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56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588914.9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IPC: G06F30/28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的动态模拟方法,方法先根据缝洞型气藏气井参数,设计并构建串联缝洞系统;然后基于串联缝洞系统流动模型,构建串联缝洞系统气藏流动数学模型,表征出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中井底流压线性下降的异常特征;最后建立考虑外围缝洞补给影响的三参数产能方程,并利用三参数产能方程预测缝洞型气藏的气井产能及储气库气井的调峰能力。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缝洞串联模型,建立缝洞系统气藏流动数学模型,计算模拟动态表明,该模型表征出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中的异常特征;并建立一种考虑外围缝洞的补给影响的新产能模型,为合理预测储气库井的调峰能力提供简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08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590145.6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气藏未稳定产能测试资料解释方法,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方法根据缝洞型气藏气井参数,设计并构建串联缝洞系统;然后基于串联缝洞系统构建缝洞气藏串联结构的产能模型,将井周的流动划分为近井单元流动和外围单元补给流动,形成一种3参数的产能方程;最后根据串联缝洞系统的压降估计近井单元地层压力变化,以线性回归方式分别评价近井单元和外围单元的产能系数,预测储气库井的调峰能力。本发明通过估计近井单元地层压力变化,以线性回归方式分别评价近井单元和外围单元的产能系数,为合理预测储气库井的调峰能力提供简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0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90145.6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气藏未稳定产能测试资料解释方法,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方法根据缝洞型气藏气井参数,设计并构建串联缝洞系统;然后基于串联缝洞系统构建缝洞气藏串联结构的产能模型,将井周的流动划分为近井单元流动和外围单元补给流动,形成一种3参数的产能方程;最后根据串联缝洞系统的压降估计近井单元地层压力变化,以线性回归方式分别评价近井单元和外围单元的产能系数,预测储气库井的调峰能力。本发明通过估计近井单元地层压力变化,以线性回归方式分别评价近井单元和外围单元的产能系数,为合理预测储气库井的调峰能力提供简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8914.9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IPC: G06F30/28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的动态模拟方法,方法先根据缝洞型气藏气井参数,设计并构建串联缝洞系统;然后基于串联缝洞系统流动模型,构建串联缝洞系统气藏流动数学模型,表征出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中井底流压线性下降的异常特征;最后建立考虑外围缝洞补给影响的三参数产能方程,并利用三参数产能方程预测缝洞型气藏的气井产能及储气库气井的调峰能力。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缝洞串联模型,建立缝洞系统气藏流动数学模型,计算模拟动态表明,该模型表征出缝洞型气藏产能测试中的异常特征;并建立一种考虑外围缝洞的补给影响的新产能模型,为合理预测储气库井的调峰能力提供简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4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19684.1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页岩气开采的自沉沙分离装置,包括卧式分离器罐体、进气管、排气管、螺旋管、排砂管、排液管,所述罐体设置在支撑架一上,所述罐体上设有压力监测装置和液位监测装置,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左端顶部,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右端顶部,所述螺旋管通过支撑架二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沿所述罐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螺旋管的左端靠近所述进气管,所述螺旋管的右端靠近所述排气管,所述螺旋管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螺旋管螺旋方向分布的通孔,所述排砂管和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排液管的入口处设有防止固相进入的滤网。本发明能够分离页岩气中的气、液、砂三相,避免砂体堵塞排液管线。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01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1111053.X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成像技术计算致密岩心相对渗透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满足分辨率要求的致密岩心小柱样;S2:利用MicroCT‑400进行扫描并建立数字岩心;S3:根据数字岩心,统计分析反映岩石孔隙结构和形状特征的参数;S4:使用3D图像分形盒维数算法,计算迂曲度分形维数DT和孔隙度分形维数Df;S5:利用标签分析统计最大孔隙等效直径λmax及最小孔隙等效直径λmin;解决了实验的耗时、仪器精度、无法进行反复多次的计算模拟和重复物理实验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01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11053.X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成像技术计算致密岩心相对渗透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满足分辨率要求的致密岩心小柱样;S2:利用MicroCT-400进行扫描并建立数字岩心;S3:根据数字岩心,统计分析反映岩石孔隙结构和形状特征的参数;S4:使用3D图像分形盒维数算法,计算迂曲度分形维数DT和孔隙度分形维数Df;S5:利用标签分析统计最大孔隙等效直径λmax及最小孔隙等效直径λmin;解决了实验的耗时、仪器精度、无法进行反复多次的计算模拟和重复物理实验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83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246174.X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气藏型储氢库的掺氢输送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地下储氢技术领域,包括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装置、注气压缩机,其中,数据采集装置包括设置在井下套管中的压力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设置在地表的单片机,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设置在中控室中的上位机,数据采集装置和注气压缩机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人机交互模块电连接;本发明中的监控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到氢气压力,并通过上位机通知用户的实时监测系统,具有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优异的稳定性等特点,同时结合注气压缩机,在注气前后能够根据现场监控的实际数据情况对注气量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5874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142670.6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四川宏大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气用油嘴组合装置,属于油气开采设备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油嘴、堵头、油嘴套、转轴、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油嘴套内壁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中部为第一通孔,油嘴外周侧面设有第二凸台,用于与第一凸台压紧后密封第一通孔;堵头上设有阶梯孔,转轴包括外壁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以及一端穿过填料环和阶梯孔的第三轴段;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壁均与油嘴套内壁键槽滑动连接、内壁则分别与第一轴段、第二轴段螺纹连接,正向旋转转轴时,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推动填料、油嘴反向移动密封第一通孔和油嘴上的阶梯孔。本装置更换操作简单,能够节约更换操作的作业时间,同时能够对安转部位进行在线堵漏。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85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019135.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回归的气井早期采收率计算方法,包括收集已开发区块气井的地层参数并建立早期采收率计算模型,进而得到不同井型早期采收率计算模型的全微分形式;采用多元回归算法离散处理含气区半径的变化过程,得到不同井型井控半径;以气井停产时的废弃压力对应的井口流量、温度、粘度、偏差因子为经济极限最低状态参数,结合相关边界条件,通过对不同井型早期采收率计算模型的全微分形式求解,得到气井早期采收率解析解直接形式的计算方程并利用其计算未开采气井的早期采收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井早期采收率预测评价方法;对国内从已开发到未开发的不同气井井型采收率的早期量化预测计算与评价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