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522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267172.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宗仁 , 靳守锋 , 崔博源 , 田汇冬 , 王浩然 , 陈允 , 徐家忠 , 吴泽华 , 李琴 , 齐印国 , 亓云国 , 袁树锋 , 马成喜 , 段连雨 , 王海霞 , 刘庆东 , 张强 , 高海龙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特高压GIS/GIL绝缘子载流特性试验装置及方法,设置第一静导体、动导体和第二静导体,双插接结构,可同时进行不同触指结构配置方案下的微动磨损试验,两者保持独立,互不干扰。设置作动杆和作动器,可以根据本发明的触头磨损特性结果,能够驱动动导体做往复运动,实现对GIS/GIL实际运行过程中导杆发生伸缩时对触指的摩擦过程的模拟,通过设置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电阻测量电路和温度传感器,能够获得不同摩擦频次、不同往复行程下,不同触指结构的接触电阻劣化特性,掌握绝缘子滑动触头载流特性规律,从而进一步优化触头结构,为触指选型、触指装配工艺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7172.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宗仁 , 靳守锋 , 崔博源 , 田汇冬 , 王浩然 , 陈允 , 徐家忠 , 吴泽华 , 李琴 , 齐印国 , 亓云国 , 袁树锋 , 马成喜 , 段连雨 , 王海霞 , 刘庆东 , 张强 , 高海龙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特高压GIS/GIL绝缘子载流特性试验装置及方法,设置第一静导体、动导体和第二静导体,双插接结构,可同时进行不同触指结构配置方案下的微动磨损试验,两者保持独立,互不干扰。设置作动杆和作动器,可以根据本发明的触头磨损特性结果,能够驱动动导体做往复运动,实现对GIS/GIL实际运行过程中导杆发生伸缩时对触指的摩擦过程的模拟,通过设置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电阻测量电路和温度传感器,能够获得不同摩擦频次、不同往复行程下,不同触指结构的接触电阻劣化特性,掌握绝缘子滑动触头载流特性规律,从而进一步优化触头结构,为触指选型、触指装配工艺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0382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47134.1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GIL/GIS偏心母线,其标准单元包括金属外壳、载流导体、高压屏蔽导体、支柱绝缘子以及同心绝缘子,同心绝缘子安装在金属外壳的两端,载流导体设置于金属外壳内;载流导体包括偏心段和同心载流导体,偏心段两端均连接有同心载流导体,同心载流导体的轴线与金属壳体的轴线同轴;偏心段包括若干偏心载流导体,偏心载流导体的轴线平行位于金属壳体的轴线的上方,若干偏心载流导体之间通过高压屏蔽导体连接成偏心段,位于偏心段端部的偏心载流导体通过转角单元与一同心载流导体的一端连接,该同心载流导体的另一端与同心绝缘子连接;高压屏蔽导体通过支柱绝缘子与金属外壳连接。本发明能够抑制支柱绝缘子表面电荷积累。
-
公开(公告)号:CN112768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027192.5
申请日:2021-01-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H3/32 , H01H11/00 , H02B1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传动绝缘杆的端部金属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端部金属件结构的外套筒套设于金属内嵌件的外部,金属内嵌件的一端伸出于外套筒,金属内嵌件的该端处于外套筒外的部分设有销孔,金属内嵌件的另一端与外套筒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空隙,纤维增强环氧复合管的一端从所述第一环形空隙中插入外套筒的内腔,纤维增强环氧复合管的外表面与外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注胶空腔,所述注胶空腔的纵截面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形状,注胶空腔的小端为靠近所述第一环形空隙的一端,所述注胶空腔内部填充有粘结剂。本发明解决了金属件和纤维增强环氧复合管之间界面粘接性能不佳而引发的机械以及绝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05014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810155798.5
申请日:2018-02-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靠性屋和粗糙理想点发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以可靠性屋的矩阵结构为基础,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得失效模式的评分信息;采用粗糙数融合不同专家给出的评分信息,建立失效模式粗糙数评分矩阵;通过分析失效模式的传播机理,建立失效模式传播链,以失效模式的传播方向和强度作为输入,重新构建失效模式粗糙数评分矩阵,在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权重差异的情况下,引入理想点(VIKOR)法对失效模式的风险等级进行排序;相比与传统的FMEA方法及其现有的改进发放,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处理专家评分信息