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度检测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0425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215744.X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轴度检测方法,通过标准工件对转轴的轴线进行校正,使测量表的指针指向零位,转轴校正后,以探头的位置坐标为检测基准点,保持探头的位置固定不变,将待检测工件的一端孔套设在转轴上,通过调节装置使待检测工件的另一端的内壁与位置固定不变的探头接触,观察测量表指针否是指向零位,指向零位表明待检测工件两端孔同轴;指向偏离零位表明待检测工件两端孔存在同轴度误差。测量过程中,以测量表的指针指向零位为待检测工件两端孔同轴的判断标准,整个检测步骤简单、易操作;测量表探头直接与待检测工件另一端孔内壁接触,确保测量表指针指向的准确性,使整个检测方法的精确度高,累计误差少。

    一种双管同轴定位装置及工装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0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65506.4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管同轴定位装置及工装,包括定位件、张紧结构和驱动杆。通过定位件同轴固定在第一连接管内进行初定位,驱动杆设置在定位件和张紧结构的轴线上并连接二者,然后将与定位件同轴设置的张紧结构伸入到第二连接管内,通过驱动杆驱动张紧结构上的张紧件,同时向外伸出以抵压在第二连接管的内壁上,从而固定第二连接管,以定位件和张紧结构的同轴来限定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同轴,使两个管的同轴度在加工过程中不受冷热变形的影响,待冷却至常温状态下定型后,将定位件和张紧结构取出即可,保证了双管加工前后的同轴度。

    一种同轴度检测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04254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215744.X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轴度检测方法,通过标准工件对转轴的轴线进行校正,使测量表的指针指向零位,转轴校正后,以探头的位置坐标为检测基准点,保持探头的位置固定不变,将待检测工件的一端孔套设在转轴上,通过调节装置使待检测工件的另一端的内壁与位置固定不变的探头接触,观察测量表指针否是指向零位,指向零位表明待检测工件两端孔同轴;指向偏离零位表明待检测工件两端孔存在同轴度误差。测量过程中,以测量表的指针指向零位为待检测工件两端孔同轴的判断标准,整个检测步骤简单、易操作;测量表探头直接与待检测工件另一端孔内壁接触,确保测量表指针指向的准确性,使整个检测方法的精确度高,累计误差少。

    一种全牙螺柱连接件及具有其的装配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20646428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2378214.X

    申请日:2023-09-01

    Inventor: 沈志杰 张海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牙螺柱连接件及具有其的装配工具,属于螺栓装配技术领域,包括:螺纹套、连接套和调节螺钉,螺纹套的内部具有套筒,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用于与全牙螺柱的外螺纹连接;连接套与螺纹套固定连接,连接套上设置有用于与扭矩扳手连接的安装结构;调节螺钉与连接套螺纹连接,调节螺钉穿过连接套后伸入螺纹套的内套筒,从而用于抵接在全牙螺柱的端部;通过调节螺钉控制全牙螺柱的安装长度,通过连接套上设置的安装结构与扭矩扳手连接,可以快速将全牙螺柱安装入所需螺纹孔,松动调节螺钉,反向旋转即可将螺纹套拆卸下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牙螺柱连接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全牙螺柱进行紧固时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夹持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99410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2407805.6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基座、回转固定装置和至少一组夹持机构。回转固定装置安装在基座上,用于固定待连接的其一管段,夹持机构沿回转固定装置的转动轴线可滑动的设置在基座上,可以根据不同长度尺寸的管段调节相应的夹持位置。夹持机构中设置调节组件,以调节其所夹持的管段与回转固定装置夹持的管段之间的同轴度。且在管段焊接过程中以及焊接后,通过回转固定装置和夹持机构的同轴夹持作用,使其能够在完全冷却定型后再拆卸下来,保证管段之间的同轴度,避免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后冷却阶段发生变形。

    一种旋塞阀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52932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274883.X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塞阀,包括阀体、转接组件以及传动元件,阀体具有安装腔;传动元件和阀体活动配置,至少部分传动元件延伸至安装腔内;传动元件安装于转接组件内侧的收容腔,传动元件和转接组件被配置为活动连接,传动元件设置为锥体结构,收容腔设置为变径设置的腔体结构。通外力作用传动元件靠近抵接挤压转接组件,使转接组件向外膨胀抵接阀体,以对应完成密封封闭阀门工作,当外力作用传动元件远离退出抵接挤压转接组件,使得转接组件进行复位,其避免传统旋塞阀在运动时,阀杆直接同阀体之间的摩擦,优化阀门的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塞阀具有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一种三管同轴定位装置及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15787925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408133.0

    申请日:2021-09-30

    Inventor: 沈志杰 陈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管同轴定位装置及工装,第一定位件同轴固定在第一连接管内进行初定位,第一驱动杆设置在第一定位件和对应的张紧结构的轴线上并连接二者,通过第一驱动杆驱动张紧结构上的张紧件,同时向外伸出以抵压在第二连接管的内壁上,从而固定第二连接管;定位组件同轴固定在第三连接管内,第二驱动杆依次同轴穿过定位组件和对应的张紧结构,通过第二驱动杆驱动对应的张紧件,同时向外伸出以抵压在第二连接管的内壁上,从而将第三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同轴固定。分别以第一定位件以及定位组件和对应的张紧结构的同轴来限定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同轴,使其在焊接过程中不受冷热变形的影响,保证了三个管加工前后的同轴度。

    一种蝶阀阀瓣夹具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839751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1815464.9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蝶阀阀瓣夹具,包括基板、间隔设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限位组以及第二限位组,第一模具安装在基板上,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靠近的一侧端面具有限位槽,限位槽由槽底朝向槽口方向呈渐扩设置,第一限位组沿限位槽的轴线方向设置于基板上,第二限位组分设于限位槽的两侧、且设置于基板上。该结构的蝶阀阀瓣夹具可以使得当蝶阀的阀瓣放置在该夹具上时,阀瓣中安装了阀杆的部分可以被限位槽限位并与限位槽中宽度接近的部位形成抵接,此时,第二模具落下后与阀瓣远离第一模具的一端抵接,对阀瓣实现良好限位效果,易于后续的加工工序实施,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定位夹具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03188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2961673.6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夹具,包括工作台与电磁组件,工作台为磁吸件;电磁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工作台上,电磁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电磁柱,电磁柱具有通电与工作台吸合相连的第一状态,以及断电与工作台脱离吸合的第二状态,电磁柱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电磁柱通电,使电磁柱与工作台吸合相连,以实现对工件的抵接定位,从而进行后续的压制工作,当需拆卸工件时,通过断电使多个电磁柱与工作台脱离吸合,从而释放工件进行拆卸,其具有装配拆卸便捷,定位工件方便的优点。

    一种同轴度检测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37858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273697.X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同轴度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同轴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回转分度盘、测量座、用于对回转分度盘的横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横向调节结构、用于对回转分度盘的纵向位置进行调整的纵向调节结构,以及用于显示横向调节结构和纵向调节结构移动距离的显示屏;测量座上设有测量表,测量表的探头用于与被检测工件的另一端的孔内壁接触。通过采用移动灵敏的调节装置和高精度的数字显示屏,对转轴进行准确的定位或移动,及时记录移动的数据,提高检测精度,并且整个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制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