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896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719149.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锅炉燃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浓淡分级可调式煤粉燃烧器,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外一次风通道、内二次风通道、外二次风通道,在内二次风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内二次风喷口,在外二次风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外二次风喷口,所述内二次风喷口和外二次风喷口均为锥形扩口型,将内二次风通道和外二次风通道统称为二次风通道,在二次风通道内设有旋流器,在外一次风通道内同轴设有内一次风通道,所述内一次风通道出口端位于外一次风通道出口端内侧,且内一次风通道出口端为内凹外凸交替弯折型端口,内凹外凸交替弯折形成的沟槽深度和宽度沿着煤粉气流方向Q逐渐变大,实现了煤粉浓淡分级可调式控制,达到了最佳降氮燃烧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9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17486.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锅炉燃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浓淡和旋流叶片可调式煤粉燃烧器,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外一次风通道、内二次风通道、外二次风通道,在内二次风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内二次风喷口,在外二次风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外二次风喷口,所述内二次风喷口和外二次风喷口均为锥形扩口型,内二次风喷口和外二次风喷口的内径沿煤粉气流方向Q均逐渐变大,将内二次风通道和外二次风通道统称为二次风通道,在二次风通道内设有旋流器,在外一次风通道内同轴设有内一次风通道,所述内一次风通道出口端位于外一次风通道出口端内侧,且内一次风通道出口端为内凹外凸交替弯折型端口,实现了一种中心风煤粉浓淡分离、旋流器的旋流叶片均可调的煤粉燃烧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737145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106206.1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学院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3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浓缩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一次风通道、内二次风通道、外二次风通道,在一次风通道的出口端设有一次风喷口,在内二次风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内二次风喷口,在外二次风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外二次风喷口,所述内二次风喷口和外二次风喷口均为锥形扩口型,所述内二次风喷口和外二次风喷口的内径沿一次风气流方向均逐渐变大且内二次风喷口位于外二次风喷口之内;本发明解决了一次风煤粉向二次风流动区域扩散的问题,实现了煤粉浓淡分级燃烧,同时解决了二次风与一次风粉混合物过早混合的问题,实现空气分级燃烧,从而达到减少NOX的生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96457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1272725.5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0J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炉壁烧损的气化剂切圆强旋转煤粉气化炉装置,在气化炉体上部的同一水平截面上按照相同旋转方向设置有多组由氧气喷嘴和水蒸气喷嘴组成的氧化剂通道的组合体;一个氧化剂通道的组合体中水蒸气喷嘴穿过气化炉体沿靠近气化炉膛炉壁内侧的位置沿切线方向插入气化炉膛;氧气喷嘴以与水蒸气喷嘴中心线平行的方式沿圆周割线方向插入气化炉膛,且氧气喷嘴与水蒸气喷嘴同向设置;水蒸气喷嘴的外边沿线a与气化炉膛中轴线的垂直间距为L,氧气喷嘴的外边沿线b与气化炉膛中轴线的垂直间距为M,L的数值大于M的数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气化剂强旋转煤粉气化装置的炉体气化剂喷入区域的炉壁容易被烧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6457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1272428.0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0J3/50
