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时滞效应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9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41593.3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时滞效应的分析方法,具体为:收集研究区气象站年降水数据、年气温数据以及年NDVI遥感数据;计算得到年植被覆盖度时间序列栅格数据、年降雨量时间序列栅格数据和年气温时间序列栅格数据;将逐年植被覆盖度、逐年降雨量、逐年气温时间序列栅格数据分别转化为时间序列文本形式的数值数据;计算得到植被覆盖对降水和气温的时滞效应的滞后年限、达到滞后年限时的相关性、最强时滞效应时的滞后年限以及最强时滞效应时的相关性。该分析方法,可以凭借较少的数据快速简单的计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时滞效应,为区域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时滞效应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9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241593.3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时滞效应的分析方法,具体为:收集研究区气象站年降水数据、年气温数据以及年NDVI遥感数据;计算得到年植被覆盖度时间序列栅格数据、年降雨量时间序列栅格数据和年气温时间序列栅格数据;将逐年植被覆盖度、逐年降雨量、逐年气温时间序列栅格数据分别转化为时间序列文本形式的数值数据;计算得到植被覆盖对降水和气温的时滞效应的滞后年限、达到滞后年限时的相关性、最强时滞效应时的滞后年限以及最强时滞效应时的相关性。该分析方法,可以凭借较少的数据快速简单的计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时滞效应,为区域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流域降雨径流关系非线性快速诊断及归因分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31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811256521.8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降雨径流关系非线性快速诊断及归因分析的方法,首先确定研究流域,收集研究流域控制水文站年径流量与流域雨量站的年降雨量数据;得出最优理论概率分布函数;使用阿基米德家族Copula函数建立年降雨量和年径流量降雨径流关系的理论最优二维联合分布函数;得到理论最优二维联合分布的似然比统计量,计算样本的似然比统计值,确定突变点;假设突变年份之前为自然时期,并将自然时期作为基准期,突变年份之后为人类活动影响的时期;建立降雨径流模型,重构年径流量资料;将年径流量资料和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的贡献率,本发明提高了快速进行流域降雨径流关系诊断的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98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0191033.1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法,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步骤:预测最优的各类土地利用面积数值大小;然后将土地利用配置的数值初步空间化;最后根据历史期资料进行生态验证和影像的反馈调节,直至得到同时满足生态需求中的减水减沙效果的设计年土地利用最优化配置图。本发明的方法预测条件以政策和现状数据为依据,通过运筹学线性规划算法,使得各项预测结果满足规划水平年各项指标的数值范围,且可以对土地配置变化及其带来的水沙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使得土地配置方式、经济效益、景观指数、径流泥沙之间形成耦合关系,可以灵活调整系统,进行优化,是可信度、解释度、自由度很高的,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土地配置预测方法。

    一种水源涵养功能生态红线区的划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53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811366629.2

    申请日:2018-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源涵养功能生态红线区的划定方法,步骤包括:1)确定目标区域及研究时段,收集相关数据;2)获得目标区域的坡度栅格数据及坡度因子栅格数据;3)计算得到每个气象站每年降水数据、每年降水栅格数据、每年降水因子栅格数据及多年平均降水因子栅格数据;4)得到目标区域各气象站每年净初级生产力数据、研究区域的每年净初级生产力栅格数据及多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栅格数据;5)得到土壤渗流因子栅格数据;6)得到生态系统水涵养服务能力指数栅格数据;7)按照自然断点法进行重新分类,将目标区域划分为三类区。本发明的划定方法,凭借较少的数据快速简单划定生态红线,准确性高。

    一种流域次降雨事件下淤地坝系失效风险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53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378012.2

    申请日:2018-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G06F17/18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次降雨事件下淤地坝系失效风险评价方法,步骤包括:1)收集淤地坝资料及次降水资料;2)建立淤地坝上下游之间拓扑关系判别函数,对淤地坝逐级编号;3)建立每座淤地坝的坝高-库容曲线函数,找到最大场次降水量;4)模拟出一个降雨量;5)建立淤地坝溃坝判别函数;6)建立流域淤地坝系连锁溃坝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出淤地坝系每座坝的溃坝临界降雨量和溃坝顺序;7)计算淤地坝系失效风险概率;8)计算溃坝临界雨量所对应的淤地坝系失效风险概率及淤地坝系累积失效风险概率,划分风险区,根据最大场次降水量评价该流域淤地坝系失效风险等级。本发明的方法,凭借较少数据快速判别淤地坝系失效风险。

    一种水源涵养功能生态红线区的划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5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66629.2

    申请日:2018-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源涵养功能生态红线区的划定方法,步骤包括:1)确定目标区域及研究时段,收集相关数据;2)获得目标区域的坡度栅格数据及坡度因子栅格数据;3)计算得到每个气象站每年降水数据、每年降水栅格数据、每年降水因子栅格数据及多年平均降水因子栅格数据;4)得到目标区域各气象站每年净初级生产力数据、研究区域的每年净初级生产力栅格数据及多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栅格数据;5)得到土壤渗流因子栅格数据;6)得到生态系统水涵养服务能力指数栅格数据;7)按照自然断点法进行重新分类,将目标区域划分为三类区。本发明的划定方法,凭借较少的数据快速简单划定生态红线,准确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