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407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24453.7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测压球囊导管及其智能自演进式辅助设备,该球囊导管集成了压力传感器及其导线,可术中监测球囊内及术区压力,并有效增强球囊导管的强度。该球囊导管的智能自演进式辅助设备由多模块组成,具有接收处理压力传感器其信号、推荐优选手术方案、实现近中程手术操作和设备控制、术中手术决策等功能,同时具备智能自演进特征,本发明通过集成于球囊导管上的压力传感器监测球囊内和术区压力,并将压力数据传输至智能自演进式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后推荐优选手术方案并辅助术者完成手术;此外辅助设备还通过不断新增的患者诊疗随访数据,更新的先验知识,实现球囊导管介入治疗策略的自我进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953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215326.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IPC: G06V20/10 , G06V20/69 , G06V10/58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环境微生物浓度的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不同浓度等级的多个源域液态样本的初始高光谱数据,校准高光谱数据,基于校准高光谱数据进行高光谱超立方体的裁切得到源域数据集,并将源域数据集随机均衡的分成训练验证集,使用K折交叉验证方法将训练验证集划分为一一对应的K个训练集和K个验证集,在每个训练集上进行多通道联合特征提取、深度特征提取和折内浓度预测,并基于对应折验证集分别选择初始最优浓度检测模型,在K折上得到K个初始最优浓度检测模型;基于K个初始最优浓度检测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得到最终最优浓度检测模型和浓度集体决策结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域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034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20674.X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包含玻璃酸钠、阿托品、氢氧化钠和氯化氢、氯化钠及注射用水。所述玻璃酸钠质量浓度为0.1-10 g/L,阿托品的质量浓度为0.1 g/L,所述氢氧化钠和氯化氢为pH调节剂,所述氯化钠为渗透压调节剂。本发明所涉及滴眼液不含任何中药成分、抑菌剂、防腐剂、助溶剂、增稠剂、络合剂等,组分简单且除阿托品外均为人体正常物质,故避免了眼球表面微环境破坏所致的角膜损伤,还避免了中药等成分长期过量使用对人体及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危害,同时有效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此外本发明所涉及滴眼液调整了pH值及渗透压,增加了使用舒适性,还基于无菌灌装及热压灭菌工艺生产小剂量独立包装,保证产品的生物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98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79514.6
申请日:2020-02-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隔离式人工呼吸器,包括通气面罩、硬质通气连接管道、人工呼吸器进气部;所述通气面罩为可覆盖患者口部及鼻部,紧贴患者面部的腹侧为适形的通气面罩气囊部,并设置有通气面罩进气接口、异物吸引管接口,通气面罩进气接口与硬质通气连接管道密封相连;所述硬质通气连接管道为一硬质材料所构建的管状通气装置,所述硬质通气连接管道远端设置的通气面罩连接部与下方的通气面罩进气口密封相连;所述人工呼吸器进气部位于施救者一侧,由通气连接管道接口、漏斗形管道、进气部支撑平台、进气部咬合固定平台组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在人工呼吸时施救者与患者之间气体、固体、分泌物、体液的隔离,又能有效保护施救者的健康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358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0119041.8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Inventor: 任鹏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光谱成像的术区快速检测、标记的设备,包括:运动控制系统、机械臂、高光谱空间扫描数据采集系统、高光谱点孔扫描数据采集系统、标记系统、实时传输处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显示屏;所述运动控制系统与所述机械臂电性连接,所述机械臂电性连接高光谱空间扫描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实时传输处理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与显示屏电性相连;所述标记系统集成于高光谱点孔扫描数据采集系统组织接触端并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该检测方法将不断扩充该特定病变组织的高光谱数据库,并根据新的该特定病变组织及对应的正常组织的高光谱数据实时更新、优化所训练的模型,自动优化分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5857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19041.8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Inventor: 任鹏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光谱成像的术区快速检测、标记的设备,包括:运动控制系统、机械臂、高光谱空间扫描数据采集系统、高光谱点孔扫描数据采集系统、标记系统、实时传输处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显示屏;所述运动控制系统与所述机械臂电性连接,所述机械臂电性连接高光谱空间扫描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实时传输处理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与显示屏电性相连;所述标记系统集成于高光谱点孔扫描数据采集系统组织接触端并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该检测方法将不断扩充该特定病变组织的高光谱数据库,并根据新的该特定病变组织及对应的正常组织的高光谱数据实时更新、优化所训练的模型,自动优化分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1354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77163.5
申请日:2020-01-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N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植入式多通道人工前庭装置,包括电源管理系统、多轴运动传感器、中央处理器、信息处理模块、闭环输出驱动器、电极管理系统、服务软件系统、生物电极阵列、神经网络;所述电源管理系统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信息处理模块、多轴运动传感器、闭环输出驱动器,所述闭环输出驱动器电性连接电极管理系统,所述电极管理系统电性连接生物电极阵列,所述电源管理系统信号连接服务软件系统,所述生物电极阵列信号连接神经网络。从根本上解决了前庭神经系统感知信息的输入问题。用以将头部运动信息转化为前庭神经信号,输入前庭感觉通路,重建缺失的前庭神经功能,与人工耳蜗重建听觉类似。
-
公开(公告)号:CN11564493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6815.8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冠状病毒超快速智能检测设备及方法,包括采集仓和设置于采集仓输出端的灭菌仓;采集仓内设置有病毒承载容器,病毒承载容器两侧单独设置有高光谱成像光源和图像采集装置,病毒承载容器内置病毒承载溶液;病毒承载容器连接有测试管和灭菌仓进气道,测试管端部为微孔结构且位于病毒承载溶液底部,灭菌仓进气道位于病毒承载溶液液面之上,且连接灭菌仓;图像采集装置输出端连接冠状病毒检测单元;本申请在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对应的深度学习算法支持下,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能够有效提取样本数据的深度特征,很好地实现新冠病毒超快速检测,且成本低、人力投入小,能够实现冠状病毒超快速智能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840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624453.7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测压球囊导管及其智能自演进式辅助设备,该球囊导管集成了压力传感器及其导线,可术中监测球囊内及术区压力,并有效增强球囊导管的强度。该球囊导管的智能自演进式辅助设备由多模块组成,具有接收处理压力传感器其信号、推荐优选手术方案、实现近中程手术操作和设备控制、术中手术决策等功能,同时具备智能自演进特征,本发明通过集成于球囊导管上的压力传感器监测球囊内和术区压力,并将压力数据传输至智能自演进式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后推荐优选手术方案并辅助术者完成手术;此外辅助设备还通过不断新增的患者诊疗随访数据,更新的先验知识,实现球囊导管介入治疗策略的自我进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70114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42871.1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痉挛型脑瘫治疗的智能自演进式神经调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多模块组成,具有智能自演进功能。该方法包括:将生物电极阵列植入调控部位,通过模拟输入缺失的生理性神经电活动,或减弱和阻断失衡的病理性神经电活动,以缓解痉挛状态;通过生物电极阵列和各类传感器监测目标神经在调控状态下的神经电活动及行为效应,实时反馈,实现闭环的调控电流动态校准与痉挛状态动态调控;通过不断新增的电生理数据、行为效应数据、患者诊疗数据,结合最新的先验知识,实现痉挛状态识别策略及神经调控策略的自演进。本发明能够实现痉挛性脑瘫痉挛状态的有效缓解或解除,可在理念和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用于其他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