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阀阀体的研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127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66398.9

    申请日:2016-08-30

    Inventor: 富文华 丁邦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闸阀阀体的研磨系统,包括磨杆、研磨盘、弹性部件及调整组件。研磨盘设置在研磨杆底部上;弹性部件沿竖直方向被挤压设置在研磨盘底面与调整组件顶面之间;调整组件设置在研磨盘的底部上,用于通过调整弹性部件的弹性释放量,来调整研磨盘的底面相对调整组件的顶面的间隙大小;研磨盘的宽度大于调整组件的宽度,研磨盘的底部表面与调整组件的顶部表面之间形成夹持固态研磨介质的夹持空间,夹持空间位于弹性部件的外围。在研磨过程中,固态研磨介质残留在阀体内但不会粘接在阀体中;只需调整组件调大其与研磨盘之间的间隙,就可更换研磨介质。另外,研磨盘与研磨杆的球铰接结构,使研磨盘底面与阀座表面仍能处于平行,提高研磨质量。

    一种闸阀阀体座圈孔检具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726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0595148.3

    申请日:2016-07-26

    Inventor: 丁邦建 富文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闸阀阀体座圈孔检具,当座圈孔检具进入需要检测的闸阀阀体内部后,所述第一斜楔和第二斜楔以钢球为质点转动,压紧贴靠在与所述第一斜楔和所述第二斜楔相邻的两个座圈上。由于测量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斜楔和所述第二斜楔的顶端,此时测量轴会与所述第一斜楔和第二斜楔同步运动。通过测量得到的x值可以反应出闸阀内部两个座圈之间的夹角α的大小;而y值可以反应出两个座圈之间的开档尺寸b的大小。从而得到的x值和y值,可以定量地表现出所测量的闸阀阀体的座圈孔的加工尺寸与理论尺寸偏差,从而有助于对现场加工起到指导作用。

    一种磨削系统及磨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467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05229.7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磨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削系统及磨削方法。其中,磨削系统包括:工作台,其上设有过孔;磨盘,适于输送至待磨削对象的内腔内;旋转主轴,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其中待机位置为所述旋转主轴处于所述工作台之下的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为所述旋转主轴向上穿过所述过孔伸入内腔内安装或拆卸所述磨盘的位置;磨盘自动安装机构;该旋转主轴在工作台下方,缩短了旋转主轴的行程,利于工件的上下料,避免了驱动部件位于工作台面上方对工件上下料机械手在工作台上的布局造成的影响;且旋转主轴自上而下拉动进行磨削,其对研磨头具有向下的拉力,降低了研磨轴受力较大产生弯曲的风险,并简化驱动端的结构。

    一种闸阀闸板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099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68510.2

    申请日:2016-08-30

    Inventor: 丁邦建 富文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5/00 G01B5/06 G01B5/14 G01B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闸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闸阀闸板的检测方法。采用定量的手段对闸板进行定性分析。经过检测后,如果显示尺寸过大,则在下一次加工过程中,将加工的闸板的尺寸调小即可。采用数值代替直观的检测方法更具有准确性,且具有较高的效率,方便对批量的闸板进行检测。通过通规滑块,可以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中对闸板的导向槽的宽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将闸板装配在阀体内部进行检测,导致过程过于繁琐的不足。

    一种闸阀检测设备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9533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0108470.5

    申请日:2020-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闸阀检测设备,在工作台上设置具有检测腔的检测装置,工艺阀杆滑动穿设在检测腔内,工艺阀杆的前端固定待检测闸板,工作台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检测腔和工艺阀杆朝向待检测的阀体移动,使检测腔与待检测阀体的中腔连通,且连接处密封设置,工艺阀杆推动待检测闸板抵接在待检测阀体的座圈密封面上,通过向检测腔内注入检测流体,以检测待检测闸板与待检测阀体之间配合的密封性,出现密封性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对待检测闸板或者座圈密封面进行返修,没有密封性问题时,可以将该组闸板和阀体一同输送至下一工序进行装配,避免装配完成后出现密封性问题时,拆解阀体检修,提供了阀体装配的成品率,减少了返修成本。

    一种楔式闸板和座圈的配门工艺及配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47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936657.4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门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楔式闸板和座圈的配门工艺及配门装置,其中配门装置包括振动台;振动台包括振动机构和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安装在振动机构上,适于固定待配门阀体;振动机构适于在待配门阀体固定在定位机构上且楔形闸板置入两个座圈之间的间隔内时开启振动,使得楔形闸板在自身重力和振动作用下落至楔形闸板两端的密封面与两个座圈的密封配合面完成贴合。利用定位机构将阀体固定在振动机构上,开启振动机构,利用楔形闸板的自身重力和振动机构的振动作用,使得楔形闸板沿重力方向下落至楔形闸板的两端的密封面与两个座圈的密封配合面完成自动贴合,大大提升了配门效率,效率提升了80%,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低。

    一种闸阀闸板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0997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768510.2

    申请日:2016-08-30

    Inventor: 丁邦建 富文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闸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闸阀闸板的检测方法。采用定量的手段对闸板进行定性分析。经过检测后,如果显示尺寸过大,则在下一次加工过程中,将加工的闸板的尺寸调小即可。采用数值代替直观的检测方法更具有准确性,且具有较高的效率,方便对批量的闸板进行检测。通过通规滑块,可以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中对闸板的导向槽的宽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将闸板装配在阀体内部进行检测,导致过程过于繁琐的不足。

    一种阀体座圈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38977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768731.X

    申请日:2016-08-30

    Inventor: 富文华 丁邦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体座圈焊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固定装置将阀体两座圈固定在与其相应的座圈孔上,然后将阀体的中法兰固定在气动旋转盘上,将焊枪深入在座圈位置处,焊接完成后,焊枪退出至初始位,气动旋转盘动作掉头,将未加工的端法兰朝向焊枪,此时焊枪再次启动,运动至工作位,对另一侧的座圈进行焊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阀体座圈焊接设备,从而实现仅需对阀体夹装一次,便可对两侧的座圈进行焊接。自动化程度高,且阀体两座圈的具有良好的对称度。

    一种闸阀加工装配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13290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010108897.5

    申请日:2020-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闸阀加工装配生产线,按照闸阀的组成,将闸阀的装配分成两条相互独立的阀体加工线和阀盖加工线,按照阀体的加工工序,依次设置阀体上料区、焊接区、磨削区、除屑区和阀体泵验区,并通过第一运输线体将各工序串联在一起,阀体通过第一运输线体依次经过所需工序进行逐步加工后进入总装区;按照阀盖的装配工序,依次设置阀盖上料区、装配区和阀盖泵验区,并通过第二运输线体将各工序串联在一起,阀盖通过第二运输线体依次经过所需工序进行逐步装配后进入总装区,然后将均检测合格的阀体和阀盖装配在一起,完成闸阀的流水线式装配,避免了各工序之间脱节,能够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双管同轴定位装置及工装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0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65506.4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管同轴定位装置及工装,包括定位件、张紧结构和驱动杆。通过定位件同轴固定在第一连接管内进行初定位,驱动杆设置在定位件和张紧结构的轴线上并连接二者,然后将与定位件同轴设置的张紧结构伸入到第二连接管内,通过驱动杆驱动张紧结构上的张紧件,同时向外伸出以抵压在第二连接管的内壁上,从而固定第二连接管,以定位件和张紧结构的同轴来限定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同轴,使两个管的同轴度在加工过程中不受冷热变形的影响,待冷却至常温状态下定型后,将定位件和张紧结构取出即可,保证了双管加工前后的同轴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