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816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938729.8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表征方法,首先将完全饱和水的核磁共振T2曲线和高压压汞数据相结合,将T2谱信息有效的转化为孔喉信息;然后,计算获取各级孔喉空间中在自吸水排油和自吸油排水过程中的采出程度;再者,通过分析油水两相在孔喉空间中的受力机制,构建驱替过程中渗吸和驱替作用贡献的图版,进而计算各级孔喉在驱替过程中依靠渗吸作用的采出程度。最后,综合自吸过程和驱替过程中依靠渗吸作用下各级孔喉的采出程度,计算其各级孔喉的水湿指数、油湿指数及相对润湿指数,进而判断岩样中各级孔喉的润湿性,并统计获取岩样中油湿孔和水湿孔所占比例。本发明弥补了目前Amott自吸法的不足,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精确。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微观可视化光刻模型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9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50485.4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微观可视化光刻模型制作方法。设计方案为:利用机器学习识别岩心铸体薄片图像中孔隙与岩石骨架,从而提取出孔隙;利用分水岭算法生成喉道;利用轮廓识别算法提取喉道;利用膨胀算法将喉道半径用高压压汞获取的喉道大小分布进行赋值;组合孔隙和喉道图像并提取孔喉轮廓转化为几何模型,再导入COMSOL中计算孔隙度及渗透率,验证模型物性;最后,连接光刻机,制作具有真实孔喉结构的微观可视化光刻模型。本发明模型制作方法实现程序化,简单实用,避免了因岩心致密而从薄片图像中提取不到喉道的问题,同时用模拟手段将模型与真实岩心的物性进行对比验证,能更好的表征储层物性,为微观可视化实验提供可靠基础。

    一种储层岩石模拟生产条件下的润湿性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5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81090.9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层岩石模拟生产条件下的润湿性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岩样完全饱和氯化锰溶液,并测试岩样的核磁共振T1‑T2谱曲线;用地层原油驱替岩样至束缚水状态,在地层温度下老化后测定T1‑T2谱曲线;将老化后的岩样分别在模拟不同生产压差下开展水驱油实验,并测量岩样在各级驱替压差后的T1‑T2谱曲线;将完全饱和水、束缚水和各级驱替压差后的T2谱曲线抽提出来;根据束缚水状态和完全饱和水状态的T2谱曲线的偏移确定岩样的初始润湿性;根据各级驱替压差后和完全饱和水下的T2谱曲线的偏移确定岩样在各级驱替压差下的润湿性。本发明可确定在不同生产阶段下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及其变化特征,弥补了现有润湿性方案不能动态监测润湿性的不足。

    一种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81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938729.8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表征方法,首先将完全饱和水的核磁共振T2曲线和高压压汞数据相结合,将T2谱信息有效的转化为孔喉信息;然后,计算获取各级孔喉空间中在自吸水排油和自吸油排水过程中的采出程度;再者,通过分析油水两相在孔喉空间中的受力机制,构建驱替过程中渗吸和驱替作用贡献的图版,进而计算各级孔喉在驱替过程中依靠渗吸作用的采出程度。最后,综合自吸过程和驱替过程中依靠渗吸作用下各级孔喉的采出程度,计算其各级孔喉的水湿指数、油湿指数及相对润湿指数,进而判断岩样中各级孔喉的润湿性,并统计获取岩样中油湿孔和水湿孔所占比例。本发明弥补了目前Amott自吸法的不足,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精确。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岩石硫沉积伤害率和判别硫沉积位置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36171.X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岩石硫沉积伤害率和判别硫沉积位置的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测试硫沉积实验前后岩样完全饱和水的核磁共振,获取核磁共振孔隙度和核磁共振T2谱曲线;根据渗透率预测模型计算实验前后岩样渗透率变化,得到硫沉积伤害率;根据硫沉积实验前后岩样完全饱和水下的不同弛豫时间T2谱曲线偏移程度,确定岩样中不同大小孔隙变化,从而表征硫沉积在岩样中的位置。本发明可确定岩样硫沉积伤害率,以及根据核磁共振T2谱曲线判别出硫在岩样不同大小孔隙的沉积位置,弥补了现有硫沉积伤害率和岩样中硫沉积位置判别的方法不足。

    一种对含硫气体进行净化的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01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244045.2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含硫气体进行净化的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它包括:乙烯气瓶、氮气瓶、取样气瓶、球阀、单向阀、稳压阀、干燥器、过滤器、压力表、质量流量计、混合器、配样器、高温箱、回压阀、低温冷凝箱、吸附罐、回收罐、六通阀、吸收瓶等。该实验系统包括含硫气体中硫溶解度的测定方法与对含硫气体进行净化的实验方法,本发明的实验系统既能够完成含硫气体的除杂与净化,且能合成化工产品乙硫醇,利用丰富的硫化氢资源与廉价易得的烯烃加成制备硫醇类高附加值产品,则既可保护环境,又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