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问题,充分考虑了失效模式间的传播影响关系,使得出的分析结果更容易被决策者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170382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47507.5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GIL/GIS腹部屏蔽的三支柱绝缘子及母线,其中,三支柱绝缘子包括三支柱绝缘子本体、高压屏蔽导体、腹部屏蔽电极和高压衬管,三支柱绝缘子本体的腹部套设在高压衬管,高压衬管上在三支柱绝缘子本体的两侧均套设有所述高压屏蔽导体,三支柱绝缘子本体的任意相邻两条支腿之间均设有腹部屏蔽电极,腹部屏蔽电极位于腹部的外围,每只腹部屏蔽电极跨接在三支柱绝缘子本体两侧的高压屏蔽导体之间,高压屏蔽导体与腹部屏蔽电极以及高压衬管之间电连接,支腿的低压端安装有低压嵌件。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绝缘子表面电荷积累量,使得金属异物无法附着在三支柱绝缘子腹部,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三支柱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6826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27192.5
申请日:2021-01-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H3/32 , H01H11/00 , H02B1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传动绝缘杆的端部金属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端部金属件结构的外套筒套设于金属内嵌件的外部,金属内嵌件的一端伸出于外套筒,金属内嵌件的该端处于外套筒外的部分设有销孔,金属内嵌件的另一端与外套筒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空隙,纤维增强环氧复合管的一端从所述第一环形空隙中插入外套筒的内腔,纤维增强环氧复合管的外表面与外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注胶空腔,所述注胶空腔的纵截面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形状,注胶空腔的小端为靠近所述第一环形空隙的一端,所述注胶空腔内部填充有粘结剂。本发明解决了金属件和纤维增强环氧复合管之间界面粘接性能不佳而引发的机械以及绝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050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55798.5
申请日:2018-02-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靠性屋和粗糙理想点发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以可靠性屋的矩阵结构为基础,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得失效模式的评分信息;采用粗糙数融合不同专家给出的评分信息,建立失效模式粗糙数评分矩阵;通过分析失效模式的传播机理,建立失效模式传播链,以失效模式的传播方向和强度作为输入,重新构建失效模式粗糙数评分矩阵,在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权重差异的情况下,引入理想点(VIKOR)法对失效模式的风险等级进行排序;相比与传统的FMEA方法及其现有的改进发放,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处理专家评分信息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问题,充分考虑了失效模式间的传播影响关系,使得出的分析结果更容易被决策者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91546.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环保混合气体灭弧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将环保混合气体充入试验装置,构建电弧模拟试验回路;在回路中施加第一电流;检测试验装置的断口间的电弧电压和流过断口的电弧电流波形;通过波形,确定熄弧尖峰和弧后电流峰值;根据熄弧尖峰和弧后电流峰值,确定最优环保混合气体的配置方案;在回路中施加第二电流;获取断口间电弧电压和流过断口的电弧电流波形;根据波形,确定电弧电导和电弧电导下降率曲线;根据电弧电导和下降率曲线,确定试验装置灭弧性能最佳时的电弧电导和下降率曲线。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检测不同工况下电弧开断试验的关键状态参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05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640857.4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电阻装置及隔离开关,包括:支撑件、若干卡接件和多段电阻单元;其中,各段电阻单元沿轴向依次套设在支撑件上,并位于任意两段所述电阻单元之间;每段所述电阻单元包括:电阻件和套设在其外部的护套;每个所述卡接件的两端面均与相邻的两段所述电阻单元中的护套和电阻件相卡接。本发明中,通过支撑件固定电阻单元中的电阻件,通过卡接件卡接在相邻两段电阻件和护套的端面上,采用分段式的护套,使得每段护套不至于过长,有利于减小安装、运行操作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护套变形现象,显著降低了阻尼电阻引发放电的概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