Abstract: 一种四角切圆气化炉,在气化炉体上部的同一水平截面上设置有多组由氧气喷嘴、煤粉喷嘴和水蒸气喷嘴组成的组合体;一个组合体中水蒸气喷嘴穿过气化炉体沿靠近气化炉膛炉壁内侧的位置沿切线方向插入气化炉膛;氧气喷嘴穿过气化炉体的部分以与水蒸气喷嘴中心线平行的方式沿圆周割线方向插入气化炉膛,且氧气喷嘴与水蒸气喷嘴同向设置,煤粉喷嘴穿过气化炉体的部分同轴布置于氧气喷嘴内部;水蒸气喷嘴的外边沿线a与气化炉膛中轴线的垂直间距为L,氧气喷嘴的外边沿线b与气化炉膛中轴线的垂直间距为M,L的数值大于M。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气化剂强旋转煤粉气化装置的炉体气化剂喷入区域的炉壁容易被烧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96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19149.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锅炉燃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浓淡分级可调式煤粉燃烧器,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外一次风通道、内二次风通道、外二次风通道,在内二次风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内二次风喷口,在外二次风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外二次风喷口,所述内二次风喷口和外二次风喷口均为锥形扩口型,将内二次风通道和外二次风通道统称为二次风通道,在二次风通道内设有旋流器,在外一次风通道内同轴设有内一次风通道,所述内一次风通道出口端位于外一次风通道出口端内侧,且内一次风通道出口端为内凹外凸交替弯折型端口,内凹外凸交替弯折形成的沟槽深度和宽度沿着煤粉气流方向Q逐渐变大,实现了煤粉浓淡分级可调式控制,达到了最佳降氮燃烧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38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19148.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3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粉燃烧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粉燃烧器用旋流叶片可调式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转控制机构和多个旋流叶片,所述多个旋流叶片绕周向均匀布置,扭转控制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转环和外转环,每个旋流叶片的后端内角对应铰接在内转环前端面上,每个旋流叶片的后端外角对应铰接在外转环前端面上,每个旋流叶片的前端内角对应铰接在旋流风通道内壁上,在内转环上设有水平向外伸的内动力臂,在内转环上设有内环指针,在外转环上设有水平向外伸的外动力臂,在外转环上设有外环指针;内转环和外转环配合作用实现了旋流叶片扭转角度的快速同步改变;即通过旋流叶片倾斜角度、扭转角度的快速同步改变实现旋流器旋流状态的准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938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181640.6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煤气化系统中带有合成气再循环激冷装置的余热锅炉,它涉及一种余热锅炉。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余热锅炉合成粗煤气直接经过余热锅炉过热器会导致过热器超温,以及合成气携带的液态熔渣在余热锅炉过热器上结渣的问题。本发明的气化炉体与余热锅炉炉膛通过合成气通道连接,沿合成气进入余热锅炉后流经的路线依次布置有余热锅炉过热器、余热锅炉蒸发器及余热锅炉合成气出气管,主管循环通道与余热锅炉合成气出气管连接,多个分循环通道分别与主管循环通道连接,相邻两个分循环通道之间的主管循环通道上安装有一个循环风机,分循环通道位于余热锅炉炉膛一侧的出气端安装有多个循环烟气喷口。本发明用于煤气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6457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72428.0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0J3/50
Abstract: 一种四角切圆气化炉,在气化炉体上部的同一水平截面上设置有多组由氧气喷嘴、煤粉喷嘴和水蒸气喷嘴组成的组合体;一个组合体中水蒸气喷嘴穿过气化炉体沿靠近气化炉膛炉壁内侧的位置沿切线方向插入气化炉膛;氧气喷嘴穿过气化炉体的部分以与水蒸气喷嘴中心线平行的方式沿圆周割线方向插入气化炉膛,且氧气喷嘴与水蒸气喷嘴同向设置,煤粉喷嘴穿过气化炉体的部分同轴布置于氧气喷嘴内部;水蒸气喷嘴的外边沿线a与气化炉膛中轴线的垂直间距为L,氧气喷嘴的外边沿线b与气化炉膛中轴线的垂直间距为M,L的数值大于M。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气化剂强旋转煤粉气化装置的炉体气化剂喷入区域的炉壁容易被烧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3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719148.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恒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3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粉燃烧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粉燃烧器用旋流叶片可调式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转控制机构和多个旋流叶片,所述多个旋流叶片绕周向均匀布置,扭转控制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转环和外转环,每个旋流叶片的后端内角对应铰接在内转环前端面上,每个旋流叶片的后端外角对应铰接在外转环前端面上,每个旋流叶片的前端内角对应铰接在旋流风通道内壁上,在内转环上设有水平向外伸的内动力臂,在内转环上设有内环指针,在外转环上设有水平向外伸的外动力臂,在外转环上设有外环指针;内转环和外转环配合作用实现了旋流叶片扭转角度的快速同步改变;即通过旋流叶片倾斜角度、扭转角度的快速同步改变实现旋流器旋流状态的准确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