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68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09718.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B01J23/72 , B01J35/39 , B01J37/08 , B01J37/02 , C07D307/68 , C07D307/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调控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氧化的Cu单原子锚定富氧缺陷Ti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质催化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对苯二甲酸和Ti前驱体溶解于溶剂Ⅰ中,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Ti基金属有机框架;将所述Ti基金属有机框架浸渍于铜盐的水溶液中,之后离心、干燥,得到Cu负载MIL‑125催化材料;煅烧所述Cu负载MIL‑125催化材料,得到光催化剂。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可控,且工艺简单,所得光催化剂能高效利用光能实现HMF可控氧化为DFF或FDC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1865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36631.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B01J23/888 , B01J35/33 , B01J35/39 , B01J37/16 , C02F1/30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子共享Bi‑Bi2WO6/Co3O4异质结压电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压电光催化材料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o3O4、铋源和还原剂均匀分散在溶剂Ⅰ中,得到甲液;将Na2WO4·2H2O和模板剂均匀分散在溶剂Ⅱ中,得到乙液;将乙液加入到甲液中混合均匀后进行加热反应,得到所述原子共享Bi‑Bi2WO6/Co3O4异质结压电光催化剂。本发明提供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无毒无害,制备过程无污染、绿色环保,具备高效、便捷可控的优点,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压电光催化降解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去除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37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74605.7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梧桐子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用非粮油植物梧桐种子加工制备得到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产品符合国家生物柴油DB100标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梧桐子粉碎,通过石油醚提取,在60~90 ℃减压蒸馏得到梧桐种子油。将催化剂氢氧化钾和甲醇或乙醇与梧桐种子油在55~70 ℃下反应,反应结束后,按石油醚与油体积比1~3:1加入石油醚,静置分层,除去下层,用水将溶液洗至中性,在60~90 ℃减压蒸馏即得梧桐种子生物柴油。此方法制备成本低、工艺简单、污染小、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04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4658.3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异质结构g‑C3N4/TiO2@Mt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非均相催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对三聚氰胺进行煅烧、研磨,得到g‑C3N4粉末;(2)将钛酸四丁酯溶液加入蒙脱土悬浮液中,室温陈化、干燥、研磨、煅烧,得到TiO2@Mt;(3)将g‑C3N4粉末分散在硫酸溶液中,加入TiO2@Mt进行磁力搅拌反应,洗涤、干燥,即为所述g‑C3N4/TiO2@Mt催化材料。本发明以来源丰富、低成本的天然矿物蒙脱石为基质,设计开发具有所需实际应用特性的光催化剂,缓解了单一光催化剂团聚的趋势,增强其底物吸附性能,并具有可调节的能带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510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27899.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B01J23/31 , B01J37/08 ,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空位Bi2WO6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氧空位Bi2WO6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取Bi(NO3)3·5H2O溶于乙二醇中,再加入Na2WO4·2H2O,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在180~200℃下反应2~6h,过滤、干燥后即得氧空位Bi2WO6光催化剂。本发明解决了Bi2WO6光催化剂在进行光催化反应时光致载流子复合速率快,导致光催化降解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71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595030.0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B01J27/053 , C11C3/10 , C11C3/00 , C10L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度可调节的改性蒙脱石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属于非均相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蒙脱石为基质,通过将其在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胀、经SnCl4·6H2O改性、氯磺酸作为磺化剂进行磺化,最终制得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大量的介孔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可调节的酸度,将该催化剂应用于一锅式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产率达到93%,并且经四次循环使用后,生物柴油的产率仍然在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371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95030.0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B01J27/053 , C11C3/10 , C11C3/00 , C10L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度可调节的改性蒙脱石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属于非均相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蒙脱石为基质,通过将其在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胀、经SnCl4·6H2O改性、氯磺酸作为磺化剂进行磺化,最终制得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大量的介孔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可调节的酸度,将该催化剂应用于一锅式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产率达到93%,并且经四次循环使用后,生物柴油的产率仍然在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15690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73049.1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贵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磺酸功能化介孔聚合物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高效催化游离脂肪酸与短链醇(乙醇、甲醇)酯化反应及催化高酸值的油酯与甲醇“一锅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应用。该催化剂以介孔聚二乙烯基苯为载体,载体先与氯甲基甲基醚反应,使载体引入氯亚甲基,然后与乙二胺反应,使载体以共价键的形式链接乙二胺,最后用氯磺酸对其进行磺化,得到多磺酸功能化介孔聚合物固体酸催化剂。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介孔聚合物固体酸催化剂具有大量的介孔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较高的酸密度。将该催化剂应用于游离脂肪酸与短链醇(乙醇、甲醇)酯化反应及催化高酸值的油酯与甲醇“一锅法”制备生物柴油中,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因此,本发明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86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70564.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B01J27/053 , B01J35/39 , C11C3/06 , C11C3/10 , C10L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热催化技术及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磺化生物炭PC‑SO3H‑1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对纤维素进行NaOH水溶液超声预处理、洗涤、干燥、研磨,得到预处理纤维素粉末,将预处理纤维素粉末、对甲苯磺酸和柠檬酸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并在室温下充分搅拌,随后将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冷却、洗涤、干燥,研磨所得即为所述PC‑SO3H‑1光热催化材料。本发明的催化剂能够进行高效地光热转换,从而在室温条件下快速催化生物柴油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332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78632.0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69 , C25B3/09 , C25B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电催化合成尿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逐级限域的双原子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催化合成尿素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气相SiO2分散于水中并加入Ce前驱体,之后加入碱溶液进行反应,对反应所得沉淀物进行煅烧,得到CeOx@SiO2;将CeOx@SiO2加入水中,加入Cu盐和Sn盐混匀后加入Na2CO3溶液进行沉积,对沉积所得固体进行煅烧、活化。本发明以气相SiO2为基质,通过静电吸附法将超小尺寸的CeOx纳米胶岛接枝在SiO2上。均匀分散的CeOx作为原子载体将Cu、Sn原子限制在岛上,避免了原子级分散的催化剂在高温下易发生团聚、活性位点难以充分暴露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