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3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4349.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鼠笼弹性支承减振阻尼器设计试验台,包括试验台基座、鼠笼弹性支承平台以及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等;主激振器通过主激振器支架安装在试验台基座上,侧激振器通过侧激振器支架安装在试验台基座上,鼠笼弹性支承平台安装在试验台基座上,鼠笼弹性支承平台上安装有电涡流传感器、磁吸加速度传感器、应变片和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电脑,该试验台的控制和数据处理都由电脑发出,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力传感器的数据,通过对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激振器激振力的大小,再通过传感器和应变片将鼠笼弹性支承的响应数据记录,对电脑内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鼠笼弹性支承的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688413.8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弹性支承的周向拉杆转子故障识别实验台,非驱动侧轴头的一端套装在非驱动侧弹性轴承座设置的非驱动侧调心球轴承上,另一端套装有第一辅助轴承并与第一拉杆转子组合轮盘连接,中间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拉杆转子组合轮盘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拉杆转子组合轮盘连接。驱动侧轴头的一端套装在驱动侧弹性轴承座设置的驱动侧调心球轴承上并通过电机侧弹性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套装有第二辅助轴承并与第二拉杆转子组合轮盘连接;非驱动侧和驱动侧弹性轴承座上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第一、第二电涡流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电涡流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开展各向异性支承下的拉杆松动、预紧力不均等故障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222212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062849.8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轮机拉杆式转子扭振模态的计算验证方法,(1)建立拉杆转子接触段的传递矩阵方程,然后在该方程中引入接触段抗扭刚度修正系数;(2)计算上述方程中拉杆转子接触段抗扭刚度修正系数;(3)利用上述拉杆转子接触段的传递矩阵方程和接触段抗扭刚度修正系数值,通过传递矩阵法计算转子的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计算中考虑了转子接触段接触效应;(4)通过扭振模态实验测试实验拉杆转子在不同预紧力下的扭振模态频率,并与上述计算结果比较。本发明对拉杆式转子的扭振模态的计算能有效地考虑接触效应的影响,可以更为准确地计算拉杆式转子的扭振模态频率,这为合理地设计该类型转子的扭转振动特性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3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4130.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8/2415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 , G06N3/094 , G06N3/0985 , F01D5/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汽轮机转子启动瞬态温度场的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的光热汽轮机转子进行材料设定、接触构建以及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得到转子的稳态温度场数据;对于获取的稳态温度场数据进行预处理;导出结果的稳态温度场,转换成添加生成按照节点编号排序的所有节点的稳态温度值,得到稳态温度场序列;将预处理后的稳态温度场序列数据输入至预设的瞬态温度场预测模型中,得到待预测的光热汽轮机转子的启动瞬态温度场。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和预测模块。本发明实现了温度场的快速准确预测,为机组运行优化、寿命计算和可靠性维护提供快速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7495.6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平机械支撑刚度智能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真实的透平机械基础支撑模型,建立缩减有限元模型;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构建所述缩减有限元模型的支撑刚度和阻尼比的数据样本集;对所述数据样本集中的每个数据样本进行有限元分析,生成支撑结构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动刚度曲线;根据所述数据样本集及所述支撑结构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动刚度曲线,构建透平机械支撑刚度智能预测模型;利用所述透平机械支撑刚度智能预测模型进行透平机械支撑刚度智能预测。本发明能够准确捕捉复杂动态系统的特性,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进而优化设备管理和维护,提升透平机械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88426.5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轮盘周向均布椭圆形拉杆孔设计方法,用于快速获得应力优化的椭圆孔拉杆孔结构,包括:1)基于燃气轮机轮盘预紧力和传扭要求,确定拉杆个数和直径;2)根据拉杆直径、拉杆个数和轮盘换热要求,初步确定拉杆孔直径和节圆直径;3)基于轮盘内和外径参数,建立带拉杆孔轮盘平面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4)考虑拉杆孔节圆直径、拉杆孔周向和径向尺寸的不同参数,施加离心力载荷,计算拉杆孔应力分布,获得临界孔径弧长比;5)如果孔径弧长比小于临界值,采用椭圆形结构进行应力优化分析,获得拉杆孔优化结构;若孔径弧长比大于临界值,迭代拉杆节圆直径以满足此要求;6)采用实际轮盘3D模型,进行结构应力优化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13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688426.5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轮盘周向均布椭圆形拉杆孔设计方法,用于快速获得应力优化的椭圆孔拉杆孔结构,包括:1)基于燃气轮机轮盘预紧力和传扭要求,确定拉杆个数和直径;2)根据拉杆直径、拉杆个数和轮盘换热要求,初步确定拉杆孔直径和节圆直径;3)基于轮盘内和外径参数,建立带拉杆孔轮盘平面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4)考虑拉杆孔节圆直径、拉杆孔周向和径向尺寸的不同参数,施加离心力载荷,计算拉杆孔应力分布,获得临界孔径弧长比;5)如果孔径弧长比小于临界值,采用椭圆形结构进行应力优化分析,获得拉杆孔优化结构;若孔径弧长比大于临界值,迭代拉杆节圆直径以满足此要求;6)采用实际轮盘3D模型,进行结构应力优化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6300.0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面齿盘拉杆转子预紧失谐非接触识别方法及装置,利用激光照射到端面齿盘拉杆转子的拉杆上,采集拉杆反射回的激光信号;对激光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拉杆的振动特征参数;基于拉杆的振动特征参数的变化,识别预紧失谐拉杆。本发明能够避免接触式测量附加质量的影响,测量结果更加精确,且测频范围宽,装置精简,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88413.8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弹性支承的周向拉杆转子故障识别实验台,非驱动侧轴头的一端套装在非驱动侧弹性轴承座设置的非驱动侧调心球轴承上,另一端套装有第一辅助轴承并与第一拉杆转子组合轮盘连接,中间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拉杆转子组合轮盘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拉杆转子组合轮盘连接。驱动侧轴头的一端套装在驱动侧弹性轴承座设置的驱动侧调心球轴承上并通过电机侧弹性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套装有第二辅助轴承并与第二拉杆转子组合轮盘连接;非驱动侧和驱动侧弹性轴承座上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第一、第二电涡流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电涡流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开展各向异性支承下的拉杆松动、预紧力不均等故障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02459.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支承组合接触拉杆转子干摩擦减振实验台及实验方法,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柔性支承支座、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实验台的柔性支承特性,从而模拟不同支承刚度、预紧力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通过动静摩擦片之间的摩擦作用,利用步进电机控制轴向位移以调整接触面正压力,实现对轴向振动的有效控制,降低转子的振动;同时,组合式拉杆转子通过止口配合和端面齿接触配合装配而成,可以用于止口平面和端面齿界面参数耦合特性研究;通过组合轮盘中端面齿的接触配合,可在不同工况下模拟端面齿的接触状态,从而能够实现端面齿不同接触状态的分析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