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13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18482.5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式互感器的距离保护方法及系统,将故障发生时刻之前保护安装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电流和常规电压互感器的测量电压还原为一次侧电流、一次侧电压;将构造的补偿电流时间序列和故障前故障点电压时间序列输入虚拟传变环节处理,得到经传变后的故障点重构电压;根据经传变后的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经传变后的故障点重构电压以及保护安装处测量电流,结合线路模型获得与故障距离相关的方程;选择合适的数据窗,求解该时间窗内的故障距离,将故障距离带入预设的判据中,判别区内和区外故障。通过上述过程,可对单相及非单相接地故障进行距离保护,且避免了因无法准确重构故障点电压导致求解的故障距离存在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12831.8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河南许继继保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保护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容电流分段补偿计算方法及系统,本方案将长线路分为若干段短线路,采集长线路两端点处的电压和电流,然后利用短线路上某一端点处已知的电压、电流根据线路沿线电压呈线性分布计算相邻端点处的电压;根据短线路两个端点处的电压计算对应短线路上的电容电流;根据短线路上某一端点处的电流和该短线路的电容电流计算该短线路另一端点处的电流,直到计算出每段短线路上的电容电流;然后对每段短线路上的电容电流进行逐段补偿。能够提高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缩短滤波器的延时,提高保护动作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259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9999.3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62 , H02H7/26 , H02H1/00 , G01R19/165 , G01R1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方向判别元件的区内故障判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能领域。其中,该判别方法包括:在满足启动差动保护判据时,判断是否位于低值比率差动动作区;在位于时,且在故障时长小于预设的故障时长时,进入方向判别元件进行故障方向判断;在未位于时,结束判别;在各侧方向判别元件均满足正方向判据时,判断是否满足低压判据;在满足低压判据时,对方向判别元件的判别结果进行保持,直到方向判别元件的正方向判据持续若干采样周期,则判断为区内故障。本发明可以提高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2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86927.6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站域保护方法及计算机装置。该方法包括方案1和/或方案2;所述方案1为:当变压器到高压侧母线之间的继电保护信息发生缺失时,将故障方向为正向时的低压侧断路器的保护延时修改为tset.H+Δt,并以根据最新的低压侧断路器的保护延时执行保护逻辑;所述方案2为:当变压器到低压侧母线之间的继电保护信息发生缺失时,将故障方向为正向时的高压侧断路器的保护延时修改为为tset.L+Δt,并以根据最新的高压侧断路器的保护延时执行保护逻辑;tset.L为低压侧线路出线的保护延时;tset.H为高压侧线路出线的保护延时;Δt为每段线路的保护延时增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信息缺失时,变电站的站域保护方法故障切除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05675.2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河南许继继保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式互感器校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源电子式互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基准互感器采集的信号经过虚拟罗氏线圈处理后得到的第一路微分信号;基准互感器采集的信号经过虚拟罗氏线圈处理后得到的第一路微分信号,再经过第一路同步时钟进行数据同步;同步后的数据与待测罗氏线圈互感器对相同信号处理后得到的第二路微分信号经过第二路同步时钟同步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待测罗氏线圈的幅值和相位误差;判断误差是否在理论范围内,若误差在理论范围内,则待测罗氏线圈互感器合格;否则,则对待测罗氏线圈互感器的参数进行修正。可以对电子式互感器输出的微分信号直接进行测试及校准,避免积分环节引入的动态附加分量对保护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8847.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线路故障方向的判断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该判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继电保护装置和第二继电保护装置的线电压或者相电压,判断其是否小于10%,若是,启动保护装置,并进行故障方向判断;采集被启动的保护装置的电压与电流信号,获得故障后电压和故障后电流信息;根据故障后电压信息,处理获得故障后正序电压分量的相位信息,并计算获得第一电源电压;根据故障后电压、故障后电流与等值系统阻抗信息,计算获得第二电源电压;判断在预设时间内,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并根据变化趋势判断故障方向。应用于含高比例新能源或存在直流落点等复杂场景的交流电网系统中,可靠判别故障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08893.1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经过低通滤波器处理,构造本线路虚拟故障点电压,同时根据本线路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计算整定点补偿电压,通过比较整定点补偿电压与虚拟故障点电压判断故障类型,根据所述故障类型执行相应动作策略。本发明故障判据能起到直流线路后备保护的功能,由此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线路后备保护动作延时过长的技术问题,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5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70060.6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端混合直流系统的直流高阻故障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方法包括:当本侧发生交流故障时,控制双端混合直流系统切换至交流故障穿越模式,以切除交流故障;当本侧发生直流故障时,执行以下操作:根据直流故障的故障方向和故障类型,切换双端混合直流系统的控制模式;计算当前控制模式下,预设时间窗内直流线路电压的平均值的绝对值,当平均值的绝对值低于预设阈值时,直流故障为区内故障,否则,直流故障为区外故障;采用相应的区内故障切除措施或区外故障切除措施,切除直流故障。方案不依赖于通信系统,对装置要求较低,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保护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03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920971.3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线路瞬时值变化量距离保护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采集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结合输电线路模型,计算整定点电压;根据故障时刻以及采集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结合输电线路模型,构造虚拟故障点电压;将整定点电压和虚拟故障点电压经过相同的数字低通滤波器处理;利用经过数字低通滤波器处理的整定点电压,计算整定点电压变化量;利用经过数字低通滤波器处理的虚拟故障点电压,计算虚拟故障点电压变化量;根据故障后预设时间内所述整定点电压变化量和虚拟故障点电压变化量绝对值大小判断是否发生区内故障。本发明判据简单、动作速度快,可有效提升交流线路距离保护的动作速度,可提升交流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65483.8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瞬时值变化量距离保护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本发明引入坐标变化这一关键技术手段,将交流量经过坐标变换转变为直流量。引入的坐标变换仅适用于三相对称系统,若直接使用则仅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三相对称故障,为了应对单相接地故障、相间短路接地故障和相间故障,本发明基于单相信息构造虚拟三相系统,实现应对电力系统中的不同类型故障。本发明通过比较整定点电压瞬时值变化量与故障点电压瞬时值变化量确定是否发生区内故障,无需提取工频相量,具有更快的动作速度,判据简单、所需数据窗短,能有效提升交流线路距离保护动作速度,提升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