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17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11416096.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进料装置,包括连接件、转动组件、管套、硬质进料管和软质进料管;所述连接件内开设安装孔,所述转动组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管套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硬质进料管位于所述管套内并与所述管套连接,所述转动组件通过所述管套进而带动所述硬质进料管转动,所述软质进料管与所述硬质进料管的一端连通。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其的反应釜。本发明的进料装置以及反应釜能够实现多角度进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37176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10163725.8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酸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花棒状碳酸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配制钴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待用;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定体积上述的碳酸盐溶液作为底液;再将上述的钴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分别以指定的进料流量同时加入至含有底液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获得碳酸钴中间浆料;再将上述的钴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分别以调节后指定的进料流量同时加入至上述碳酸钴中间浆料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陈化,获得碳酸钴浆料;对上述碳酸钴浆料固液分离,浆化洗涤、脱水、闪蒸和烘干,获得花棒状碳酸钴。经过对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目标碳酸钴进行检测,发现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目标碳酸钴呈花棒状的形貌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2921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113491.6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的三次煅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钴铝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同时加入到含有底液的反应釜中进行沉淀反应,控制pH为7.0~7.3,得到浆料晶种;将浆料晶种进行沉淀得到沉淀浆料,向沉淀浆料中加入钴铝溶液和沉淀剂溶液继续进行沉淀反应,控制pH为7.3~7.5,得到浆料成品;对浆料成品进行离心洗涤、脱水,得到湿料成品;将湿料成品先在辊道窑内进行两次低温煅烧,再在回转窑内进行高温煅烧,得到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出振实密度高,产品表面无开裂现象的球形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
-
公开(公告)号:CN11164652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488197.3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散性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配置含有镍离子、钴离子和锰离子混合盐溶液;步骤2、先在反应釜中配置含有工业液碱和氨水的底液,并在搅拌器下方通入氮气,再将混合盐溶液、工业液碱和氨水加入到上述反应釜中,搅拌并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粒径为目标粒径D50的1/5~1/2的晶种小颗粒;步骤3、继续通入氮气,其气流量小于步骤2中的氮气气流量,进一步生长到目标粒径D50,得到球形镍钴锰前驱体,并进行处理后,得到球形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成品材料。本发明从晶种期、生长期改善小颗粒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分散性和球形度,提高了振实密度,有助于提高正极材料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8081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0956579.1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领域,提供一种高功率和长循环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两步法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首先以改性MOF为模板,通过调控金属溶液、氨水(低氨值)及氢氧化钠的进料速度、控制反应溶液的pH和固含量,合成高功率型的镍钴锰氧化物前驱体,然后再通过烧结、破碎、水洗、烘干及包覆处理,制备满足需求的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的内部为多孔结构,具有比较高的比表面积,且颗粒尺寸小,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保证电解液充分地浸润正极材料,为大电流高倍率充放电提供有效支撑,同时也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循环使用性能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292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113491.6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的三次煅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钴铝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同时加入到含有底液的反应釜中进行沉淀反应,控制pH为7.0~7.3,得到浆料晶种;将浆料晶种进行沉淀得到沉淀浆料,向沉淀浆料中加入钴铝溶液和沉淀剂溶液继续进行沉淀反应,控制pH为7.3~7.5,得到浆料成品;对浆料成品进行离心洗涤、脱水,得到湿料成品;将湿料成品先在辊道窑内进行两次低温煅烧,再在回转窑内进行高温煅烧,得到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出振实密度高,产品表面无开裂现象的球形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
-
公开(公告)号:CN11054006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799096.5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河南沐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回收哥(武汉)互联网有限公司 , 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送料机构,包括:二次定位抓取机构及循环上料线,二次定位抓取机构与循环上料线对接,循环上料线与拆解工位对接,二次定位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待拆解的电池并放置到循环上料线上,循环上料线用于将待拆解的电池运送至各个拆解工位进行拆解,二次定位抓取机构包括六轴机械臂、定位框头、左夹取装置、右夹取装置及托举装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循环送料机构,设置有二次定位抓取机构及循环上料线,二次定位抓取机构对电池进行抓取并放置到循环上料线上,循环上料线将电池运向拆解工位,减少人工的参与,大幅度提升了效率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46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397311.9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荆门德威格林美钨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碱浸钨渣中高效分离回收钨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碱浸钨渣、混盐和助燃介质混合均匀后,在马弗炉中进行焙烧熔炼,焙烧熔炼所得焙烧料经破碎、干磨过筛后进行水浸,焙烧料中的钨酸钠分离富集于水相而得以回收。本发明采用无水硫酸钠与碳酸钠混盐体系,在焙烧过程中提供弱氧化环境,有利于低价钨的氧化与回收,缩短了钨回收的流程路线,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在物料中加入助燃介质,有效改善料层导热性能,降低料层不同部位受热不均的现象,有利于提高钨回收率,并且采用水浸法富集焙烧料中的钨酸盐,浸出率高、浸出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浸出渣可视其钴、镍等有价元素含量进行后续分离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68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091051.5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部中空的核壳结构前驱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如下:(1)配制二元或三元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待用;(2)配制底液并搅拌;(3)将二元或三元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注入到底液中,进行阶段I和阶段II的反应,直至反应达到目标粒径后,停止进料;(4)将反应后的浆料离心、烘干、筛分、除铁后得到前驱体;(5)将前驱体与锂源混合,经烧结后得到正极材料。本发明的工艺通过在不同反应阶段通过沉淀剂和络合剂溶液的加入及流速控制调整反应体系pH,并针对不同阶段的搅拌转速调整,以制备内部中空的正极材料,无需额外使用造孔类试剂,且能够工业化量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69474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923755.1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B02C13/20 , B02C13/286 , B02C23/14 , B07B13/00 , B01J4/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破碎搅拌物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结块物料的处理装置,包括破碎机和筛选机构,破碎机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有盖板,箱体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穿入箱体后固定有转盘,转盘上设置一组搅拌棒,两组搅拌棒交错设置,筛选机构包括筛选箱,筛选箱内设置有输送带,筛选箱内且位于输送带上方安装有若干辊筒,每根辊筒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转耙,筛选箱背面安装有用于驱动辊筒转动的驱动电机,本发明通过交错设置的两组搅拌棒对物料进行破碎,便于物料从出料口卸出,同时在辊筒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转耙,能有效将物料里的塑料薄膜清除出去,防止塑料垃圾影响物料的品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技术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