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桩支护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3362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35259.8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桩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由前排桩(1)、后排桩(2)、前排桩冠梁(3)、后排桩冠梁(4)、桩顶连系梁(5)和桩身连系梁(6)组成,前、后排桩(1)、(2)之间除了在桩顶设置连系梁之外,也在桩身设置连系梁。本发明由于前、后排桩(1)、(2)之间连系梁的可靠连接,使得双排桩的整体侧向刚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由于该结构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范围较小,在市政工程中减少了对邻近建筑物的地下管道、管线等的影响问题,因此具有可靠适用、易于操作等工艺特点。

    一种碳酸盐岩填方地基滞水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6556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75821.3

    申请日:2013-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填方地基滞水结构及其设置方法,它包括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上表面是滞水层(2),滞水层(2)上表面是硬化层(3),滞水层(2)的厚度为0.3m~1.5m米,硬化层(3)的厚度为0.3-0.5米;其设置方法,步骤1对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进行夯碾处理;步骤2在夯碾处理后的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表面铺设粘土,粘土采用分层铺设,每层铺设完毕后采用压路机平碾,直至厚度达到0.5-3.0米,步骤3在铺设完毕的滞水层(2)上铺设自然级配硬岩石,厚度在0.3-0.5米,经过碾压处理后即为硬化层(3);解决了碳酸盐岩填方地基长期在雨水中侵泡和侵蚀,导致碳酸盐岩填方地基稳定性不好等问题。

    一种碳酸盐岩填方地基滞水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655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575821.3

    申请日:2013-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填方地基滞水结构及其设置方法,它包括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上表面是滞水层(2),滞水层(2)上表面是硬化层(3),滞水层(2)的厚度为0.3m~1.5m米,硬化层(3)的厚度为0.3-0.5米;其设置方法,步骤1对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进行夯碾处理;步骤2在夯碾处理后的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表面铺设粘土,粘土采用分层铺设,每层铺设完毕后采用压路机平碾,直至厚度达到0.5-3.0米,步骤3在铺设完毕的滞水层(2)上铺设自然级配硬岩石,厚度在0.3-0.5米,经过碾压处理后即为硬化层(3);解决了碳酸盐岩填方地基长期在雨水中侵泡和侵蚀,导致碳酸盐岩填方地基稳定性不好等问题。

    一种抵抗岩体滑动的深层抗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136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75772.3

    申请日:2013-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抵抗岩体滑动的深层抗剪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它包括钢筋束(3),钢筋束(3)位于钻孔(1)内,钻孔(1)内的钢筋束(3)周围有水泥砂浆(2),钢筋束(3)外露端顶部有钢筋混凝土冠梁(4);制作方法为:步骤1、在岩层表面测定孔位进行钻孔;步骤2、将钢筋束(3)吊装到完工的钻孔(1)内;步骤3、将抗压强度大于20Mpa的水泥砂浆(2)注入钻孔(1)内,步骤4、将钢筋束(3)外露端顶部用钢筋混凝土冠梁(4)连接封闭;解决了现有技术支护岩体滑动采用锚索、抗滑桩、锚拉桩等支挡结构存在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慢,边坡工程必须在开挖后方能施工,场地适用性不强等问题。

    一种提高强夯夯击质量的消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934899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520766051.5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强夯夯击质量的消能结构,包括消能带(1),消能带铺设于强夯区域的临空一侧,消能带(1)由块石填料回填而成,消能带(1)每层回填厚度在4~6米之间,消能带(1)顶部铺设宽度在1.5~3米之间,所述消能带(1)回填坡率在1:1~1:1.5之间,消能带(1)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消能带(1)的每一层均用强夯机夯击密实。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填方工程中临近边坡位置的填料夯实问题及回填完毕边坡坡面因松散而较难修整的问题,具有简单、可行、易于就地取材等特点。

    一种双排桩支护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76239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20765842.6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排桩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由前排桩(1)、后排桩(2)、前排桩冠梁3)、后排桩冠梁(4)、桩顶连系梁(5)和桩身连系梁(6)组成,前、后排桩(1)、(2)之间除了在桩顶设置连系梁之外,也在桩身设置连系梁。本实用新型由于前、后排桩(1)、(2)之间连系梁的可靠连接,使得双排桩的整体侧向刚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由于该结构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范围较小,在市政工程中减少了对邻近建筑物的地下管道、管线等的影响问题,因此具有可靠适用、易于操作等工艺特点。

    一种碳酸盐岩填方地基滞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583304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726764.X

    申请日:2013-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填方地基滞水结构,它包括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上表面是滞水层(2),滞水层(2)上表面是硬化层(3),滞水层(2)的厚度为0.5-3.0米,硬化层(3)的厚度为0.3-0.5米;其设置方法,步骤1对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进行夯碾处理;步骤2在夯碾处理后的碳酸盐岩填方地基(1)表面铺设粘土,粘土采用分层铺设,每层铺设完毕后采用压路机平碾,直至厚度达到0.3m~1.5m米,步骤3在铺设完毕的滞水层(2)上铺设自然级配硬岩石,厚度在0.3-0.5米,经过碾压处理后即为硬化层(3);解决了碳酸盐岩填方地基长期在雨水中侵泡和侵蚀,导致碳酸盐岩填方地基稳定性不好等问题。

    一种抵抗岩体滑动的深层抗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583501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726789.X

    申请日:2013-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抵抗岩体滑动的深层抗剪装置,它包括钢筋束(3),钢筋束(3)位于钻孔(1)内,钻孔(1)内的钢筋束(3)周围有水泥砂浆(2),钢筋束(3)外露端顶部有钢筋混凝土冠梁(4);解决了现有技术支护岩体滑动采用锚索、抗滑桩、锚拉桩等支挡结构存在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慢,边坡工程必须在开挖后方能施工,场地适用性不强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