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地下储能与地质封存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021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355347.1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地下储能与地质封存一体化方法,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在用电低谷开启压缩机将二氧化碳压缩至超临界态;利用高压泵将超临界二氧化碳从注入井泵入地下高温储层,进行地质封存;在用电高峰从生产井将二氧化碳释放,并利用回收的热能对二氧化碳进行加热,驱动膨胀机对外做功,膨胀机通过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收集从膨胀机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在下一轮用电低谷时储能,在用电高峰时再次使用,此过程中部分二氧化碳封存于高温储层中。本发明的方法同时了满足二氧化碳封存、二氧化碳储能、废热利用多方面需求,实现了技术互补,提高资源整合度,改善经济性,降低能源成本。

    一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地下储能与地质封存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0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5347.1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地下储能与地质封存一体化方法,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在用电低谷开启压缩机将二氧化碳压缩至超临界态;利用高压泵将超临界二氧化碳从注入井泵入地下高温储层,进行地质封存;在用电高峰从生产井将二氧化碳释放,并利用回收的热能对二氧化碳进行加热,驱动膨胀机对外做功,膨胀机通过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收集从膨胀机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在下一轮用电低谷时储能,在用电高峰时再次使用,此过程中部分二氧化碳封存于高温储层中。本发明的方法同时了满足二氧化碳封存、二氧化碳储能、废热利用多方面需求,实现了技术互补,提高资源整合度,改善经济性,降低能源成本。

    一种基于岩体微裂缝渗流的注水采热热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84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42758.4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体微裂缝渗流的注水采热热量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制作增强型热储开采过程储层损伤微裂缝岩芯试样;S20、对微裂缝岩芯试样进行渗流试验,得出微裂缝岩芯试样瞬态渗透率方程式;S30、确定注入的流体体积流量与微裂缝储层岩体中的渗流流速之间的关系式;S40、得到岩体微裂缝注水采热热能的最终计算式。本发明能实现对微裂缝岩体注水采热的采热热能的精确测量,明确微裂缝对干热岩注水采热的影响及贡献,为降低注水采热过程中流体漏失率、提升热开采效率等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二氧化碳封存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378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135136.4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封存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的方法,属于二氧化碳封存与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废弃加热后泵入废弃能源区的储层中进行地质封存;利用二氧化碳所带的热量对储层进行加热同时实现储能;待储能达到地热资源利用标准时,用工质开采储层中的热能进行供暖和发电。本发明的方法集二氧化碳封存和储能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减排利用率,利用两者的优势,降低了二氧化碳封存和储能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性能。

    一种二氧化碳封存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37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35136.4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封存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的方法,属于二氧化碳封存与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废弃加热后泵入废弃能源区的储层中进行地质封存;利用二氧化碳所带的热量对储层进行加热同时实现储能;待储能达到地热资源利用标准时,用工质开采储层中的热能进行供暖和发电。本发明的方法集二氧化碳封存和储能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减排利用率,利用两者的优势,降低了二氧化碳封存和储能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性能。

    一种基于逆变换采样的非均质性储存层渗透率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403780.X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逆变换采样的非均质性储存层渗透率获取方法,涉及地下流体渗流传热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获取待测区域地质数据,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结构性网格尺寸和数量、各方向上的相关距离长度,构建相关矩阵;S2、确定随机种子数,利用一个随机标准正态序列初步生成随机场;S3、确定所研究区域的渗透率均值和变异系数;S4、对每个结构性网格进行逆变换采样;S5、导入非结构性网格,获得渗透率数据。本发明实现了生成的渗透率随机场在保证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基础上,每一个结构性网格内部再次随机,获得可用于非结构性网格中的更理想的非均质储层。

    一种基于逆变换采样的非均质性储存层渗透率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03780.X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逆变换采样的非均质性储存层渗透率获取方法,涉及地下流体渗流传热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获取待测区域地质数据,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结构性网格尺寸和数量、各方向上的相关距离长度,构建相关矩阵;S2、确定随机种子数,利用一个随机标准正态序列初步生成随机场;S3、确定所研究区域的渗透率均值和变异系数;S4、对每个结构性网格进行逆变换采样;S5、导入非结构性网格,获得渗透率数据。本发明实现了生成的渗透率随机场在保证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基础上,每一个结构性网格内部再次随机,获得可用于非结构性网格中的更理想的非均质储层。

    一种地热废水处理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20659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20133171.0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废水处理装置,属于地热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渗透膜过滤器、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废水分类器、生态池塘和蒸发结晶器,冷却池上设置有废水入口导管和第一导管,二级过滤池上设置有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反渗透膜过滤器上设置有第四导管、第五导管和第六导管,废水入口导管上设置有第一废水监测传感器,第三导管上设置有第二废水监测传感器,蒸发结晶器上设置有第七导管和再生水排液管,二级过滤池上固定有料斗,第五导管上设置有第三废水监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地热废水中的盐分以及毒理性离子有效去除,提高再生水的水质,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