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2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84841.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67/568 , H04L12/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缘网关及边缘网关订阅数据存储方法。该方法包括:订阅数据存储模式为模型订阅存储模式,从订阅数据报文中获取模型名称、订阅数据存储模式和对应的数据集信息,根据模型名称获取模型注册时间以及模型订阅存储模式下使用该模型的全部设备信息;根据模型名称和对应的数据集信息生成数据存储模块,根据模型名称、模型注册时间和数据存储模块索引生成模型存储模块,根据使用该模型的设备信息、使用模型名称、订阅数据存储模式和设备使用的模型存储模块索引生成设备存储模块;设备信息包括设备ID、设备注册标志和设备注册时间;设备注册标志用于判断是否将设备信息进行上报,实现了新设备的即插即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0185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910889169.X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授权客户端、配电终端设备及其授权方法,包括:授权客户端向待授权配电终端设备发送授权请求;待授权配电终端设备接收授权请求后,根据预设的设备激励,利用PUF技术获取设备指纹,根据设备指纹生成机器码,并返回给授权客户端;授权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机器码,利用设定的授权算法生成对应的授权码,并发送给待授权配电终端设备;待授权配电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授权码进行授权。本发明由于采用PUF技术获取设备指纹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防篡改等优点,从而提高了配电终端设备身份标识的安全性,消除了配电终端设备接入物联网的安全运行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0912877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911091041.5
申请日:2019-11-09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通过生成服务请求码;将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进行加密,转换成对应的索引码;根据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和服务请求码生成动态密钥,通过动态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生成加密数据;将服务请求码、索引码和加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端;数据接收端根据模型参引信息与索引码的映射关系,结合接收的索引码,确定对应的模型参引信息;根据接收的服务请求码及模型参引信息生成动态密钥,通过动态密钥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生成解密数据。通过隐藏模型参引信息和数据信息,使用动态密钥进行数据加密处理,使得通信双方外的第三方无法破解得到正确的动态密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0633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10670734.4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字符偏移的SCD节点校验出错定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解析SCD文件,生成DOM Tree结构,并转换成格式化文本;确定SCD文件的数据对象在DOM Tree结构中的节点信息,计算其在格式化文本中的位置,建立DOM Tree到格式化文本的节点位置映射关系;当SCD文件校验出现问题时,提取出现问题的数据对象在DOM Tree结构中的节点信息,通过匹配节点位置映射关系,获得该出现问题的数据对象在格式化文本中的位置,确定该出现问题的数据对象所涉及的功能模块。相对于传统的通过人工核查的方式来定位SCD文件,本发明无需过多的人工参与,省时省力,不易出错,可实现快速定位,效率高,实时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87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15833.8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服务的配网终端无线公网通信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配网仿真主站和服务代理模块,服务代理模块用于运行在云服务器上,云服务器用于通过无线公网与配网终端连接,且用于通过以太网与配网仿真主站连接,云服务器具有固定的公网IP地址,通过云服务器实现配网仿真主站和配网终端的数据交互,实现了配网终端的无线公网通信业务功能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629500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62095.2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 , G06F17/5072 , G06T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母线、非母线间隔绘制方法及装置与主接线绘制方法,利用变电站SSD文件中存储的变压器数据和各电压等级数据,自动布局元件和连接点并连线组成间隔,由间隔组成各电压等级,形成各电压等级接线图,布局各电压等级接线图和变压器并连线,实现变电站主接线的自动绘制,且该方法并不依赖任何间隔模板,绘制的主接线图准确,图形不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9728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53993.X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总线数据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配消息总线的数据访问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根据所要适用的消息总线通信协议,确定协议模块预设的配置文件中支持该协议的设备及其对应的协议设备模型文件中协议索引的值,选定消息适配模块中预设的通信协议和消息总线数据模型文件格式,并进行初始化,协议模块生成与每个设备对应的协议侧对象空间,消息适配模块生成与每个设备对应的消息侧对象空间;初始化后,消息适配模块通过消息总线上的报文获取该设备对应的消息侧对象空间中数据参引、设备索引和协议索引的值并按照发送至协议模块;协议模块根据设备索引和协议索引的值查找到该设备对应的协议侧对象空间,再将数据参引的值更新至该协议侧对象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002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15620.2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95 , H04L67/06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录波文件同步传输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对于未传输的录波文件,根据未传输的录波文件的格式和对应的故障序号,判断同一故障序号对应的未传输的录波文件的格式是否完整;若完整则将该故障序号对应的各未传输的录波文件作为待传输录波文件,在同步传输阶段对其进行传输;否则对该故障序号对应的各未传输的录波文件均进行失败标记并不在同步传输阶段进行传输;等待至重传处理阶段,再对进行过失败标记的录波文件进行重新传输;由此能及时反映录波文件的格式完整性并仅传输格式完整性符合要求的录波文件,重传阶段再传输其他录波文件,避免录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的传输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17978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522647.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4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MS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属于变电站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测试领域。本发明通过一个客户端来加载解析测试所需的模型文件以及创建对象空间;通过其他客户端创建用于启动多客户端线程的线程类,通过调用相应函数启动待测功能服务与多客户端建立连接;在建立起各客户端与待测功能服务的连接后通过调用启动函数使其他子客户端在基于线程类CommThread新建立的线程中运行;在新线程运行过程中根据解析模型文件、配置参数以及待测功能服务,发送相关报文进行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同时启用多个客户端占用庞大的计算机资源、硬件成本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83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51748.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智能变电站SCD文件自动生成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包括通信参数和装置参数,根据各智能装置的IED信息编辑装置信息表,根据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的对应关系编辑装置关系表,根据对应的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之间的信号对信息编辑虚端子连线模板;根据装置信息表,自动加载各智能装置的ICD文件;根据装置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根据虚端子连线模板,自动生成对应接收装置及发送装置的虚端子连线;根据通信参数,自动生成通信配置。在智能变电站设计阶段实现配置的标准化;提升不同厂家工具的兼容性;提高调试阶段的工作效率;减少改扩建时的误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