更新后的节点表示;训练Transformer网络,将更新后的节点表示送入分类层,通过预测概率获取设备类别。本发明在公开收集的数据集上成功识别了8种不同的网络实体,网络实体的识别准确率在95.4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789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94042.3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耦合光伏光热及碟式聚光集热的建筑能源供应系统,包括光伏光热系统,光伏光热系统的光伏电池板通过逆变器与建筑内的配电箱相连接;光伏电池板下方设有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高温罐和中温罐相连接,中温罐与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相连接,碟式聚光集热系统与高温罐相连接,高温罐与终端用能设备相连接,终端用能设备与常温罐相连接,监测控制系统分别与换热通道、常温罐、中温罐、高温罐、碟式聚光集热系统和终端用能设备相连接。本发明使用光伏光热系统在产生电能的同时,预热流体工质获得一定温度的热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可进一步加热流体工质,获得120~200℃高温的热能,解决光伏光热系统产生流体温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654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14051.X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基于IPV6的高度表与加速度计混合空间测高方法。其首先安装SiA200 MEMS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载体加速度;FYC‑LG24‑800型无线电高度表,测量载体高度信息。将上述高度与加速度信息由IPV6网络发送到地面站汇总并进行两次积分得到惯性速度信号与惯性高度信号;然后对载体高度信息进行非线性低通滤波,得到低通滤波高度信号并得到修正惯性高度误差信号,叠加惯性速度信号与积分得到一次修正惯性速度信号与两次修正后的惯性高度信号,并与高度表经非线性低通滤波后的信号组合卡尔曼滤波得到组合后的高度信号,从而形成混合测高信号,从而比单独测量具有更佳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1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86355.2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IoT的建筑设备故障诊断预测及健康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分析平台、管控设备和采集终端,所述数据分析平台由数据分析模块和远端优化模块组成,所述管控设备由AIoT 5G网关和智能优化管控模块组成,所述管控设备和采集终端之间的通讯方式为有线LAN和无线LAN的一种或者两种,本发明在5G技术的有效加持下,在提高和满足楼宇所在人员健康和舒适性的同时,为了有效的降低建筑设备的能耗,加强AIoT以及5G等先进技术在智慧建筑智能化运维中的实际融合应用,基于构建的AI算法模型来针对楼宇照明系统开展全生命周期的故障诊断、预测以及健康评估与运维管理,方便运维管理,确保安全,从而使建筑能耗的智能化运维更具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3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719148.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3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粉燃烧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粉燃烧器用旋流叶片可调式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转控制机构和多个旋流叶片,所述多个旋流叶片绕周向均匀布置,扭转控制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转环和外转环,每个旋流叶片的后端内角对应铰接在内转环前端面上,每个旋流叶片的后端外角对应铰接在外转环前端面上,每个旋流叶片的前端内角对应铰接在旋流风通道内壁上,在内转环上设有水平向外伸的内动力臂,在内转环上设有内环指针,在外转环上设有水平向外伸的外动力臂,在外转环上设有外环指针;内转环和外转环配合作用实现了旋流叶片扭转角度的快速同步改变;即通过旋流叶片倾斜角度、扭转角度的快速同步改变实现旋流器旋流状态的准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8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69568.3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与运动目标检测的人体行为动作识别系统,包括机壳、连接板和外壳,机壳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摄像机,且摄像机的一侧设置有探照灯,机壳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调节结构,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外壳,外壳的顶端设置有升降结构,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本发明通过转槽在转盘的外侧转动,带动摄像机左右调节方向,通过旋转螺栓使连接架与固定块之间松弛,通过拉动连接架围绕固定块转动,带动机壳上下旋转,使摄像机上下调节角度,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方向调节功能,便于将摄像机对准人体,增加装置识别的精准度,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271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85090.X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头部姿态识别方法,其步骤为:通过固定在头部的惯性传感器采集头部动作姿态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的特征数据,并存储在数据集中;对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检测头部动作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提取头部动作的动作区间;构建头部动作模板;通过检测到的头部动作数据与得到的头部动作模板数据计算规整路径;规整路径DTW最小值对应的标准模板头部动作类型则为待识别数据的头部动作类型。本发明依靠惯性传感器测量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可以准确的估计出测试对象的头部动作类型,能有效提高人体头部动作的识别准确率;且价格低、数据处理量小、反应快、识别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917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1053273.4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消防侦察灭火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远程控制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电源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侦察系统、灭火系统及各系统的电气器件;所述侦察系统包括地图构建系统、传感器系统和雷达生命探测仪;能够代替消防员进入高温、浓烟密布的建筑火场环境中,通过运动系统实现在火场中的移动,同时通过侦察系统构建火场地图,侦察火场环境,同时将侦察到的火源和被困人员等信息融合到所构建的地图上,消防员可以根据机器人所构建地图制定救援计划,机器人可以依靠地图进行定位导航,同时根据侦察到的火源等信息使用不同灭火类型的灭火器,替代消防员进行灭火救援,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救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1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4131.9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Fisher比与改进LSSVM算法的阀冷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其步骤为:首先,采用MFCC和IMFCC作为阀冷设备故障识别的声音特征;其次,基于Fisher比准则的线性判别法对声音特征MFCC和IMFCC进行融合,得到阀冷设备故障信号的融合特征;最后,利用PSO算法优化LSSVM的网络参数,并代入LSSVM对融合特征进行训练和分类,再对分类的标签进行标码和解码,得到故障分类结果。本发明利用MFCC和IMFCC提取阀冷设备特征参数,并用Fisher比对提取的参数进行两次选择与融合,在保证识别精度和准度的情况下,降低特征向量的维数,减轻数据的体量,可以快速准确的提取阀冷设备特征参数,实现了高低频故障信号的灵敏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259494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466566.5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强化传热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涉及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无法高效将太阳能传递到流道中工作介质的问题。本发明的多组圆管平行设置,且相邻两组圆管之间通过一个吸热板连接;保温材料安装在背板上,吸热体安装在保温材料上,每组圆管内均安装有一个扰流装置,保温材料的两侧高于吸热体的上表面,透明盖板盖装在保温材料上,边框安装在透明盖板和背板上;每个扰流装置包括两个齿盘、至少一个扭板和多个贴壁扰条,两个齿盘相对设置,两个齿盘之间的中部通过至少一个扭板连接,两个齿盘的圆周方向上均布有旋向与扭板相反的多个贴壁扰条。本发明用于太阳能集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