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35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51501.4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14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力市场的多周期负荷曲线优化分解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技术领域,包括收集与电力市场相关的多种数据,对收集的多种数据进行处理;基于处理后的多种数据,建立多个典型情景;针对生成的各典型情景,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负荷曲线进行优化分解;通过实时接收电力市场中的实时数据,实时更新典型情景模型,并基于市场变化自动调整当前的负荷分解策略。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和多目标优化算法,能够最大化新能源的消纳比例,减少对常规能源的依赖,提升电网的环保性。其次,负荷曲线的平滑性得到了优化,确保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7164.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31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结算数据预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异常数据检测方法无法充分考虑电力交易数据的时序特性和周期性变化,难以有效地识别出复杂的数据异常情况的技术问题,尤其涉及一种电力交易结算数据清洗与验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力结算数据样本,并根据电力结算数据样本构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采用极差法分别对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进行归一化处理。本发明不仅能够充分考虑电力交易结算数据的周期性特征,还具备处理数据缺失和噪声问题的能力,能够显著提高数据清洗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升电力交易结算过程中的数据质量和结算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59992.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30/0202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交易结算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多样化市场主体产生的多样化电力交易结算需求的技术问题,尤其涉及一种电力交易结算模型灵活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结算基础数据获取结算相关值Kj,并剔除结算相关值Kj中与决策属性关联性小的数据;S2、构建结算端的结算节点和用户侧的连接节点,根据不同的用户侧需求将结算节点与连接节点进行连接并计算用户侧的需求电量估算电费Ccu,本发明通过可视化的界面使工作人员能够易于操作,完成结算模型的定义和结算,结算中根据用户或者操作人员灵活地选择,不仅灵活选择结算方式,而且同时满足发电侧和用电侧的不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9879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70811.9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企业电力交易结算与清算系统,它包括:采集电力用户电能表终端时点电量数据,按照峰时段电量、谷时段电量和平时段电量划分拟合电力用户分时段电量;电力交易系统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数据信息;发电企业电力交易结算模块进行发电企业分时段交易合同电量结算;发电企业电力交易清算模块进行发电企业分时段交易合同电量清算;解决了现有技术没有在总体合同电量范围内的局部超合同电量与局部剩余合同电量之间的统筹余缺调剂撮合结算,当电力用户结算电量出现差错退补操作后,对应时段的事后发电侧电量退补清算不能完全与用电侧清算数据相对应。用电侧交易结算电量与发电侧交易结算电量之间无相应关系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64979.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边际碳排放率和绿电交易合同的碳排计量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计算发电侧非绿电机组碳排放;基于发电侧非绿电机组碳排放,计算用电侧的碳排放强度;针对签订了绿电交易合同且新增用电需求的用户,计算其碳排放率和边际碳排放率,并基于碳排放率、边际碳排放率和该用户的绿电交易合同,计算该用户的碳排放。如此,可以实现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时变碳排放率和绿色电力合同的影响,从而准确计算评估用户的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49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1647631.9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40/154 , G06F16/31 , G06F16/332 , G06F16/335 , G06F16/34 , G06F16/36 , G06F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交易的数据知识处理系统,它包括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模块和HTML转换模块,将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模块抽取的文字内容、文本数据的文字内容进行HTML转换,使得所有数据格式统一并且支持网页显示;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模块形成初步的知识图谱素材;利用知识图谱模块提供实体、属性、关系的可编辑选项进行优化形成有效知识库;利用问答模块提供问答交互能力;利用查询模块实现知识定位及关联推荐;利用推荐模块提供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用户推荐其属性相关和行为相关的电力交易知识和数据;利用学习模块将知识图谱形成的行业知识进行目录展示;实现分散数据的统一、版本的归档、格式的统一,为市场主体提供智能化主动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3782.X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电网的优化调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互联微电网的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方法包括:以发电燃料成本、维护管理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储能装置寿命成本以及微电网与配电网交互的经济损失为目标变量构建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确定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功率平衡约束、各发电单元出力约束、可控发电单元爬坡率约束、联络线传输功率约束、储能装置充放电容量约束以及微电网和配电网交互功率波动幅度约束;利用改进灰狼算法对所述调度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目标调度模型;将实时获取到的各微电网源相关参数输入至目标调度模型中,生成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有效提高互联微电网优化调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1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00994.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N3/04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ELM的电力市场结算价格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应用于电力现货价格预测技术领域,包括:利用机器学习技术(ELM)来预测未来电力市场中短期内的实时电力价格变动,使用ELM算法进行训练与建模,通过最小化输出误差来优化输出层与隐藏层的权重,为降低天气条件和可再生能源随机性造成的电力市场波动风险,在人工神经网络单侧预测训练外考虑风险因素增加了风险参数,基于给定风险水平,计算出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以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管理暴露于市场波动性的风险,本申请不仅具备快速收敛、高精度和强泛化能力等优点,还通过简化训练过程和增强型改进提升了模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为电力市场提供了有效的预测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28581.2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售电公司用的智慧储能控制系统,包括:储能电池组、发电侧与储能管理模块、用电侧管理模块;所述储能电池组用于将获得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并也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发电侧与储能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电压、温度进行监测,同时也对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进行保护;所述用电侧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组进行管理,并实现电池与交流电网之间双向能量的转换。本申请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还有效地利用电力设备、降低用电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5727.4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售电公司用的虚拟电厂调控系统,包括:所述预估模块,用于预测发电端的发电量和负载端的需求电量;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发电端的输出电量;所述调控模块,用于根据预测的所述发电量和所述需求电量,对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发电端进行调控,基于调控后的所述发电端和所述储能模块,对负载端进行供电。本发明通过对预测的发电量和预测的需求电量进行分析,设定不同的供电方式,能充分利用新能源电能,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更保障了负载用电的稳定性;同时在发电量大于需求电量时,可对新能源发电端的内部发电结构进行调整,对内部机组进行维修,以及优先利用经济效益高和发电损耗少的机组进行发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