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2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28812.3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方法,首先,将铸体薄片划分为不同的孔隙单元,提取每一单元中孔隙的图片并统计每个孔隙的面积及周长,计算对应孔隙的形状因子,并基于不同形状的孔隙半径计算公式计算出对应的孔隙半径。然后,结合铸体薄片中的孔隙分布和恒速压汞进汞曲线的特征,同时,将高压压汞获取的喉道分布与修正后恒速压汞喉道分布相结合获取了岩心完整的喉道分布。最后,基于铸体薄片获取的形状因子分布分别提出了孔隙形状分布稳定及孔隙形状分布差异较大时岩心的孔隙半径及其分布表征方法。本发明摒弃了现有的各种微观孔隙结构表征方法的不足,获取的致密岩石完整的孔隙和喉道大小及其分布的数据更加精确。

    一种基于自吸法的致密砂岩气水相对渗透率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967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58485.6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吸法的致密砂岩气水相对渗透率实验方法,它包括:S1、钻取致密岩石的圆柱形岩样进行清洗烘干处理;S2、将岩样切割为两段并再次烘干;S3、对第一段岩样进行气水毛管压力实验;S4、测量第二段岩样的孔隙度φHe等参数;S5、将第二段岩样抽真空并加压饱和地层水溶液后测量核磁共振孔隙度φNMR等参数;S6、将第二段岩样放入自吸瓶中开展自吸水实验,并测量核磁孔隙度记为φNMRi等参数;S7、对步骤S3至步骤S6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致密砂岩气水相对渗透率。本发明能够结合自吸水过程中和完全饱和水的核磁共振T2谱,准确得到致密气藏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致密气藏的开发奠定基础。

    一种致密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测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625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647504.5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步骤如下:S1、取致密岩石的圆柱形岩样;S2、将岩样切割为三段;S3、对第一段岩样进行油水毛管压力实验;S4、对第二段岩样进行恒速压汞实验;S5、测量第三段岩样的孔隙度φHe、渗透率k、长度L、直径D、干重m0和密度ρ;S6、将第三段岩样抽真空加压饱和MnCl2溶液;S7、将饱和完成的第三段岩样开展油驱水实验,取出岩心进行老化;S8、将老化后的第三段岩样擦去表面油后称重记为m2,同时用核磁共振仪获取岩样的T2谱曲线和核磁孔隙度;然后进行自吸水排油实验;最后进行数据处理。本发明的方法测试实验数据计量精度高,操作简单,充分利用的致密岩石的特性及相关渗流理论,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微观可视化光刻模型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9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50485.4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微观可视化光刻模型制作方法。设计方案为:利用机器学习识别岩心铸体薄片图像中孔隙与岩石骨架,从而提取出孔隙;利用分水岭算法生成喉道;利用轮廓识别算法提取喉道;利用膨胀算法将喉道半径用高压压汞获取的喉道大小分布进行赋值;组合孔隙和喉道图像并提取孔喉轮廓转化为几何模型,再导入COMSOL中计算孔隙度及渗透率,验证模型物性;最后,连接光刻机,制作具有真实孔喉结构的微观可视化光刻模型。本发明模型制作方法实现程序化,简单实用,避免了因岩心致密而从薄片图像中提取不到喉道的问题,同时用模拟手段将模型与真实岩心的物性进行对比验证,能更好的表征储层物性,为微观可视化实验提供可靠基础。

    一种储层岩石模拟生产条件下的润湿性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5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81090.9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层岩石模拟生产条件下的润湿性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岩样完全饱和氯化锰溶液,并测试岩样的核磁共振T1‑T2谱曲线;用地层原油驱替岩样至束缚水状态,在地层温度下老化后测定T1‑T2谱曲线;将老化后的岩样分别在模拟不同生产压差下开展水驱油实验,并测量岩样在各级驱替压差后的T1‑T2谱曲线;将完全饱和水、束缚水和各级驱替压差后的T2谱曲线抽提出来;根据束缚水状态和完全饱和水状态的T2谱曲线的偏移确定岩样的初始润湿性;根据各级驱替压差后和完全饱和水下的T2谱曲线的偏移确定岩样在各级驱替压差下的润湿性。本发明可确定在不同生产阶段下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及其变化特征,弥补了现有润湿性方案不能动态监测润湿性的不足。

    一种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81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938729.8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表征方法,首先将完全饱和水的核磁共振T2曲线和高压压汞数据相结合,将T2谱信息有效的转化为孔喉信息;然后,计算获取各级孔喉空间中在自吸水排油和自吸油排水过程中的采出程度;再者,通过分析油水两相在孔喉空间中的受力机制,构建驱替过程中渗吸和驱替作用贡献的图版,进而计算各级孔喉在驱替过程中依靠渗吸作用的采出程度。最后,综合自吸过程和驱替过程中依靠渗吸作用下各级孔喉的采出程度,计算其各级孔喉的水湿指数、油湿指数及相对润湿指数,进而判断岩样中各级孔喉的润湿性,并统计获取岩样中油湿孔和水湿孔所占比例。本发明弥补了目前Amott自吸法的不足,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精确。

    一种致密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测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625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47504.5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步骤如下:S1、取致密岩石的圆柱形岩样;S2、将岩样切割为三段;S3、对第一段岩样进行油水毛管压力实验;S4、对第二段岩样进行恒速压汞实验;S5、测量第三段岩样的孔隙度φHe、渗透率k、长度L、直径D、干重m0和密度ρ;S6、将第三段岩样抽真空加压饱和MnCl2溶液;S7、将饱和完成的第三段岩样开展油驱水实验,取出岩心进行老化;S8、将老化后的第三段岩样擦去表面油后称重记为m2,同时用核磁共振仪获取岩样的T2谱曲线和核磁孔隙度;然后进行自吸水排油实验;最后进行数据处理。本发明的方法测试实验数据计量精度高,操作简单,充分利用的致密岩石的特性及相关渗流理论,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一种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816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938729.8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表征方法,首先将完全饱和水的核磁共振T2曲线和高压压汞数据相结合,将T2谱信息有效的转化为孔喉信息;然后,计算获取各级孔喉空间中在自吸水排油和自吸油排水过程中的采出程度;再者,通过分析油水两相在孔喉空间中的受力机制,构建驱替过程中渗吸和驱替作用贡献的图版,进而计算各级孔喉在驱替过程中依靠渗吸作用的采出程度。最后,综合自吸过程和驱替过程中依靠渗吸作用下各级孔喉的采出程度,计算其各级孔喉的水湿指数、油湿指数及相对润湿指数,进而判断岩样中各级孔喉的润湿性,并统计获取岩样中油湿孔和水湿孔所占比例。本发明弥补了目前Amott自吸法的不足,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精确。

    一种气水交替过程中三相相对渗透率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1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27792.6

    申请日:2022-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水交替过程中三相相对渗透率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了三相流体注入系统,与三相流体注入系统出口端相连的核磁共振系统,回压系统和计量系统;所述注入系统包括了气体/原油混相装置,放置在气体中间容器和原油中间容器出口端,所述气体/原油混相装置和水相中间容器通过六通阀并联后与高温高压复合夹持器入口端相连;所述高温高压复合夹持器内部设有小射频线圈,外部设有环形加热套,放置在核磁共振仪当中;所述高温高压复合夹持器出口端与高温高压计量装置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在三相流体注入系统中设定气体/原油混相装置,并采用核磁共振精确获取油气水三相饱和度,实现了混相条件下的气水交替过程中三相相对渗透率的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