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个性化用能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25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574472.8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个性化用能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和设备,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需求感知模块,优化控制四个模块;本发明能够获取环境信息和用户信息,提取关键特征,实时预测当前时刻用户的个性化热舒适度需求和照明需求,并针对此进行个性化用能控制,并进行了空调能效分析调节。本发明系统,实现简单,计算复杂度低,对个体针对性强,预测准确度高,不依赖于种类繁杂的传感器,可根据应用场景选取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具有实际应用的优势,建立了用户的个性化热舒适度动态感知模型,估计和更新用户对环境舒适度的需求,针对空调系统进行了单独优化。

    供需协同运行能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2836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574474.7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需协同运行能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系统供能端包括配电网系统、新能源系统、自治发电系统、HVAC系统和储电、储冷、储热系统;需求侧创新性地把人员舒适度个性化差异考虑进来,并将数据驱动、机理驱动与人员反馈相结合,实现人员舒适度的动态感知,进而获得个性化用能需求的准确预测,按照舒适度需求对用能设备进行了实时的智能控制;再结合供能端状态信息与电价等客观信息把建筑能源系统供需两侧进行联合调度,满足了需求侧个性化需求,消纳了可再生能源和用户电、冷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显著提高系统效率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建筑能源系统能效水平的目的。

    供需协同运行能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2836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74474.7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需协同运行能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系统供能端包括配电网系统、新能源系统、自治发电系统、HVAC系统和储电、储冷、储热系统;需求侧创新性地把人员舒适度个性化差异考虑进来,并将数据驱动、机理驱动与人员反馈相结合,实现人员舒适度的动态感知,进而获得个性化用能需求的准确预测,按照舒适度需求对用能设备进行了实时的智能控制;再结合供能端状态信息与电价等客观信息把建筑能源系统供需两侧进行联合调度,满足了需求侧个性化需求,消纳了可再生能源和用户电、冷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显著提高系统效率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建筑能源系统能效水平的目的。

    一种智能建筑个性化用能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257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74472.8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个性化用能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和设备,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需求感知模块,优化控制四个模块;本发明能够获取环境信息和用户信息,提取关键特征,实时预测当前时刻用户的个性化热舒适度需求和照明需求,并针对此进行个性化用能控制,并进行了空调能效分析调节。本发明系统,实现简单,计算复杂度低,对个体针对性强,预测准确度高,不依赖于种类繁杂的传感器,可根据应用场景选取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具有实际应用的优势,建立了用户的个性化热舒适度动态感知模型,估计和更新用户对环境舒适度的需求,针对空调系统进行了单独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