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55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5561.7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爆型放射性气体辐射探测器,包括晶体外壳及晶体封装壳,所述晶体外壳及晶体封装壳通过阻燃密封圈进行连接,所述晶体外壳内设置有碘化钠晶体,所述碘化钠晶体一端与晶体外壳接触,另一端设置有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设置在光电倍增管罩壳内,所述光电倍增管的一端面设置有光电倍增管压片,所述光电倍增管压片与pcb支撑板连接,所述pcb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铜柱连接,该新型结构一是可以防爆,二是对于数据可以进行多道处理能对多道测量实现实时控制和参数修改(多道运行增益、多道运行高压、测量周期),信息处理快,可快速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5560.2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宽能中子探测器,所述探测器为上下两层布置,所述上层为电路结构,下层为探测结构,所述探测结构的He‑3正比计数器设置在宽能中子慢化体结构中心位置。所述宽能中子慢化体结构为圆柱体结构分为四层慢化体,慢化体由外至内依次为第一聚乙烯层、铅粉层、掺硼聚乙烯层,第二聚乙烯层,同时提供一种宽能中子探测器,本发明重新设计慢化体结构性能,使其能够满足高能中子(20MeV‑400MeV)的测量范围,并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重量轻的宽能中子探测器,实现探测器、慢化体及响应电路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7584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5563.6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量程中子临界探测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底部设置有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屏蔽板,所述屏蔽板一侧设置有1个He‑3正比计数管,所述屏蔽板另一侧设置有探测器电路板及第一GM探测器、第二GM探测器,所述He‑3正比计数管、第一GM探测器、第二GM探测器均与探测器电路板连接,使得报警阈值在整个量程连续可调,探测器的核临界响应时间(毫秒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74319.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塑闪探测器+SiPM的Kr‑85便携检测装置,涉及放射性气体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由设备外壳、抽气管路系统、测量检测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本发明通过采用塑闪探测器与SiPM相结合的探测组合,有效减小了探测器体积,使得检测装置整体更加轻巧便携,可同时探测β射线和γ射线,并消除γ射线对β射线探测的影响,提高了测量准确度,采用一种双探测器4π复合结构,显著增强了探测效率和探测下限,通过这些设计,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体积大、响应慢、探测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对Kr‑85快速、准确检测的效果,满足了便携式检测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能更好地保障环境安全和工作人员健康,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14110.0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属于能量采集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平台,其上固定有导轨,导轨的一侧环绕设有外齿条,运动模块包括发电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扑翼组件,扑翼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导轨的扑翼,驱动组件连接在扑翼上,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以及连接在发电机转子上的发电齿轮,发电机连接在扑翼上,发电齿轮与外齿条啮合,本发明能够利用水流推动扑翼在直线段导轨以及弧度小于180°的弧形段导轨上移动,驱动组件主动带动运动模块沿弧度大于180°的弧形段导轨移动,实现扑翼在水平面上循环移动,利用外齿条、发电齿轮使得发电机的转子旋转进行能量采集,在一个运动周期内能够尽可能多的采集能量,提高扑翼能量采集装置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84800.6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属于流场能量采集技术领域。该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导轨、滑块和扑翼叶片,导轨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上,导轨滑动连接滑块,滑块滑动连接扑翼叶片,扑翼能量采集装置还包括:锁止机构和两个凸起件;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块上,锁止机构的动作端固定连接所述扑翼叶片,用以保持扑翼叶片的角度锁定,能够使所述扑翼叶片受到定向来流时,扑翼叶片带动滑块沿导轨进行移动;两个凸起件分别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的上下两端。提供的扑翼能量采集装置避免了伺服电机克服来流阻力导致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保证了扑翼能量采集装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22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267172.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宗仁 , 靳守锋 , 崔博源 , 田汇冬 , 王浩然 , 陈允 , 徐家忠 , 吴泽华 , 李琴 , 齐印国 , 亓云国 , 袁树锋 , 马成喜 , 段连雨 , 王海霞 , 刘庆东 , 张强 , 高海龙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特高压GIS/GIL绝缘子载流特性试验装置及方法,设置第一静导体、动导体和第二静导体,双插接结构,可同时进行不同触指结构配置方案下的微动磨损试验,两者保持独立,互不干扰。设置作动杆和作动器,可以根据本发明的触头磨损特性结果,能够驱动动导体做往复运动,实现对GIS/GIL实际运行过程中导杆发生伸缩时对触指的摩擦过程的模拟,通过设置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电阻测量电路和温度传感器,能够获得不同摩擦频次、不同往复行程下,不同触指结构的接触电阻劣化特性,掌握绝缘子滑动触头载流特性规律,从而进一步优化触头结构,为触指选型、触指装配工艺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38259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593763.1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液膜蒸发冷却服务器机柜,机箱柜内部通过风道隔板分割为服务器放置空间及底部风道;其中,服务器放置空间的两侧均设有侧壁回风口及侧壁进风口,服务器放置空间的顶壁设有顶壁回风口及顶壁进风口,其中,顶壁回风口处设有顶部循环风扇;底部风道的两侧均设有侧风口,底部风道的下端设有冷却空气出口;第一喷淋换热空间内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第一喷淋冷却风扇、第一喷淋管及第一喷淋液膜换热器;第二喷淋换热空间内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第二喷淋冷却风扇、第二喷淋管及第二喷淋液膜换热器;顶部换热空间内布置有顶部换热器。该机柜的能耗较低,同时具有布置灵活及控制精准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0879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1075525.8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宗仁 , 吴泽华 , 徐家忠 , 李智凯 , 廖泽民 , 李琴 , 毛航银 , 齐印国 , 亓云国 , 袁树锋 , 马成喜 , 段连雨 , 王海霞 , 刘庆东 , 张强 , 高海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特高压GIS/GIL母线,包括壳体、载流导体、高压端导体和绝缘子本体,载流导体同轴设置于壳体的内部,高压端导体的两端与载流导体同轴连接,绝缘子本体包括绝缘子树脂体和分别安装于绝缘子树脂体两端的高压端金属嵌件与低压端金属嵌件;高压端金属嵌件与高压端导体连接,绝缘子本体的轴线与载流导体的轴线垂直,低压端金属嵌件与壳体连接,绝缘子本体的轴线水平设置。本发明能够提升超/特高压GIS用绝缘子的沿面绝缘性能、机械性能,抑制GIS内金属微粒对绝缘的影响,保障GIS用绝缘子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42270.4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398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GIS用单支柱绝缘子电气性能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三维CAD软件中建立单支柱绝缘子的电场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单支柱绝缘子的电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待优化的结构参数;选择单支柱绝缘子电气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参数化扫描的方式,获得单支柱绝缘子待优化的结构参数对电气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到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建立四层深度神经网络使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等效模型;设置目标函数值函数;使用遗传粒子群算法对等效模型进行全局优化;本发明使得单次计算单支柱绝缘子电气性能指标所需时间大大降低,显著降低单支柱绝缘子设计周期和成本,为特高压GIS单支撑绝缘子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