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胺的连续生产工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713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023316.8

    申请日:2020-01-09

    Inventor: 王进 白婷 曹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醚胺的连续生产工艺,该连续生产工艺采用微通道反应器来合成聚醚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醚多元醇、氯化亚砜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和N,N‑二甲基甲酰胺连续泵入1号微通道反应器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50‑150℃,反应压力0.1‑5MPa,反应物停留时间10‑30min,反应结束后得到粗品,粗品经蒸馏得到聚醚中间体;将聚醚中间体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聚醚中间体溶液,将聚醚中间体溶液和乙二胺连续泵入2号微通道反应器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100‑200℃,反应压力0.1‑5MPa,反应物停留时间1‑10min,反应结束后得到粗产品,粗产品经萃取、蒸馏后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聚醚胺的连续生产,并且操作安全、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节能环保。

    一种连续生产聚异丁烯胺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97088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270394.5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聚异丁烯胺的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活性聚异丁烯与溶剂和催化剂混合形成环氧化原料,将环氧化原料与双氧水溶液送入1号微管式反应器里进行环氧化反应,粗品经连续精馏得到环氧化产物,将环氧化产物的正丁醇溶液和乙二胺同时流入2号微管式反应器中进行胺化反应,粗产品直接送入粗产品罐中经蒸馏后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采用连续化工艺,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提高了生产效率;(2)采用微管式反应器,不但有效提高了过程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减少了原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明显减少了过热导致的系列副反应,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还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一种煤基清洁燃油用缓蚀润滑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912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27431.3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基清洁燃油用缓蚀润滑剂制备方法。将2-羟基苯并噁唑分散于甲醇中,搅拌下加入与碱,再加入与长链卤代烷和碘化钾,搅拌下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与碱;再加入双卤代烷和烷基酚,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出不溶物,即得煤基清洁燃油复合添加剂,该煤基清洁燃油复合添加剂用量为500-5000mg/L时磨斑直径减小40%以上,用量为100-1000mg/L时对铜片的缓蚀率在90%以上,该添加剂对清洁燃油具有较好的润滑、清洁和缓蚀作用。

    一种吸附油品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负载型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999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57588.5

    申请日:2019-09-09

    Inventor: 曹彬 白婷 王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油品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负载型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负载型吸附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载体为经15wt%的H2O2或15wt%的HNO3改性的活性炭,活性组分为NiCl2,载体与活性组分按照2:1的质量比例混合,通过干混焙烧法制备得到负载型吸附剂。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吸附剂的孔结构和孔形状对吸附性能有很大影响,活性炭经15wt%的H2O2或HNO3改性后,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密集的孔结构和较多的表面官能团,孔隙发达且吸附容量大,所以本发明提供的负载型吸附剂对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对噻吩-正辛烷的脱除率分别达到了65.58%和70.54%;(2)生产成本降低,能满足工业生产运行成本要求。

    连续生产环烷酸钙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977393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388803.2

    申请日:2017-05-27

    Inventor: 曹彬 王进 白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环烷酸钙的工艺,包括:(1)将环烷酸、甲醇、二甲苯和基础油混合,形成混合油原料;(2)将混合油原料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送入1号微管式反应器里进行中和反应,得到中间产物;(3)将中间产物和CO2送入2号微管式反应器里进行碳酸化反应,得到粗产品;(4)粗产品自2号微管式反应器的出口直接进入粗产品罐中,之后粗产品经蒸馏、沉降过滤后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在微反应系统内进行高碱值纳米石油环烷酸钙的三相合成,使反应物料瞬间达到了微观混合均匀,有效地控制了纳米颗粒的形态及其粒径分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实现了稳定的连续化操作。

    一种煤基清洁燃油用缓蚀润滑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912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1127431.3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基清洁燃油用缓蚀润滑剂制备方法。将2‑羟基苯并噁唑分散于甲醇中,搅拌下加入与碱,再加入与长链卤代烷和碘化钾,搅拌下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与碱;再加入双卤代烷和烷基酚,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出不溶物,即得煤基清洁燃油复合添加剂,该煤基清洁燃油复合添加剂用量为500‑5000mg/L时磨斑直径减小40%以上,用量为100‑1000mg/L时对铜片的缓蚀率在90%以上,该添加剂对清洁燃油具有较好的润滑、清洁和缓蚀作用。

    聚醚胺的连续生产工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7130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23316.8

    申请日:2020-01-09

    Inventor: 王进 白婷 曹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醚胺的连续生产工艺,该连续生产工艺采用微通道反应器来合成聚醚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醚多元醇、氯化亚砜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和N,N-二甲基甲酰胺连续泵入1号微通道反应器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50-150℃,反应压力0.1-5MPa,反应物停留时间10-30min,反应结束后得到粗品,粗品经蒸馏得到聚醚中间体;将聚醚中间体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聚醚中间体溶液,将聚醚中间体溶液和乙二胺连续泵入2号微通道反应器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100-200℃,反应压力0.1-5MPa,反应物停留时间1-10min,反应结束后得到粗产品,粗产品经萃取、蒸馏后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聚醚胺的连续生产,并且操作安全、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节能环保。

    一种醇基清洁燃油用缓蚀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864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32288.7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基清洁燃油用缓蚀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将2-羟基苯并咪唑分散于甲醇或者乙醇中,搅拌下加入碱,再加入双卤代烷和碘化钾,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碱,再加入长链卤代烷,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出不溶物,即得甲醇/乙醇汽柴油用缓蚀润滑剂。使用温度下,本发明制备的缓蚀润滑剂用量为10-500mg/L时,对铜片的缓蚀率在90%以上,摩擦系数降低30%以上。本发明方法简便,产品不需要进行纯化即可作为添加剂使用,产品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

    连续生产环烷酸钙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97739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388803.2

    申请日:2017-05-27

    Inventor: 曹彬 王进 白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41 C07C6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环烷酸钙的工艺,包括:(1)将环烷酸、甲醇、二甲苯和基础油混合,形成混合油原料;(2)将混合油原料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送入1号微管式反应器里进行中和反应,得到中间产物;(3)将中间产物和CO2送入2号微管式反应器里进行碳酸化反应,得到粗产品;(4)粗产品自2号微管式反应器的出口直接进入粗产品罐中,之后粗产品经蒸馏、沉降过滤后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在微反应系统内进行高碱值纳米石油环烷酸钙的三相合成,使反应物料瞬间达到了微观混合均匀,有效地控制了纳米颗粒的形态及其粒径分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实现了稳定的连续化操作。

    一种页岩油储层地质工程可压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0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20646.2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油储层地质工程可压性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目标区块的页岩油储层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并确定评价段,获取评价段的单位体积含油性指数;步骤2)获取评价段的井下岩心,测试岩心的矿物成分和岩石力学参数,获取矿物分散程度指数和裂缝发育程度指数;步骤3)根据岩心不同矿物分散程度指数以及裂缝发育程度指数,获取工程脆性指数;步骤4)对单位体积含油性指数以及工程脆性指数进行加权处理,获取可压性因子,进行评价段的可压性综合评价。本发明从地质工程全面的角度综合考虑岩石可压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压性评价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