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4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28212.6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抗器饱和与匝间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并联电抗器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根据所述三相电压和所述三相电流计算电气特征值;根据所述电气特征值进行并联电抗器的饱和特性识别,满足所述饱和闭锁条件,立即闭锁匝间保护,防止匝间保护误动作;根据所述电气特征值进行并联电抗器的故障特性识别,满足所述故障开放条件,并且满足条件的持续时间达到设定延时,开放匝间短路保护动作。对电抗器、变压器等线圈设备具有普遍适用性,能够解决电抗器饱和、变压器涌流识别存在的类似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63030.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主变三相不对称的继电保护异常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电子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继电保护的类型,确定校核方式、继电保护监测参数和待校核工况;在各待校核工况之下,执行校核值确定操作,确定各待校核运行工况对应的继电保护监测参数的校核值;基于各校核值、继电保护监测参数的设定值以及校核方式,确定继电保护是否存在异常;校核值确定操作包括:确定预先构建的电磁暂态分析模型的待调整参数;对待调整参数执行迭代寻优操作,确定待调整参数的最优值,待调整参数的最优值用于调整电磁暂态分析模型的当前潮流分布与待校核运行工况的潮流分布一致;基于最优值和电磁暂态分析模型,确定待校核运行工况的继电保护校核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2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63029.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速抽蓄机组接入电网的继电保护异常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包括基于变速抽蓄机组的接入电网、接入线路和仿真工具,构建电磁暂态分析模型,电磁暂态分析模型由接入仿真工具的交流励磁控制器控制;基于交流励磁控制器和电磁暂态分析模型,对变速抽蓄机组分别进行线路差动保护分析操作、变速抽蓄侧失灵保护分析操作以及母线故障距离一段保护分析操作,确定线路差动保护分析结果、变速抽蓄侧失灵保护分析结果以及母线故障距离一段保护分析结果;基于线路差动保护分析结果、变速抽蓄侧失灵保护分析结果以及母线故障距离一段保护分析结果,确定继电保护是否存在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37045.1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二次分体式电流保护设备的互感器防开路电路,包括:互感器T1、互感器正向输出开路保护电路和互感器反向输出开路保护电路;所述互感器T1的一次侧与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互感器T1的二次侧分别与互感器正向输出开路保护电路和互感器反向输出开路保护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互感器正向输出开路保护电路分别与互感器反向输出开路保护电路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互感器T1为电流互感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一二次分体式电流保护设备带电更换时本体互感器开路导致电路损坏和人身危险、以及保护电路控制精度和时效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0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783094.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域级故障处理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处理变电站主变N‑1故障和低压母线故障时存在的处理效率低下致使实时响应能力有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监视辖区内主变负载和母线电压运行,识别主变N‑1故障和低压母线故障分类;主变N‑1故障下,综合主变调度信息调节资源降低目标主变负载率,针对负载率越限逐级采取转供和线路缺口调控;低压母线故障下,结合主变所带馈线的拓扑结构制定全停全转流程,依照故障程度逐级采取转供和资源调节方式调控。针对变电站的主变N‑1故障和低压母线故障,优先利用变电站级资源进行负载调节,必要时调用线路缺口响应模块进行负荷压降,快速恢复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8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48975.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后备分离模式下独立变压器后备保护方法,包括主保护部分和后备保护部分,所述主保护部分和所述后备保护部分在主后备分离模式下对相应的变压器提供相互独立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在该模式下,所述主保护部分采用电流差动原理的变压器主保护独立配置,所述后备保护部分采用按每台变压器配置一台后备保护装置;本发明利用智能变电站的共享信息,基于正序电流方向比较原理,完成主后备分离模式下的独立变压器后备保护方案,解决了传统复压过流后备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了主保护的独立性和可靠性,便于定值整定和运行管理;减少了主、后备保护之间的影响,可防止一体化保护硬件异常时导致主、后备保护同时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96947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51358.6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Inventor: 赵彦龙 , 姜凯 , 李鑫 , 孙凯 , 朱俊时 , 潘富杰 , 王汇彬 , 韩笑黎 , 张涛 , 刘炫阳 , 李子浩 , 王友琳 , 沈建瑞 , 李悦 , 毕凯 , 杨伟 , 赵传让 , 李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色易观察的电流互感器开路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主体,电流互感器主体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二次接线柱;第一保护机构包括:过电压保护板,过电压保护板固定于电流互感器主体的中部;氧化锌块,氧化锌块和过电压保护板的外壁均涂布有变色涂层,氧化锌块的两端均设置有查看机构,电流互感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保护机构,电流互感器主体和第二保护机构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机构。本发明通过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便于高压下,颜色变化剂发生颜色反应,便于对电流互感器主体发生短路时的直接判断,降低事故发生率,且通过卡接机构,提高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37921.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限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过电流抑制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变压器原边的每相中串联限流电抗器,每相中的限流电抗器并联一个开关;首先控制第一相开关合闸,第一相开关合闸完成后,在第一相与第二相之间的线电压的相位角为30度或210度时控制第二相开关合闸;第二相开关合闸完成后,检测变压器原边和副边电流,若原边和/或副边电流超过对应的短路阈值,则不再合闸第三相开关,同时控制其他两相开关分闸,将限流电抗器接入到变压器原边;若原边和副边电流均未超过对应的短路阈值,在第一相与第三相之间的线电压的相位角为30度或210度时控制第三相开关合闸,限制变压器合闸浪涌电流的同时又能限制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0360.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变压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配电变压器单相接地故障转移过电压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与互感器变比的乘积,作为流经限流电阻的一次电流值;计算一次电流值与配电变压器等效接地电阻的乘积,作为转移过电压值,若超过转移过电压最大允许值,则发生碰壳接地转移过电压,动作于限流电阻投切接触器,切断故障电流;计算限流电阻的阻值与配电变压器等效接地电阻的和,并计算二者和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的乘积的倍数,作为配电变压器外壳电压,当计算的配电变压器外壳电压大于配电变压器外壳电压上限值时,经延时跳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分界开关。在保证安全接地有效性前提下,可有效降低转移过电压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11582.X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钟山供电有限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
IPC: H02H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推杆机构及配变运行异常状态隔离系统,涉及配网变压器保护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其安装于变压器的横担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连接有推架;通过传感器监测和推杆机构的联动电机的响应,本系统能够在异常状态发生时迅速断开故障设备,减少故障对电网的影响;多个模块实时监控变压器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和电流,可以预防过载和短路等故障,从而提高电网的安全性;还有,自动化的监控和保护机制减少了对人工巡检和维护的依赖,降低了长期的运维成本;此外,电动机构的精确控制确保了在需要时能够可靠地断开故障设备,避免了因操作失误导致的进一步损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