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102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94556.X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浮置板辐射噪声控制方法,涉及长浮置板辐射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测试得到长浮置板噪声的主频率;S2、对长浮置板模态分析,找到长浮置板噪声主频率对应的振型图和参振模态质量;S3、通过振型图将TMD设置在振型的波峰和波谷位置;S4、通过车辆‑轨道‑TMD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反复迭代TMD的参数,直到满足减振降噪效果。本发明通过建立含TMD的车辆‑轨道‑TMD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验证TMD对振动噪声的控制效果,确定了TMD的布置形式和产品参数;本发明的调谐质量减振器TMD结构利用阻尼套筒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弹簧结构,利用硫化橡胶、聚氨酯等代替阻尼液,结构更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2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94556.X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浮置板辐射噪声控制方法,涉及长浮置板辐射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测试得到长浮置板噪声的主频率;S2、对长浮置板模态分析,找到长浮置板噪声主频率对应的振型图和参振模态质量;S3、通过振型图将TMD设置在振型的波峰和波谷位置;S4、通过车辆‑轨道‑TMD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反复迭代TMD的参数,直到满足减振降噪效果。本发明通过建立含TMD的车辆‑轨道‑TMD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验证TMD对振动噪声的控制效果,确定了TMD的布置形式和产品参数;本发明的调谐质量减振器TMD结构利用阻尼套筒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弹簧结构,利用硫化橡胶、聚氨酯等代替阻尼液,结构更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