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振动放大的高精度结构模态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46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562688.8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视频振动放大的高精度结构模态测试方法,属于结构振动模态测试领域;本发明依次通过实验模态数据采集、图像序列进行运动相位检测、对图像序列进行振动放大、空域图像的滤波、对步骤四得到的图像序列进行振动位移跟踪、结构的模态参数辨识,求解结构的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通过梁结构的测量实例,验证了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视频振动放大的高精度结构模态测试方法,可有效提高了结构高频的模态测试精度,改善了结构在高频模态振型的辨识结果。为高频小振幅的结构模态测试,提供了一种通用、可行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的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12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0663827.0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观力学的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可快速获取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常数,同时可考虑纤维形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包括:1)获取复合材料纤维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纤维截面的几何参数以及纤维体积分数;2)根据步骤1)获取的特征信息构建等效细观分析模型;3)基于步骤2)构建的等效细观分析模型,采用基于细观力学的均匀化方法,构建复合材料微元的细观力学控制方程,获得复合材料不同方向的等效弹性常数计算公式;4)将步骤3)获得的复合材料不同方向的等效弹性常数计算公式,与纤维和基体的材料参数结合,获取复合材料的等效性能参数,预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14830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552620.0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复合材料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包括复合材料的第一尺寸信息、复合材料的各个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的第二尺寸信息、每个组成部分在复合材料中的位置信息以及每个组成部分的性能参数;根据每个组成部分在复合材料中的位置信息得到界面,获取界面的性能参数,基体、界面和碳棒作为待预测材料,基于每个待预测材料的性能参数,获得每个待预测材料的失效判据;基于特征信息、界面的性能参数以及每个失效判据建立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有限元分析模型中的预设作用点施加载荷,基于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与载荷相对应的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预测结果。

    一种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封头厚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239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0455966.7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封头厚度计算方法,通过求解缠绕角和芯模转角微分方程组,获得了与实际缠绕线型相对应的纤维轨迹。采用测地线偏移方法计算封头段纤维束边线。考虑到封头段曲率半径不断变化,将纤维束分割成多个小段,然后在每一个小段上近似认为测地线偏移角不变化,从而可以在每一个微小段上容易的计算出偏移点,直到计算到边界为止。为了方便数值计算参考线与纤维束边线的交点,将纤维束边线直角坐标转化为极坐标,从而很容易采用线性差值的方法计算参考线与纤维束边线的交点。采用该方法可以计算任意形状封头任意缠绕线性下的封头厚度曲线,从而可以研究缠绕线性对于封头厚度影响规律。

    一种考虑界面的单向随机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09053.6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界面的单向随机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生成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结构分析领域。该方法考虑了纤维截面尺寸的概率分布规律,首先通过微观成像统计纤维截面尺寸信息,构建纤维截面尺寸的概率分布模型。然后在满足几何周期性边界条件、相邻纤维不重叠、纤维体积分数满足要求以及纤维截面尺寸服从分布规律的条件下,通过随机算法生成考虑界面的单向随机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本发明建立的随机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考虑纤维尺寸的概率分布规律及界面相,可模拟复合材料的真实细观结构,提高了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预示准确度。

    一种用于分体式复合材料芯模制造的胶接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365020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740630.2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体式复合材料芯模制造的胶接工装,包括底部支撑组件、小端封头定位组件、筒段定位组件和大端封头定位组件,底部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底部支撑柱、底部定位圆盘以及N个限位隔板,小端封头定位组件包括小端连接板、小端支撑柱、小端定位卡盘以及小端压盘,筒段定位组件包括筒段连接板、筒段支撑柱、筒段定位圆盘以及筒段压盘,大端封头定位组件包括大端连接板、大端支撑柱、大端连接圆盘、大端定位卡盘以及大端压盘。在胶接分体式复合材料芯模零部件时,有效利用小端封头、筒段和大端封头各分瓣模一端尺寸相同的特点,采用同一底部支撑组件进行定位紧固,避免因不同零件间尺寸、位置及表面质量的差异造成误差,提高胶接精度。

    一种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成型金属芯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35533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771307.4

    申请日:2019-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成型金属芯模结构,由大端钩盘、小端钩盘,接头压盖、定位环、小端曲面部件、芯模分瓣模和芯轴组成。芯模分瓣模外形曲面沿环向分割成多块模瓣,其中有一块模瓣为小部件,用于芯模分瓣模的拆装;分瓣模两端薄片均有向内凸起的梯形凸台,该凸台内环形面与相应的大端钩盘和小端钩盘的内环形槽相互配合,用于保证芯模外型面的尺寸精度;每块分瓣模两边均有加强筋,用以保证缠绕过程中的径向刚度;分瓣模两端均有垂直向下的竖直面,便于小端接头和小端曲面部件相配合;大端钩盘内部嵌有定位环,小端钩盘环形内表面与芯轴紧密配合。芯模结构具有拆装便捷、定位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基于视频振动放大的高精度结构模态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464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62688.8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视频振动放大的高精度结构模态测试方法,属于结构振动模态测试领域;本发明依次通过实验模态数据采集、图像序列进行运动相位检测、对图像序列进行振动放大、空域图像的滤波、对步骤四得到的图像序列进行振动位移跟踪、结构的模态参数辨识,求解结构的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通过梁结构的测量实例,验证了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视频振动放大的高精度结构模态测试方法,可有效提高了结构高频的模态测试精度,改善了结构在高频模态振型的辨识结果。为高频小振幅的结构模态测试,提供了一种通用、可行的技术方案。

    一种考虑界面的单向随机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009053.6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界面的单向随机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生成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结构分析领域。该方法考虑了纤维截面尺寸的概率分布规律,首先通过微观成像统计纤维截面尺寸信息,构建纤维截面尺寸的概率分布模型。然后在满足几何周期性边界条件、相邻纤维不重叠、纤维体积分数满足要求以及纤维截面尺寸服从分布规律的条件下,通过随机算法生成考虑界面的单向随机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本发明建立的随机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考虑纤维尺寸的概率分布规律及界面相,可模拟复合材料的真实细观结构,提高了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预示准确度。

    结构损伤定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91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39229.6

    申请日:2023-09-23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结构损伤定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目标样本中进行双面反相位激励,以在目标样本中生成入射波包;将入射波包传播至目标样本的分层损伤区域后,接收入射波包经分层损伤区域反射后返回的首个反射波包;基于入射波包和首个反射波包的波峰到达时间差,确定分层损伤区域的位置。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反对称超声兰姆波的结构分层损伤定位方法,通过利用单一的反对称模态激励,根据入射波包与首个反射波包的时间差,实现对分层损伤的检测和定位,避免了多模式导波频散导致误判的问题,有效提高损伤定位方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