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62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35053.X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 贵州佳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贝壳联合固定化菌藻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使用活性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得到菌液;用培养液将小球藻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得到藻液;将菌液和藻液混合后加超纯水稀释,得到菌藻混合液;在菌藻混合液中加入高温煅烧后的牡蛎壳粉末进行混合吸附,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加到凝胶中搅匀,然后用注射器滴到CaCl2溶液中,室温下固定交联后过滤出固定化微球,超纯水浸泡,得到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本发明利用改性牡蛎壳提供菌藻的生存环境,菌藻共生系统可以有效的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氮磷去除。该方法能够绿色低耗并高效的处理生活污水。
-
公开(公告)号:CN116161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312958.3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2F1/28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贝壳去除污水中难降解抗生素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贝壳粉碎后煅烧、研磨,得到所述污水处理剂。去除污水中难降解抗生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污水处理剂投加到含有难降解抗生素的污水中,然后进行搅拌反应以去除难降解抗生素。本发明制备的污水处理剂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难降解抗生素(土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罗红霉素、氧氟沙星)。
-
公开(公告)号:CN1155188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000108.1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喀斯特耕地土壤微塑料收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集土添加腔,所述集土添加腔的后侧开设有筒洁刷洗室,所述集土添加腔的前侧开设有加液出料一体室,且加液出料一体室、筒洁刷洗室和集土添加腔之间均相连通,所述集土添加腔内部的上端开设有轴向集土管,所述加液出料一体室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主体的外部,单螺纹传动杆,其转动设置在筒洁刷洗室和集土添加腔内部的下端。该便于清理的微塑料收集装置具有不产生飞尘飞灰的优点,从而方便进行后续的清理,同时通过超声波进行土壤的分解,可以使土壤分解更加的彻底,防止土壤成块堆积,也方便后续进行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4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326605.0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B29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石砾含量土壤中微塑料的分离与老化降解装置,包括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箱,分离箱的顶端连通有相互连通的储液箱和进料斗;分离箱内腔通过隔离板分成沉淀腔和回流腔,回流腔内滑动连接有分离网;进料斗内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分选机构,分选机构包括与沉淀腔连通的分选筒,分选筒内安装有分选组件,分选组件将分选筒分隔成若干分选腔;降解机构,降解机构包括降解筒,降解筒内分成若干降解腔,降解腔与分选腔对应并连通;降解筒内安装有第二搅拌组件。本发明能同时完成高石砾含量土壤中微塑料的分离与老化降解,占用空间小,消耗低,降解回收效率高,能有分离并降解回收土壤内的微塑料,减少微塑料的污染和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3929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303303.7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湖泊沉水植物‑吸附剂联合修复方法,属于湖泊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将吸附剂与沉水植物同步或先后投放至高原湖泊沉积物中,实现对高原湖泊的联合修复;具体的:当修复时间为春季或夏季时将沉水植物种子与吸附剂混匀后一起投加于湖泊中;为秋冬季节时,先将吸附剂投加于湖泊中,待来年开春后再将沉水植物种植于湖泊沉积物中。该吸附剂是将水生植物生物质、沸石与凹凸棒按质量比10‑50:10‑40:10‑50混合后,经炭化制得。本发明修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果,且修复效果不受季节周期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48002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1291621.0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湖泊水体中溶解态黑碳与颗粒态黑碳溯源分析方法,涉及溶解态黑碳与颗粒态黑碳分析方法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市面上对高原湖泊水体中黑碳溯源分析时,分析流程多,分析时间长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采样;步骤二:对水体样品进行过滤,得滤膜样品和过滤水样;步骤三:通过固相萃取溶解态黑碳;步骤四:消解溶解态黑碳;步骤五:苯多羧酸和硝基苯多羧酸的分析、定性和定量;步骤六:转换溶解态黑碳中的C量;步骤七:利用BPCAs法分析颗粒态黑碳;步骤八:采用热光反射法分析颗粒态黑碳;步骤九:将步骤七和步骤八的结果进行比较,建立之间的换算关系;步骤十:计算出溶解态黑碳和颗粒态黑碳的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5188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00108.1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喀斯特耕地土壤微塑料收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集土添加腔,所述集土添加腔的后侧开设有筒洁刷洗室,所述集土添加腔的前侧开设有加液出料一体室,且加液出料一体室、筒洁刷洗室和集土添加腔之间均相连通,所述集土添加腔内部的上端开设有轴向集土管,所述加液出料一体室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主体的外部,单螺纹传动杆,其转动设置在筒洁刷洗室和集土添加腔内部的下端。该便于清理的微塑料收集装置具有不产生飞尘飞灰的优点,从而方便进行后续的清理,同时通过超声波进行土壤的分解,可以使土壤分解更加的彻底,防止土壤成块堆积,也方便后续进行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055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923383.4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污染土壤中微塑料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属于垃圾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1)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垃圾污染场地中塑料表面的微生物,将得到的菌液转接于选择性无机盐培养基中富集培养,富集得到具有塑料降解能力的功能菌群;(2)将菌悬液与生物质炭混合吸附,冷冻、干燥,得到微生物固定化生物质炭;(3)向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微生物固定化生物质炭,搅拌均匀,再滴加至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反应,获取生物质炭基微生物固定化颗粒;(4)将所述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颗粒添加至垃圾污染土壤中,对垃圾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本发明解决了垃圾污染土壤中塑料的难降解以及微塑料的迁移去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800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291621.0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湖泊水体中溶解态黑碳与颗粒态黑碳溯源分析方法,涉及溶解态黑碳与颗粒态黑碳分析方法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市面上对高原湖泊水体中黑碳溯源分析时,分析流程多,分析时间长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采样;步骤二:对水体样品进行过滤,得滤膜样品和过滤水样;步骤三:通过固相萃取溶解态黑碳;步骤四:消解溶解态黑碳;步骤五:苯多羧酸和硝基苯多羧酸的分析、定性和定量;步骤六:转换溶解态黑碳中的C量;步骤七:利用BPCAs法分析颗粒态黑碳;步骤八:采用热光反射法分析颗粒态黑碳;步骤九:将步骤七和步骤八的结果进行比较,建立之间的换算关系;步骤十:计算出溶解态黑碳和颗粒态黑碳的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0555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923383.4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污染土壤中微塑料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属于垃圾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1)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垃圾污染场地中塑料表面的微生物,将得到的菌液转接于选择性无机盐培养基中富集培养,富集得到具有塑料降解能力的功能菌群;(2)将菌悬液与生物质炭混合吸附,冷冻、干燥,得到微生物固定化生物质炭;(3)向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微生物固定化生物质炭,搅拌均匀,再滴加至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反应,获取生物质炭基微生物固定化颗粒;(4)将所述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颗粒添加至垃圾污染土壤中,对垃圾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本发明解决了垃圾污染土壤中塑料的难降解以及微塑料的迁移去除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